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低头望去,弘时等人护着的,上面写着的是弘时弘历弘昼。
“弘时,你们为何选择这个瓜?”
“皇爷爷,这个最大。”
小孩子的思想很简单。
皇上往前又走了几步,这近前的西瓜上,还真是都有家。
他居然还瞧见了张廷玉的名字。
“这是什么情况?”
四爷道:
“皇上,您送来的一个司农,是张大人家的,说是张大人的母亲喜欢吃西瓜,儿臣特地给他留的。”
“他是个孝顺的。”康熙觉得这瓜可以留着的,
真是,这往前走着,一亩地都有了人家。且大多数都是他儿媳的名字。他也不好意思跟儿媳妇们抢西瓜,康熙沉默了一阵,心中想着先下手为强,在晚一些,就没了。
“老四,去将没写名字的都给朕写上名字。”
年锦悦怕皇上真的都要走了,她往前一步,道:“皇阿玛,十二福晋和十三福晋说是要定一些送去酒楼招揽生意,您看?”这是她年氏想要送去酒楼招揽生意,但是吧,她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只能拉来两个人。
再说了,她就种了一亩地啊。
皇上看了她一眼道:“老十二,老十三呢?”
“儿臣在。”
“你们说呢?”
“皇阿玛,这其中一定是有误会,这生意上,她们要一个瓜放在店里显摆显摆就是,不用这么多。”
老十二:媳妇啊,我可给你争取了一个啊。
老十三:回头让年嫂子多留几个。
但是皇上是人精啊。
“李德全,去数一数,给朕报个数,回头都送到宫里去。”
皇上想着开一个全瓜宴,让群臣进宫来看看,尝一尝。
皇上看了眼弘时的瓜,那是最大的,他也想要呢。
但是跟小孩子抢瓜,就有些过分了。
“弘时弘历弘昼,你们要瓜干什么?”
“皇爷爷,我们想将这最大的瓜送给皇爷爷和皇奶奶。”
康熙心中赞了一句:漂亮。
“好孩子,皇爷爷知晓你们的孝心了,回头皇爷爷赏给你们些好玩的。”
“多谢皇爷爷。”
皇上回头看了眼老四,可是这一眼扫下去,居然发现几个人蹲在地里,正在抢西瓜。
“老五,老七,你们干什么?”
被发现了,老五立马站了起来。
“皇阿玛,儿臣,儿臣……”老五做错事,突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低头瞧着七弟,他居然将名字写上了。
“皇阿玛,儿臣是过来喊七弟呢。”
七爷站起来,笑嘻嘻道:
“皇阿玛,儿臣居然发现了,这西瓜上还有儿臣的名字。”他回头就对着四爷鞠躬道,“多谢四哥,还想着弟弟。”
老五骂了句无耻。
老七无所谓了。
这么大的西瓜,拿回去显摆显摆也是好的啊。
他都这么说了,四爷不承认也没法子。
见老七这般,这没有西瓜的人呢,都盯着四爷呢。
不能这么厚此薄彼啊。
年氏看了眼搞笑的七爷,这东西长在她地上,他能做个标记就属于他的吗?
当然不能。
说实在的,这些标记,本来是为了防止几个孩子乱来,所以她让人标记上的。
起初是为了孩子。
但是嫡福晋来看过几次瓜,就对来府上做客的人显摆了几句,这不,瓜还没熟,就被写上名字了。
按照她们的思维,就是写上名字的就是她们的了。
本来她想着,你们写你们的,到时候我给不给就是我的事了。
但是皇上一来,她突然间意识到,这写了字也好啊。
至少皇上不会好意思跟儿媳妇抢东西。
至于那些写了字的,她决定了,不给。
她还想要放在自家火锅店里面招揽生意呢。
且刚才她对皇上那一句提醒,也就挽留了一个瓜。
等等,前面还有花瓜呢,要不今日就到此为止了?
可是不等她开口挽留皇上的步伐,那被送进来的司农就开始显摆道:“皇上,前面还有别的呢?要不再去看看?”
她怎么忘记了,这司农是皇上送进来学习的啊。
跟西瓜相比,这些花瓜却比西瓜更让康熙兴奋了,是因为一棵藤上接了一嘟噜的瓜。
这一亩地,没见着叶子就看见瓜了。
康熙能够遇想到这一亩地里面,能产多少量啊。
且如今还是第一批,还开着花呢。
“老四,还有吗?”
四爷自然就领着皇上往前走了走,真是这一路上处处有惊喜啊。
今日阳光晒,然而皇上生生的走完了这二十亩地,
当看见那一片光秃秃什么都没有的那片地,康熙就问:“那是什么情况?”
“回皇阿玛的话,那是儿臣种的,让皇阿玛见笑了,效果不好。”
看着那片空地,不是一般不好。
康熙笑了:
“老四啊,这你要向年氏好好学啊。”
“是,儿臣遵旨。”
“得了,这一块地,朕也瞧见了……”
康熙正要说回宫,然而瞧见不远处有人正浇水,但是这水却没有浇到蔬菜上,而是倒在了路口。
“老四,那是什么情况?”
老四望过去,正是前些日子他发现的浇水系统。
“回皇阿玛,是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儿臣领皇阿玛去看看。”
这名字一听,就引起了康熙的兴致。
他领着人过去,左看看右摸摸,终于发现了那东西的用处。
“这东西好啊。”
锦悦望过去,却发现站在旁边的是耿氏,而非李氏。
她心中微微叹息。
听说是四爷然她不来做事的,哎,四爷啊四爷,她到底做了什么,你要这般害她呢?
“儿媳耿氏,给皇阿玛请安,见过各位爷。”
“耿氏?你也是老四的媳妇?”
“回皇阿玛的话,是。”
“恩,这东西知晓怎么用吗?”
“是。”
“好,很好,你也是有功劳的。回头一块赏赐。”
耿氏怕年氏多想,忙解释道:
“儿媳不敢,这都是年姐姐的功劳,儿媳就是今日觉得这东西很好玩,就过来玩玩的。”
耿氏可不敢应承,她不好意思的看向年氏,面色惊慌。
这句解释,康熙只觉得:四爷府上的女人很规矩。
四爷则道:“皇阿玛赏你就受着。”
“是,多谢皇阿玛,多谢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