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悦笑了笑,这银子才哪到哪啊。
“放着吧。”
众人在别庄又待了半个月,亲眼瞧见自己的农庄玉米长成,收割了。
至于此次与往年增产多少,在收取之日不久,下面的人就已经报上来数字了,比往年增产至一倍。
锦悦听见这个数字,有些迷茫。
大清的收成有这么低吗?
而宫里面的皇上,比年氏更早一步的知晓这个消息,皇上很高兴,还领着庶占士张廷玉,太子爷三爷八爷十爷去了皇家农庄,亲眼看着黄灿灿的玉米粒子铺在自己眼前,皇上心中才算是安稳了。
太子爷夸赞道:“皇阿玛,今年是老天爷开恩,怕是百姓们能过个好日子了。这都是皇阿玛功德无量啊。”
“太子爷,这哪里是老天爷开恩。分明是九弟的功劳。”八爷回禀,“皇阿玛,九弟将化肥运用到下面十多个省市,若非化肥制作来不及,九弟一定能够将化肥运用到全国的。”
皇上点点头。
皇上由衷的夸赞。
“老九这次事情办的不错。”
他本打算先试试的,老九虽然违逆了他,但是好在结果不错。
“张廷玉,你去下面巡查一番,看那边是不是也是如此,最好私下去打听,不要声张。”
“是,臣遵旨。”
皇上似乎也不急,而是又问:“张廷玉,你说,朕该如何奖赏老九?”
张廷玉道:“皇上,九爷要赏,但是真正发明化肥之人,也要赏赐。”
“你是说年氏?”
“是。”
皇上对年氏真的是特别的喜欢。
“张廷玉啊,你说朕赏赐给她什么呢?”这可是大功德一件。
“皇上,年氏嫁给了四爷,本就是荣耀非凡,在加赏赐怕过之不及,但年家不是还有人吗?”
“哦?”
“臣听说,那年氏最近在为年家的孩子寻亲事,就是年羹尧都放手了,让她家妹子给寻呢。”
皇上听张廷玉这般说,心如明镜。
“你也去了?”
张廷玉无奈道:“让皇上见笑了,臣的夫人姚氏,臣也是烦的没法子,想求皇上一个恩典。”
“你难得求朕一次,这样子吧,去将年氏唤来,朕当面问问,如何?”
“多谢皇上。”
张廷玉冲着侍卫们说了一声,让人去请家里的姑娘过来。
其实以张廷玉的身份,不会特想攀附谁,但是姚氏是他的发妻,这么些年,跟着自己吃苦,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一次,是第一次。
虽然年富不是他心中的人选。
但差强人意了。
不一会,年氏就过来。
她第一次来皇家农庄,不得不说,比自家的大好多。
呵呵
真是,她怎么能给皇上比较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
“儿媳给皇阿玛请安,给各位爷请安。”
今年的年氏穿着的相对简朴一点,穿的不是旗装。
皇上明知故问道:“你这几日都在农庄。”
“是,皇上。”
“收了吗?收成如何?”
“还行,比往年好那么一点。”
这话谦虚了。
“恩,你做的不错,朕有意赏你,你说说看,朕该赏你什么?”
锦悦迷茫道:“不是已经赏过了?”
“恩?”
“皇上既然同意了修路,对儿媳来说,就是赏赐。”修了路,她才能将生意做到蒙古去啊。
皇上不知年氏所想,心中对年氏夸耀道:年氏这一点很好,她对孩子是实质上的好啊。这一点,别人却比不得。当初将怀禅给她,并没有想到她会这般尽心尽力。
如今看着,她是太尽职,尽职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修路乃是对大清基业有固本之利,这对你不算赏赐,不过既然你没想好,那么朕这里就有件事要说说了。”
“什么事啊?”
“你家侄子,不是还没成婚吗?朕做主赐婚可好?”
锦悦愣住了,赐婚?谁家的?
她看了眼太子爷,三爷,八爷?不会是这几个人捣鬼的吧?
前车之鉴,她可不能掉进去了。
八爷道:“年嫂子,皇阿玛赐婚,这可是天大的恩赏,您怎么瞧着不高兴啊?”
锦悦暗暗诽谤了八爷一句:有你什么事。
锦悦问道:“皇阿玛,您能不能先说说是谁家的,好让我有个准备,或者去打听打听,您万一赐的不好,不至于让您失了面子?”
还失颜面?
不等八爷落井下石,皇上先开口道:“年氏,您是第一个,敢质疑朕赐婚的。”
锦悦傻笑一声。
“皇上,您还没说是哪家的呢?”
皇上看向张廷玉道:“张廷玉,这么大胆的亲家,您也要?”
张廷玉只觉得这额头上的汗,不自禁的往外冒。
但是他看得出来,皇上没有生气。
他道:“皇上,臣要考虑考虑。”
这话一听,锦悦呆了,这是张廷玉家的?
锦悦忙道:“别啊,皇阿玛,您怎么不早说,害的我担惊受怕。若是张大人家的,我是同意的,不仅同意,我二哥家几个孩子,任由张大人您挑选。”
张廷玉公正廉洁,日后治理吏部,一把手。且历任三朝,无不夸赞其家风慎严。
这样子的人家,求不求不来啊。
以亲戚自居,日后还能管束二哥些。
“这?”
张廷玉不好说,但是皇上开玩笑的奥:“人家不同意了现在。”
锦悦呵呵傻笑。
“这可不行,我这回头就让孩子去张大人府上,哎呀,不行,年富给我们家爷带走了。这怎么办?要不,派人将其喊回来?”
张廷玉忙道:“不可,年富跟着四爷在外忙活,岂能说回就回,这婚事等他回来再谈也不迟。”看上年富了?这有谱。
“行,等人回来,先相看着,看对了眼,在寻朕赐婚。”
“是,多谢皇阿玛(皇上)。”
张廷玉没想到年氏这般就同意了,他曾派人去给年羹尧递话,但是年羹尧直言说他做不得主,回去商量下,这一商量也就没有影了。
他以为年家是拒绝了?
本来他是没脸要提的,耐不住家里面的人催促,今日也是无奈。
没曾想,这年氏这般好说话。
虽然有插曲,但是结局还是好的。
且他也看出来了,皇上对年氏,是不同的,所以才没有直接下旨,给予她充足的时间去观察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