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七的时候,八爷上了折子过去,皇上看到折子,甚是欢喜。
但是此事要落到实处才能够办得好啊。
之后皇上将此次筹集修路款项的事情交给了八爷。
八爷最擅长的就是说项,江南那边就不说了,九弟的门人在,一定好办,就是余下这些人,通过老九也能一一了解了。
八爷信心满满,可是最终筹集上来的银子也仅仅五百万两。这些银子还是那些铁党追随者所投资的。
八爷很颓废,回来复命。
老爷子只说了句:“如此已经很不错了。”
算是勉励。
修路的事情先不急着,那边色楞进京了,当初修路的时候,受了四爷的命令,留在了巴林部。
如今进京,就是来求婚的。
皇上高兴,既定这个月就让两人完婚。
怀蝉大婚,皇上则想起了年氏,老四上朝的时候,吩咐老四将年氏带进宫里陪伴怀蝉。
四爷回去,并没有亲自去寻锦悦,而是让嫡福晋去吩咐她。
嫡福晋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偌大的王府也就年氏能得王爷的欢喜,可若是王爷连年氏都不欢喜了,那么这后院是不是又要进新人了?
她无奈道:“爷,可是觉得我们姐妹们不好了?”
“恩?”
福晋又闹腾什么呢。
“爷,最近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后院了,可是我们照顾的不好?要不妾身进宫与皇额娘说说,让府里在进一些可人的妹妹?”
“打住吧你。”这一个都闹腾的不成样子了,他能过不?
“最近朝堂繁忙,你又不是不知晓,再过半个月又是怀蝉的婚事,虽然这婚事早就准备了,但到时候事情也是多,你就别找事了。”
嫡福晋道:“爷,您跟年妹妹是不是出事了?”
“你尽瞎想什么啊。没事的话,你且去通知她吧,收拾收拾进宫去。”
嫡福晋没法子,还是去后院通知了她。
只是见到她的时候,她还是问了一句:你是不是跟爷闹矛盾了。
锦悦的回应跟爷一样,没有。
福晋无奈,只能吩咐她进宫要小心谨慎些。
锦悦进了宫,德妃安排她住在钟粹宫,怀蝉跟她一起住。
新婚在即,怀蝉也是忙的很,不是试嫁衣,就是学习礼仪,而且她嫁去的是蒙古,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两人也就晚上聚一聚。
怀蝉提及色楞今日进宫来看她了,跟她讲述了蒙古今年的发展,她心中欢喜。
“多谢年额娘,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
“先别谢啊,我这可等着你帮我赚银子呢。”
怀蝉知晓她是不想自己心中有负担的。
“恩。我一定会给你挣很多很多银子的。”
“恩,回头给你找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我对你期望是很大的。”
怀蝉点头。
“从我阿玛出事,她们对我避之如毒药,也就你觉得我有用。”
提及她的阿玛,怀蝉有些伤感。
“我能求你一件事吗?”
“什么事?”
“日后你能不能多眷顾些我阿玛额娘?”
锦悦仔细想了想道:“这个需要你自己努力,你只要有赚很多很多银子,才能帮到他们的,而我可以帮你送过去的。”
“咱两个关系都这么好了,就这点忙吗?”
“别介,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也是,看来我日后真的要多多挣钱的。”
哈哈哈
“孺子可教也,放心,只要技术掌握在手中,日后整个巴林部,会因为你而发扬光大呢。”
怀蝉点头,希望如此。
即将远嫁,怀蝉最近是越来越睡不好,锦悦刚开始以为是成婚在即,她有些恐慌。
可是有一次夜里,她听见怀蝉做梦,抱着她,喊了一声额娘。
这是想额娘了吧。
她自小备受恩宠,从大阿哥出事,她的境遇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此学会了隐忍,天子骄子一夕之间长大,可内心深处还是个孩子。
这一日,皇上对于儿子的不成器,多少有些郁闷,但是他想起了年氏,故而让人去传话怀蝉和年氏,到御书房见架。
锦悦这几日在宫中略有耳闻,八爷去筹集银子,却筹集了区区几百万两,杯水车薪,不够看啊。
那日她在朝堂诋毁众位阿哥,皇上心中似乎已经猜测到了,她心中早已经有了谋划。
对这个谋划,胸有成竹。
所以皇上想要听一听她的意见。
锦悦和怀蝉进入御书房,御书房内,唯有皇上和李德全,并未有他人。
“成婚在即,你们可都准备好了?”
锦悦回应道:“是,都已经准备好了。”
皇上坐在御座上,问怀蝉道:
“怀蝉,你可想去见一见你阿玛额娘?”
可以吗?
怀蝉略有些惊喜。
“嗯,一会让你年额娘陪你过去。”
这是先施恩?
皇上果然是皇上,居然这般细腻。
随后皇上则问:“年氏,最近朝堂上对修路的事情,意见不一,你可有不同的见解?”
锦悦道:“女子不得干政,皇上。”
皇上心中轻哼,你这干政干的还少吗?
“你但说无妨。”
皇上见年氏犹豫,他就道:“你也看见了,当初提及修一条通往内蒙的路,是你。如今这路见了成效,朕记了你的功劳。内蒙二十四部落都要求通路,朕不能厚此薄彼,如果做不到,那么通往巴林部的路,就要毁掉了。”
若非是无奈,皇上也不会说出这种泄气的话。
锦悦觉得此事不必在装腔了,她道:“皇上,儿媳最近也听说了,八爷在外面筹集修路款项,虽然进度有些慢,但是成效还不错。”
还不错?
跟老四比起来,这样子的结果,不算好。
“儿媳最近一直在想,如何能尽快筹集资金,而又不必看人脸色,如今这想法初具雏形,但若是实行起来,有些麻烦。”
“你先说说怎么个筹集法?”
“首先,皇上可以给天下钱庄设立一个总管钱庄,管辖各钱庄,协助他们合理的放贷,存款,汇兑。”
皇上脑海中突然间像是开了闸一般,有些步骤竟然踊跃出现。
“你继续说。”
“以前这些东西都是户部分支管辖,但是不够完善,也不够精准,如果单独设立一个部门,如此户部便能少了许多事情,国家发行新币,都通过这些钱庄,百姓换算,也就方便多了。”
“如果钱庄老板不同意呢?”
“皇上,我们可以自行开一家钱庄,取缔他们。开设钱庄,让有余钱的百姓将银子存入钱庄,且给予相应的利息,钱庄有了银子,便可以放贷,当然这放贷也有规矩,不能平白放贷,借贷人拿地或者别的固定资产做抵押。而不像户部那般,借银子的是大爷,他们不还还有理了。”也可以发行债券股票,这些是钱庄初具有规模的时候,才可以弄的。
“有皇家做钱庄的后盾,我相信,天下臣民一定会将银子都存入皇家钱庄的。”
如果不行就取缔,那么那些钱庄可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你想让朕像天下臣民借款,之后给予利息?”
“也不能这么说的,八爷出门筹集银子,虽然开出的条件很诱人,但是那些商户并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筹集不到太多的银子,可若是有皇家来承担这些风险,那么他们便不会有顾忌了。待修路告一段落,皇家收取过路费,这银子自然而然就填补上了。”
年氏是个有大局之人,她将商户的顾忌都考虑进去了,或者她看到的,不仅仅如此。
皇上觉得此事可行,借天下臣民的银子,造福百姓。
而且用之于民,取之于民啊。
“年氏,你说朕让老四去开钱庄还是让老九去开?”
四爷如今掌管内务府,他去办最是合适,可是就怕有人捣乱,事半功倍了。
“这事?儿媳觉得,八爷去办,最合适了。”
“嗯?”
“若是让四爷办,九爷一定会插一手的,反正他是要插一手,还不如将此事交给八爷去办,反正这钱庄是掌握在内务府的。”
哈哈哈
这个年氏,果然是好样子的。
钱庄属于内务府,如今老四是内务府的人,这不就是老四管着老八老九了。
“若是他们一个个的都似你这般聪慧,朕也就省心多了。”
呵呵
若是他们一个个的都似我这般聪慧,怕皇上您才该烦了。
其实有时候她也在想,若是众位阿哥们除了太子爷,别的都随便认几个字,这大清会如何?
将几个孩子教育成才,是能够帮助皇上管理大清,可是将各个阿哥教育的太好,这谁也不服谁,各自为政,可也是头疼的很啊。
“皇上,不久的将来,绝对会有很多我这样子的人出现,但是现在需要时间。”
皇上让她回去写一个详细的折子,在怀蝉成婚之后递上来。
锦悦和怀蝉去了御书房,怀蝉也意识到,皇爷爷是要见年氏的。
不一会,李德全出来了,她道:“年主子,四爷在宫门口等着你们,请你们快去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