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沈柒阮戳穿,两个老狐狸又气愤又尴尬,但错在他们,总不能当众耍无赖吧。
故而,秦伟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哈哈般地道了歉。秦建生虽然算是在场中年龄最大的,拉不下面子低头,只是涨红着脸说了句“记错了”,这件事就暂时掀了过去。
沈柒阮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此时父亲出事,雪见还没在公司站稳脚跟,她自然不能将老狐狸逼的太急。
不过时间还长,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此事已过,两个老狐狸老实了很多,虽然依旧不太配合,但也没有捣乱。
在谢樱的帮助下,会议顺利进行,沈柒阮对秦氏各项目的进程也有所了解。
夕阳红别墅正在建设中,大概五月左右便可以竣工。由于林氏比秦氏提前,如今已经进入宣传阶段,派不少人到养老院等地方做了宣传。
听到这儿,沈柒阮打心眼里疑惑,觉得写出这种宣传方案的人,不会和林氏有仇吧?
虽然别墅与养老院不同,但本身还是有“养老”的意思,两者从本质上来说互为可替代品。去养老院宣传,就不怕被人赶出来?
很显然,林氏的人没有那么笨。他们将大学生作为免费劳动力,去接近养老院的老人们,获取其儿女的联系方式,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这种方式虽然笨了些,但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现在的大部分宣传方式都是通过网络,电视广告对时间有限制,咱们预算不够。”顿了顿,项目经理沉声说出公司及夕阳红别墅的现状。
原本沈氏将宝压在这个项目上,但林氏横插一足,让肖镇不得不准备了第二计划,开发附近场地的社区翻新项目。这也导致现金必须分流,大头用来做夕阳红别墅项目,剩余的放在翻新社区上。
另一方面,市场部通过调查,总结出了老年人普遍喜欢的几个频道,要去进行商业宣传时,却发现电视台已经和林氏签好合同,不能与同种类广告合作。项目经理本想拿钱砸,却尴尬地发现资金不足,只好放弃这个想法。
听到这儿,沈柒阮眉头紧皱,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
秦雪见不懂项目方面的问题,但对宣传有所了解,思索片刻,她看了看沈柒阮,有些犹豫地低声询问,是否可以在《密室逃脱》中进行宣传。
虽然老年人不看手机,但以综艺的爆火程度,他们或多或少会听到些吧。
悄悄摆了摆手指,沈柒阮否定了她的想法。由于情况特殊,她不好在众人面前反驳,只是张了张嘴,无声地提醒“预算不够”。
秦雪见抿嘴,良久了然。
嘉禾并非沈柒阮的一言堂,她有心帮助秦氏,只能用打折价。但综艺太过火爆,最低投资额已经打到了百万。秦氏项目用在宣传上的所有资金,也不过六百万,每一分都必须最大化利用。
捶了捶脑袋,秦雪见再次觉得自己十分无用。
正失落时,胳膊被戳了一下,沈柒阮从桌子下递给她一个手机,上面简略地写了几条宣传方案。秦雪见认真看着,瞬间眼前一亮,茅塞顿开。旋即转头看向沈柒阮,眸中带着感激。
她明白,这是姐姐在帮自己立威,能让她尽快在公司站稳脚跟。
自己一定不能让她失望!
深吸一口气,秦雪见迅速整理了思绪,轻敲桌子,引起众人的注意,随后淡声开口。
“我有几个宣传方案,想让大家听一听。”
项目经理笑着点点头,“您说。”
语气客气,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众人看来,沈柒阮还好,至少能够让一家公司转危为安,还搞垮了许氏。但秦雪见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公主,能说出什么好的办法,无非是浪费他们的时间。
罢了,看在她姓“秦”的面子上,浪费就浪费吧。
“我看了翻新的社区,就在距离夕阳红别墅两千米的地方,那儿位置很好,等翻新结束后,肯定有不少年轻夫妇想要搬过来。”
大家敷衍地点点头。
这个道理,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能想到。
环顾一周,秦雪见攥了攥拳头,转头对上沈柒阮鼓励的眼神,继续开口,“那有没有想过,用买一赠一这种方法,对夕阳红别墅捆绑销售呢?”
翻新社区是典型的学区房,附近光小学就有三所,加上初高中,还有三千米开外的两所幼儿园,可谓是位置最好的小区了,当初肖镇可是废了好大的功夫,才将项目拿到手。
现在社区刚开始翻新,就有不少人开始打听价格,并且高价在原住户那儿购买还只是一张纸的合同书,听说一平米的价钱已经炒到了五十多万。
这足以说明,翻新成功后,秦氏会有多赚钱。
故而有不少对手公司想要在这上面做手脚,好在肖镇防的严,加上相关部门也给了警告,他们才停手,转而将怒火和不甘发泄到夕阳红项目中。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却也从另一角度提醒着大家,翻新社区和夕阳红别墅是一体的。
不过众人显然没有想明白,皆是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秦雪见,项目经理更是直接惊叫着,高声反驳,“买一送一?那秦氏得赔死!”
夕阳红别墅虽然价格低,但每平米至少十万,最小的房子也有七十平米。这一个个七百万白白送出去,项目经理想想就肉疼。
不由得,众人对秦雪见的不满越发严重。
还真是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千金大小姐,嘴皮子一碰,几百万就没了。
不懂就别说,净惹人笑话。
秦勇幸灾乐祸地嘲讽着,“雪见啊,这卖房呢,和卖菜不同,工人辛苦建的楼,可不能轻轻松松就送出去了。”
轻扫他一眼,秦雪见勾勾嘴角,在大家不耐烦的目光下,继续道:“大家误会了,我所说的买一送一,并非送一套房。”
顿了顿,她想着沈柒阮递过来的消息,加上自己的了解,缓声解释了一番。
购买学区房的群体,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既要顾及家庭,又得顾及工作。为了将两者平衡,他们会将父母从老家接过来,但房子空间不够,只能接来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