第56章:指点迷津
曦若晨2025-07-28 18:532,928

  话说孟贲本在前方押韵粮草。

  忽然见到后方生乱,鼓角喧天,顾不上召集人马,急忙策马往回赶。

  路上,正好撞上此前侥幸逃得一命的赵阿,立马大喝道。

  “败军之将,安敢在此!”

  赵阿闻言大惭,掩面向南奔去。

  行不数里,迎面而来,又是八个人。

  原来在接到赵充实等人败战的消息之后,西陵君屈平便重新又提拔八个人,成为新的八校尉。

  不想,这八个人运气比前16个人还差,刚出茅庐,直接撞见孟贲。

  孟贲吸取了前次的教训,没有留手,大发神威,直接将八人打死。

  可怜八人,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出头,襟袍未开,便命丧黄泉,到了连个姓名也不曾留下。

  其麾下众人见状,亡魂大骇,纷纷夺路而逃。

  孟贲见状也不追赶,只是一个劲的向唐靖所在方向奔去。

  又走了数里。

  远远的见到,唐宁陷入重围之中,左冲右突,皆不得出,大喝一声,径直冲入万军丛中。

  所谓虎入羊群,概莫如此。

  凡是他所到之处,一棍之下,人马皆翻,两棍之下,卷旗歇甲,三棍之后,破阵而出

  直把包围唐宁的来西,吓得半死。

  幸好孟贲此行的目的并不是他,见已经帮唐宁打开缺口,解了围,也不多停留,重新往唐靖所在方向而去。

  就这样,来西又一次意外捡的一条性命。

  但经此一吓,他也不敢继续在原地逗留,连忙借口有要事,顺势解了围,带领军队向北而去。

  唐宁因此得以解脱。

  却也无力再战,只好沿途收拢散兵,且战且退,最终意外和刚好突围至此的孙叔敖会合。

  两人合兵一处,全且占据山头安身。

  在说孟贲,一路上风驰电掣,犹入无人之境,摧枯拉朽,接连突破敌阵。

  遇到几方被包围的,如若顺手,也一概解围。

  几番战斗下来,西陵将士,只要看到他的身影,便会自发溃败。

  众多将士,因此得以逃出虎口。

  孟贲就这么一路走,一路询问。

  然而,众说纷纭。

  有说唐靖意外身亡的,有说唐靖已经先一步逃离的。

  更有甚者,说唐靖已经投降了。

  凡事种种,不一而论。

  孟贲无奈,在原地寻找一圈,见实在找不到,只好舍弃辎重,先找到伍子胥等人会合,然后再做定夺。

  在说唐靖,和吴失失散的他,遭遇到自从出生以来,前所未有的狼狈处境。

  一路之上,被人撵的四处逃窜,偏偏好死不死的,总能够在千钧一发之际逃脱。

  几次下来,他不仅心理上感到疲惫,神经上也变得麻木。

  到最后,只是机械的为了逃命而逃命,全然不顾其他。

  好不容易挨到天黑,又困又累的他,实在支撑不住,再加上,马奔跑了一天,此时也需要休息。

  只好冒险停下脚步,四处搜索人烟,期望看能讨得一餐半水,赖以度过今晚。

  在此途中,唐靖偶遇一名老人。

  老人峨冠博带,须发飘飘,虽身形佝偻,却有一分超然气概。

  唐靖见他须发皆白,但面容清癯,不好判断他的年龄。

  好像说90也可以,说100也行。

  这时,坐在桥上的老人,看到正一脸好奇打量他的唐靖,毫不客气地指着桥下说道。

  “我的鞋子掉了,给我捡起来。”

  此时正是初春,夜晚还有些残冷。

  如果放任不理,不消多时,老人必定会因此而着凉。

  因此,唐靖不敢怠慢,连忙跳下马,踩着崎岖的坡道,来到桥下。

  等到他把老人鞋子捡上来之后,老人不但没有感激,反而再次指着桥下说。

  “痴儿,我掉了一双鞋子,你怎么只捡起来一只?”

  唐靖看老人两只脚都赤裸着,连忙先帮老人穿好一只鞋子,又赶紧下桥。

  找了好久,终于在一处草丛里,找到老人丢失的另一只鞋子。

  好不容易从坡下爬了上来。

  哪知道,这一来一回,消耗颇大。

  让本就已经饥渴难耐的他,不由得冒出一身虚汗,整个人都有些头晕眼花。

  忍着身体的不适,唐靖耐心的将鞋子给老人穿上,便打算告辞。

  毕竟,他这时候还没有脱离危险,没办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停留。

  况且,一旦让外人看到这里的情况,说不定还会连累老人家。

  为此他也必须尽快的离开。

  谁知老人见他要走,突然拽住他的胳膊,再一次指着桥下,振振有词的说道。

  “急什么?我还有只簪子掉进河里面了,你这么能耐,也顺便帮我找了吧。”

  这便是属于强人所难了。

  唐靖此时本就又饥又渴,又时刻担心身后追兵,然而即便如此,见老人有难,他依旧出手相助。

  虽然他本来也没指望老人会感谢他,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居然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难自己。

  不过随即又想到,或许对方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再想到,自己已经帮了对方两次,又何必吝啬帮助第三次?

  假如自己真的注定会被追兵抓住,那就算从这里逃离,也不过多喘息片刻,与其如此,还不如帮人帮到底。

  内心说服了自己之后,唐靖依照老人的话,再次耐着性子,小心翼翼,一步一蹭,艰难的向坡下行走。

  桥上老人看到他笨拙的样子,讥讽他走路像个螃蟹。

  对此,唐靖全当没听见。

  找了好久,唐靖终于在两块石头的缝隙中间找到簪子,此时的他,下半身衣摆,被河水打湿,衣服贴在肉上,又冰又冷。

  更难受的是,如此折腾一番,他越发感到头晕眼花,他知道这是低血压的症状。

  但饶是到这个地步,唐靖依然用极大的毅力克服了身体的不适,艰难的沿着坡道而上。

  在恭恭敬敬的将簪子奉还给老人之后,又极有耐心的稍微停顿了一会儿,见老人再无吩咐,这才告辞离开。

  “小子,我说你这慌里慌张的,到底所谓何来?”

  老人似乎没有看出唐靖的囧态,不紧不慢的把簪子重新插回发髻上,悠然地问道。

  “不瞒老丈,小子从早上遭逢意外,到现在为止,一路而来,一直被人追杀,不是小子刻意怠慢,小子也很希望继续为老丈效力,但实在力不能为。”

  唐靖自认自己说的已经很委婉了。

  自己不是不想继续发扬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只是实在是没办法。

  一般来说,但凡是个正常人,听到自己这番话,都会该体谅自己的难处,放自己离开。

  然而,老者在听完他的话之后,却只是拍着手哈哈大笑。

  “痴儿,痴儿!

  难为你能逃命至此!

  你看看,你身后可有追兵?”

  唐靖顺着老人的话,回头四望,此时,山道之上除了休息的鸟雀,偶尔发出一两声鸣叫之外,四周空空荡荡。

  偶尔有风声吹过,吹的树叶沙沙作响。

  “这是怎么回事?”

  唐靖很确定自己在这里耽搁了不少时间,照理来说,如果有追兵的话,怎么着,也该赶了过来。

  难道说,这中间发生了自己不知道的变化吗?

  是有人意外出手相助?还是说,楚军后方起了什么变化?

  要不然,楚军为什么会放弃追击?

  “看在你和我徒弟有缘的份上,我便指点你一番。

  老夫乃是鬼谷子,算起来,算是你的师祖。

  叫你捡几次鞋子,不过分吧?”

  “原来是祖师在上,小子唐靖,参见祖师。”

  唐靖一听老人竟然是自己的祖师爷,就想下拜,但此时他衣服下摆被打湿,如果下拜,就会露出丑态。

  不得已之下,只好折中,以儒家弟子礼方式,将腰弯成了90度,拱手下拜。

  “噫?好标准的儒家礼节。你和那个门派有关联吗?这可就奇怪了,依照你师傅的脾气,他怎么可能会待见那帮腐儒?还是说,这是你个人的想法?”

  鬼谷子的话语之中颇有些探究意味。

  作为师傅,他当然了解自己徒弟的脾气。

  庞涓虽为人正直,但脾气却颇有些倔强。

  再加上早些年的某些经历,导致了直到现在为止,双方都还有化不开的心结。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庞涓的弟子,唐靖居然会标准的儒家礼节,也难怪他会好奇。

  “实不相瞒,小子的确曾经和儒家有过一面之缘,因此这才学会了这套礼节。

  但小子绝对没有做出有辱师门,背叛师门之事,还望祖师明鉴。”

  “无妨,无妨,我只是好奇而已,你不用紧张。”

  “看你面色发白,嘴唇发干,这一路去,应该受到了不少惊吓吧?

  难得你我有缘,在此相见,作为师长,我也没什么见面礼。

  且随我到老友家中饱餐一顿,歇息一晚,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对此,唐靖正求之不得,因此,倒也没有矫情推辞。

继续阅读:第57章:指点迷津(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春秋之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