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擦亮,伍子胥等人,便沿着唐靖一路走来的足迹,寻找到了这里。
唐靖引之与东篱等人相见。
东篱看了一眼伍子胥的样貌,赞叹到。
“果然是好相貌,可惜克父母。”
伍子胥不明所以,唐靖也不好过多解释。
简单浅谈一番后,唐靖表露出,希望请东篱出山的愿景。
但东篱直接表明自己心不在官场,以此为由,推掉了唐靖的邀约
唐靖无奈,转头看向鬼谷子。
虽然两人初次见面,而且刚才一番交谈,鬼谷子也甚少开口。
但直觉着告诉他,鬼谷子的能力绝不在东篱之下,如果能够请这位祖师爷出山,对自己将是极大的帮助。
不说别的,光鬼谷门一派雄厚的实力就足以让自己垂涎三尺,更别提鬼谷子本人,那神秘莫测的能力。
“你小子好糊涂,难道你想以徒孙的身份做我的主公吗?”
鬼谷子似笑非笑的看着唐靖,唐靖这才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连忙向他道歉。
幸好鬼谷子知道这是唐靖的无心之言,因此没放在心上。
又浅谈一番后,唐靖正式向两人告别,偕同伍子胥,返回大营。
等唐靖去远之后,东篱这才转头看向鬼谷子,对他说到。
“你似乎相当看好那小子啊,你真以为,他能成事吗?”
鬼谷子捋着他那飘逸的胡须,淡定的说道。
“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行走之间,有龙虎之气,此乃帝王之相也。
才能平庸,心性尚可,悟性上佳,此人主之福也。
有此两点,岂会不成事。”
“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不答应他的要求。以他未来的成就,要帮鬼谷门渡过难关,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吧?”
鬼谷子乜斜的看了他一眼,略带嘲讽的说道。
“你这就是故意打开天窗说瞎话啊。自古以来,天子喜怒无常,纵使是亲眷,尚且难以保全,更何况是师门?!
与其如此,还不如从一开始就画地为牢,断开二者的联系。
如此,我上不负师门,下也无愧于弟子。”
“你可真是思虑深远,无愧于鬼谷之名!”
东篱毫不吝啬的称赞道。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还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鬼谷子果然无愧于智者之名。
也难怪,鬼谷一门,能够兴旺600年之久。
只可惜,就算如此,终究避免不了衰落。
想到这儿,东篱一声长叹,自己何尝不是在逃避呢?
鬼谷一脉,好歹也算是兴旺了600年。
到今天消亡,也算是荣极一时。
而自己身为兵家传人,却只能够躲在这种偏僻荒芜的地方。
既不能够振兴门派,又不能够自保。
眼睁睁看着兵家逐渐式微,也有心无力。
和鬼谷子比起来,他这个兵家传人明显不合格,最起码鬼谷门已经尝试过,只是失败了而已。
而他,却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你打算出山了?”
看出了老友眼中的不甘,鬼谷子试探的问道。
东篱没有隐瞒,直接点头承认。
“确实有点不甘,想趁着还有一口气,再出去试一试。而且,我也总不能让大师兄一个人承担一切。”
“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兵家不同于鬼谷子一门,一旦出山,势必会引来各方的争夺。
齐国自不必多说,自从获得司马穰苴之后,齐国可谓盛极一时。
他们应该不介意再把兵家另一派的你,收入囊中。
至于儒家,墨家,法家更不会对此坐视不理。
尤其是墨家,他们可是提倡兼爱非攻的,和你们家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你一旦露面,双方势必水火不容,你做好准备了吗?”
鬼谷子担忧的好心提醒到。
他知道自己这个老友心性淡薄,不喜欢与人争权夺利。
但他所处的位置,又不允许他独善其身。
之前,他选择隐居,其他门派,就算对他有想法,看在已故的兵圣大人的面子上,尚且可以网开一面。
然而他一旦选择进入权力场,那么除了依靠自己之外,再也得不到任何助力。
固然,以他的能力,名利地位什么的,可谓是轻而易举。
但由此引来诸多的明枪暗箭,对于一项性格恬淡他而言,未必是什么好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是道家的主张,和你似乎不相干吧。”
“道理是相通的。”
鬼谷捋须,轻笑不语。
假如东篱真的打算出山,那么势必将和鬼谷子产生争夺,二人的友谊,到时候,又会走向何方?
然后他又看了一眼唐靖离去的方向,又感到欣慰。
无论如何,胜利是属于鬼谷子一派。
过程如何,实在不必过多纠结。
等唐靖回到大营,孙叔敖吴失等人都赶来相见。
这次双方分别时间并不算多久,然而期间的惊险程度,完全不亚于此前的南阳之战,甚至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靖环顾一周,见众人都安然无恙,无有缺失,这才放下心来。
然后又查看了一番军营。
此次大战,唐靖可谓损失惨重,不但粮草器械辎重全部丢失。
就连刚刚招募的人手,也全部被打散,无一幸存。
56万大军,到现在,剩余人手不足3万,而且大多都面带恐惧之色。
显然是犯了战争综合创伤症,今后多半是无法再战。
伍子胥询问他如何处置。
毕竟,这一次损失太大,如果不找出罪魁祸首,加以惩处,军心必然难安。
此前他们倒也商讨过几个方案,但由于唐靖本人不在,他们也无法最终拍板决定。
好在,唐靖平安归来,刚好可以着手解决这一要紧事务。
如果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军队的战斗能力,那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他们将更加举步维艰。
因此,无论如何,今天之内,都必须做出决断。
而要说他们之中谁最适合做这个替罪羊,那毫无疑问,只有一个人。
吴失似乎也明白这点一次,当伍子胥话完之后,整个人都因为害怕,浑身颤抖。
然而,唐靖根本就看都没看他一眼。
而是大手一揽,将所有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此战失败,我之罪也,与他人无关。
若非我轻敌大意,安能有此一败?
吴失乃有大功之人,非重赏无以筹谢,岂能害其性命!”
吴失大喜,感激的望向唐靖。
之前救驾一事,除了当事人之外。根本没人知道。
假如唐靖要拿他当替罪羊,他大可选择隐瞒这件事,将错就错。
但唐靖不旦没有这样做,反而选择公开了这件事,这就等同于给他一张护身符。
今后,再有人拿今天的事说是,他都可以免于责难。
可以说,这世上,没有比这更好的奖励了。
伍子胥似乎早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因此到也没有感到奇怪,只是一脸认真的询问唐靖。
“若如此,军心如何安抚?”
“罪己诏!”
“主公不可!此举大伤人主之威严。”
孙叔敖听到这话,赶忙出来劝阻。
唐靖出手阻止了他,坦然说道。
“有过改之,乃圣人称赞之道。试问,谁人无过?当年桐叶封君,难道是周天子本意吗?既然天子尚可犯错,我等凡人,又何必在乎颜面。
况且此番血战,我欠他们一个交代,今部众四散,辎重全无,也没办法给他们物理上的补偿。
这时候,我又何必吝惜三言两语,而伤了他们的感情。
之后唐靖命令伍子胥起草诏书。
又令孟贲吴失两人打造露台。
等到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唐靖命孙叔敖手捧诏书,当众展开,当着3万多人的面,亲自朗诵了这份春秋版的罪己诏。
内容大概,简明扼要的讲述了自从汉水之战以来,唐靖等人,一路的心路历程。
尤其重点描述了汉水之战,南阳之战众人的功勋
随后在众人意兴盎然的时候,唐靖画风一转,沉痛的表示,之后的浊龙川之战,由于自己轻敌大意而招来大败。
这全都是自己过错,与他们无关。
幸好上天垂怜,自己矫幸逃得一条性命,这才有机会赎罪。
唐靖向他们表示,只要今后他们还愿意追随自己,那么无论他们是否选择战斗,自己也会一如既往的对待他们。
无论是待遇还是奖励,只要自己还存活于世,势必有他们一份。
这种没有营养的画大饼,如果放到现代,势必会被人无视,说不定还会惹来一顿老拳。
但在这个淳朴的年代,大家总的来说,心性质朴,
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他人的好意。
唐靖作为君主,本不需要跟他们过多解释,毕竟二者君臣有别,正所谓君要臣死,不死不忠!
哪怕他们全都葬身于此,唐靖也不需要向他们道歉,但唐靖却选择了承认自己的过错,让所有人大为感动。
有种人生当中,第一次被当成人来对待的感觉。
这种受人尊重的感觉很好。
因此。他们愿意再次选择相信唐靖
除了唐靖这一次的认错态度很及时,很诚恳之外,重点是,他们选择了相信唐靖的未来。
一个能有能力,有抱负,同时又有责任感的主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既然有缘遇见,那么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子孙,他们都有必要重新振作起来。
唐靖宣读完毕之后,场上静默了片刻,紧接着便是阵阵的欢呼。
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
伍子胥等人看着这一幕,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们并不担心失败,因为他们都还很年轻,注定了将来还将遭遇无数的失败。
如果没有唐靖,他们或许会就此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活。
但正因为唐靖的出现,让他们有了报复,理想和追求。
他们都相信,只要大家还在,只要唐靖这个主公还在,他们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就算输的一无所有又怎么样?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
因此在他人看来,沉痛的损失,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阵阵痛。
痛过之后,便是雨过天晴。
唐靖的这番演讲,成为了最好的广告。
几天之后,本来已经被打散的部队,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许多人重新又投靠回来,甚至还带上了他们的家属。
唐靖对此间过程,一概不问,依旧收为己用,好言抚慰。
于是众心方安。
那些新投降的士卒,在听说了他的处置政策之后,慢慢的,又归拢到他的旗下。
算上此前走散的南阳百姓,唐靖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不中,部众已经堪堪达到了近百万人。
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将部署,分开安置。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彻底体会到东篱话语的正确性。
心中也下定决心,等回去之后,第一时间,就将招收人手这件事提上日程。
至此,唐靖的南下之旅,全部结束。
统计一下战果。
从最开始的孤身一人,到现在拥有百万之众。
唐静靖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个开国者,全部的过程。
不仅如此,还意外获得了伍子胥、孙叔敖、吴失、孟贲,各色的人才。
总的来说,战果颇丰。
而他早前传讯给庞大将军,到此时,终于得到了回音。
只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姜雪居然打算亲自前来接应。
而这也意味着,中原大战,自此告一段落。
谈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