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弘时过来,看见水桃,他内心柔软,忍不住落泪。水桃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她如今这般遭遇,这让人心里面不大好啊。
“水桃姑姑,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水桃见到弘时,不免又担忧了。
“二阿哥,您现在该怎么办啊?”水桃是知晓的,弘时现在是太子爷最年长的儿子了啊。
自家主子那般糊涂,对阿哥也是有影响的啊。
“水桃姑姑?”
“你回去,一定要告诉额娘,千万不要在被人当靶子了,她这一次次的,被害的还不够吗?”一次次的,又哪里成功了,次次都被人整顿的厉害。
从侧福晋贬为侍妾,如今又被禁在家中,弘时的处境就很尴尬啊。
“她身边有您跟怀庆格格,只要你们两个能够争气,她这辈子绝对会平安顺遂的,可是有人却不想她一辈子顺遂啊。”
“这个人是谁?”
“元双,她居心不良啊,你回去好好的劝劝你母亲,她心思单纯,爱恨都展现在脸上,很容易被人利用的。”
“她为什么要利用母亲?”
水桃看着二阿哥,这心里面担忧不已,他这么单纯,可怎么是好啊。
很容易被人左右的。
“二阿哥,你回去吧,你不该来这里的。”
“你还没告诉我,她为何要利用我母亲呢。她想得到什么?”
这会儿怀绾将弘时拉走了。
出去了,怀绾才道;“你傻不傻,元双是谁的人?她可是皇奶奶的人,你以为水桃敢指责皇奶奶吗?”
“你什么意思?你是说皇奶奶这么要求的?不行,我就去找皇奶奶质问去。”
“等等。”
“你干嘛要拦着我?”
“你去找皇奶奶质问?你傻不傻?皇奶奶会承认?指不定还会训斥你呢。”
弘时一想,还真是。而且刚才只是一时气愤,若真的让他去找皇贵妃,他还真不是不敢。
也绝对不能给外人留下一个鲁莽的印象。
“那我们怎么办?就这么算了?让她在我们府上作威作福?”
“东宫还轮不到她作威作福,弘时哥哥,咱们只要是合作,还愁赶不走她呢。”
弘时看了怀绾郑重的点了点头。
两人密谋了许久,似一拍即合,随后两人回家了。
先是去跟太子妃请安,出来的时候遇上了元双。
“奴婢给二阿哥,怀绾郡主请安。”
“起来吧。”
元双起来,笑着道:“郡主今日不是去学院的吗?怎么又回来了?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事倒是没遇上。”
元双还想问什么,就听怀绾道:“弘时哥哥,你不是回来探望李额娘的吗?快些去吧,李额娘受了不少委屈的,你要好好安慰她。”
“恩,怀绾妹妹,我先过去了。”
元双见弘时走的时候,竟然看她都不看,心里面略有些不适应。
以前在钟粹宫,这些人见到自己,客气的很。
如今这东宫?
怀绾看着元双尴尬的目光,心中冷笑,她面上不显道:“元双姑姑,来东宫可还习惯?”
“很好。”
“那就好,我还担心您不习惯,一心想要回去呢。既然习惯,就好好干,别辜负了我皇奶奶的期望,我嫡额娘和年额娘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元双望着怀绾,小小年纪,微微笑着,看着人儿单纯可爱,可不知晓为何,她竟然觉得莫名的压力。
明明是十四爷的女儿,怎么越看越像太子爷了呢。
“元双姑姑,你怎么了?怎么脸色不大好?”
“没,应该是最近没休息好,郡主有事先去忙吧。”
“嗯嗯,那我先回去了。”
应该是自己最近没睡好,所以才会产生恐惧感。
怀绾她不过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
且四爷跟十四爷本就是一母同胞,长得像也是一样的。
弘时去了李氏那边,李氏虚脱的不行,又损失了一员大将,这人啊,怎么着都不好。
李氏见到弘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她冲着弘时招手,然而弘时却没有上前。
弘时坐在不远处的一个方凳子上,模样看着非常的不好。
“你现在的样子,让我真的很讨厌。”
“你看看人家的额娘,一心一意的为她们儿子着想,不惹事,不闹腾,你呢,怎么就这么蠢呢。”
“……”李氏现在眼眶里都是泪啊。
弘时是自己的亲儿子,他怎么就不能向着自己,自己现在,都已经这么惨了。
“阿玛现在是太子,在进一步,就是……你知晓儿子现在怎么想的吗?现在我是阿玛的最年长的儿子,阿玛他没有嫡子的,你知晓这代表什么吗?”
李氏张了张嘴,她的脑子似乎转不动了。
“你想不到这些,可是弘历和弘昼的额娘她们早就想到了,弘历现在跟皇爷爷待在一起,身份地位却比我高大一截,这些你都知晓吗?”
“弘时……”
“你不知晓,你一点都想不到儿子现在的处境是多么的糟糕,身为太子爷的长子,却没有一个受宠的额娘,以至于我现在,干什么都不受阿玛待见,你说,我额娘为何是你呢,为何不是太子妃,即便不是太子妃,就算是钮钴禄氏,是年氏,我现在的处境也绝对会好很多,为何偏偏是你?”
李氏被自家儿子指责,泣不成声,弘时是她的命、根子啊。
“你想额娘怎么做?”
“赢得我阿玛的喜欢,即便是不能,那么就让我送给别人吧。”
李氏不能。
“当初耿氏为了她的儿子,就能将孩子送给太子妃,为何你不能?你当真是我亲额娘吗?为何你就这么自私呢?”
“……”
弘时看着李氏那么狼狈,他别扭的撇开脸。
“当初你最该让我送给年氏。”
晚上太子爷回来,弘时先去请了安,太子看着他,自从他回转,还不曾跟这个儿子聊过天,想起他上一世的行为,太子爷心中很悲伤。
“你现在还跟着何焯学习吗?”
“是。”
“觉得如何?”
“何师傅很好。”
“我是说你学习的如何?”
“儿臣学习尚可。”
随后太子爷考校了他,不好不坏,太子对弘时不知该用什么心态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