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的奇特,不算少见,山海界乃是东涯仙君的修道之地,每年慕名而来的修士也不少,仙君留下的大道,对与后辈,自然能够补益一丝。
“这位道友。”
一手持玉碟金笔的修士带着几个人找到辛安。
看着眼前的陌生人,“这位道友有何事?”
“呵呵,道友无需紧张,我等乃是山海界巡山使,道友与我界有缘,与山共鸣,按照规定,我来找道友补填一些记录。”
“自当配合。”辛安点头。
而后,辛安的来历,境界,何时入山海界,在山海界做什么,以前是否进入过山海界,将辛安近期所有走向都问了一遍。
当得知辛安居然是一位神律师,曾进入仙湖参与祭天大阵,耀阳于辛安一礼口称:“道友大德。”
而后,五人离开,让辛安自行修行,山海界广大无比,也就一些规章之内的事他们才会出动,其他事物,都是巡逻队的事。
再次恢复平静,辛安渐渐登高,直到半山腰之时,看见了一座大殿。高高挂起的牌匾上居然是道德儒家四字。
辛安略微好奇,来到了大殿之前,整个大殿气息古朴,见着只有一位老者看守。
“见过前辈。”辛安大殿之前行礼。
而大殿门内正襟危坐的老者看了一眼辛安,不为所动。辛安看着老者,而后又看着大殿,心中一动。
“学生辛安,见过先生。”再次行礼,是正统的儒家记忆。
“儒家弟子,修身,养性,你修行不够。”老者看着辛安,脸色平淡。“若是入殿,且自便,若是翻书,需安静。”
“是。”
只是看了一眼辛安,老者便继续看着自己的书,而辛安也老老实实入殿,找了一本儒家书籍静静翻阅。
这座大殿之中,其实还是有些人的,只是大家都一心一意的看书,丝毫不理会辛安这个外人的到来。而辛安也乐意如此。
化身修行浩然剑气,需要纯正的儒家修为,虽然香江夫人的神源世界中有读书千年,但是依旧不够,香江夫人的神源世界也是她所认知世界,香江夫人读书并不多,所以辛安能够找到的儒家书籍,儒家的学问也就不多。
这座大殿之藏书丰厚,辛安前所未见,既然都是自己的修道之一,而今他的修为为停滞不前,读书,正好陶冶情操。
只是,书中天地博大,辛安最初安静的看着,但是总是会枯燥,每次枯燥之时,辛安都会找个角落静静的睡上一天一夜,而后继续看书,期间,有不懂的道理这都会拿去问门口的老者。
如同这个大殿之中的学生一般,不懂,就问,门口老者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
辛安读书一年,彻底心静,一身修为虽然没有提升,但是神魂却越来越清朗,古人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辛安以前不曾觉得,但是,慢慢的接触儒家文化,儒家的道义,渐渐的,也就发现了,一本书一个章节一句话,可能就是儒家大能的一生感悟。
如辛安手中的明月集:推开窗,黄昏之时见得日月,心旷神怡。推开门,得见满院光辉,心之明。
辛安能够想象,开门连日月同在,月初与日落,定是人间极美的景色。
辛安看书此间杂,但是每一本,都在用心去看,去感悟,去分析见解,乐此不疲,便是门口老者也曾正眼看过辛安,问过辛安的学问,给了辛安一个静字。
天地时光,白驹过缝,不可查,却真正的在流逝着,身外此间,唯心静者可以无视光阴流逝,静下来,静下心来,去看看世界,看看世界的慢慢变化。
“静下来,另有一番天地。”
辛安得了字,依旧静静看着自己的书,一年,十年,二十年。
二十年如一日,直到一阵天地光辉落入大殿,落在辛安身上,纯净的白色光辉映照辛安,照亮了辛安整个身躯。
“光辉映照,儒家大儒之像。”
一辛安不远看书的弟子目光羡慕的看着辛安,他已经在此数百年了,依旧未曾领悟到大儒的境界。
看门的老者*离开门口,来到辛安旁边,两人四目相对,老者伸出手,从虚空中拿出一件云纹青衫给予辛安。
“先生?”
“看到了那本书?”彦泽海问道。
“古书,论语。”辛安双手接过青衫回道。
“善,见微知著,我儒家又多一同道中人。”
彦泽海点点头,然后继续回到门口看书,时不时会提笔,为书中学问做着注释。
辛安穿上青衫,只是普通的青衫,然而,却是儒家弟子的象征,是儒家大儒的标志。
辛安起身,看着这座大殿,多,“彦先生。”
辛安来到门口,彦泽海点点头,然后继续看书。辛安踏出大殿,天空骄阳正艳,这么多年*离开大殿,看着这座古老的大殿,在看着仙山景象,蓦然,想起了一个人,不由轻声吟诵: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啪啪,啪啪。
一人走来,轻轻击掌。“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道友心中所思所恋,想来是心中最美,最安宁之地。”
“自然。”辛安露出微笑。
来人,辛安认识,正是那巡山使耀阳,只是现在他未曾带着其他修士。
“道友舒服二十载,收获不弱了,不知,可要再登山?
我宗仙山之上,大殿七十二座,每一位殿主都是炼虚大能。每一位,都是一道引领者,道友既然来了,可以多去走动,寻觅机缘。”
耀阳提醒,只是,辛安并没有这个想法了,一座儒家大殿,也都不曾看完其中书籍,贪多,只会嚼不烂。
耀阳来的快,离开的也快,辛安出来看了看天色,静静等到日落之时,却没有等到日月同现,于是,再次回到大殿之内。
既然来了,那就不走了,最少,让他搬空一座大殿再说,如今已经看书一半,剩下的,也要全部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