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百叶窗,在陈远的办公桌上洒下斑驳光影。他翻看着财务报表,公司业绩稳步上升,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手机突然震动,是银行发来的短信提醒,他随意点开,却被一条陌生的转账记录惊住了 —— 连续半年,每月十五号都有一笔三千元的款项转入他的账户,汇款人显示为 “李素兰”。
陈远皱起眉头,反复确认这个名字,记忆突然翻涌。李素兰是母亲的本名,可母亲从未提过给过他钱。他立刻拨通母亲的电话,铃声响了许久才被接起,电话那头传来嘈杂的机械声和母亲气喘吁吁的声音:“远儿,咋啦?”
“妈,你最近是不是给我转过钱?” 陈远的声音不自觉提高。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母亲才嗫嚅道:“就…… 就想着你用钱的地方多,妈也帮不上啥大忙……”
第二天一早,陈远悄悄回到老家。推开院门时,院子里空荡荡的,母亲的三轮车不见了踪影。邻居王婶看到他,惊讶道:“你妈一大早就去镇上的纺织厂干活了,说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陈远的心猛地一沉,立刻驱车前往纺织厂。远远地,他就看见母亲佝偻着背,正在搬运成捆的布料。阳光照在她的白发上,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她每搬起一捆布,都要扶着腰歇上一会儿,可一听到工友的招呼,又立刻强打起精神继续干活。
“妈!” 陈远冲上前,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李秀兰愣住了,布满老茧的手慌乱地在围裙上擦了擦:“你咋来了?不是忙公司的事儿吗?” 她试图挡住身后的布料,却被陈远一眼看到她手腕上的伤口,还渗着血丝。
“不是说在家好好歇着吗?这是怎么回事?” 陈远的眼眶泛红。李秀兰别过头,小声说:“妈闲着也是闲着,能帮你分担一点是一点。你看,这活计也不累,还能赚点钱……”
回到家,陈远在母亲的枕头下发现了一本皱巴巴的账本。翻开一看,密密麻麻记录着她打工的收入和支出:“3 月 15 日,纺织厂工资 3200 元,转给远儿 3000 元,留 200 元买菜”“4 月 15 日,加班工资 3500 元,转给远儿 3000 元……” 每一笔转账都清晰可见,而母亲给自己留下的生活费,少得可怜。
“远儿,别生气。” 李秀兰站在门口,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妈知道你心疼我,可看着你那么辛苦,妈这心里难受。能帮你一把,妈心里就踏实。”
陈远再也忍不住,紧紧抱住母亲。曾经,是母亲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他的未来;如今,他事业有成,母亲却依然在默默付出。那一刻,他终于明白,无论自己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在母亲眼里,他永远是那个需要被呵护的孩子。
那天之后,陈远坚决不让母亲再去打工。可李秀兰闲不住,又偷偷在村里帮人缝补衣服。陈远拗不过她,只好在公司附近给母亲租了间小屋,让她在公司食堂帮忙择菜。看着母亲在食堂里忙碌的身影,陈远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母亲过上真正安稳幸福的生活,就像母亲曾经为他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