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唐博提出要制造牵引电机和控制柜等等,这几乎被认为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唐博居然全部都做成了。
几个月前,唐博提出要制造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常林当时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完全不可能。然而,唐博不仅成功制造了IGBT,还是第五代IGBT。
常林感叹道:“老谢,事实证明我们一次又一次低估了唐博。“
谢振华也完全赞同:“是的,唐博一次又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现在连IGBT都成功制造了。“
虽然还没有真正制造出第一只大功率IGBT,但谢振华认为这已经是成功了,因为已经成功研发并到位了所有生产设备。
他们感慨万分,内心逐渐变得轻松起来,不再需要担心IGBT的事情,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常林说,过几天他打算亲自去大洋工业公司看一看,顺便向唐博表示感谢,因为他帮惠民厂解决了一个如此大的难题。
经过一番前期准备,现在是生产制造IGBT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唐博亲自选择了一个好日子,开始了他第一只大功率IGBT的生产制造。
IGBT的核心是芯片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样的核心东西当然是通过大洋工业有限公司自己的生产制造来完成。
制造芯片的第一步是使用光刻机和圆晶切片。
大洋工业有限公司拥有一台世界先进的大型高精度光刻机,专用于生产制造IGBT芯片,非常容易应付。
第一批圆晶切片也已经采购到位。
圆晶是指用于制作硅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硅芯片,因其形状为圆形而得名。圆晶是用作生产集成电路的载体,一般情况下,晶圆指的是单晶硅圆片。
晶圆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按直径分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等不同规格。近年来,还发展出12英寸甚至更大规格的晶圆。
大洋工业有限公司采购的是8英寸的圆晶切片,这些是进口的。由于国内圆晶的质量无法与进口货相比,所以国内的圆晶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才能生产出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圆晶。
光刻机设在一座专门的恒温无尘厂房里,这是大洋工业有限公司的宝贵资产,自然要特别重视。
正准备进行芯片生产,唐博来到了生产现场,还有许多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场。
赵可峰、孙旭和唐中华等专家以及其他技术人员都在这里,这些工人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工人无法进入这个厂房,更不用说操作光刻机了。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几名工人穿着防护服,仔细清洗圆晶切片,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需要进行底片涂覆、光刻胶旋涂、软烘、对准曝光、后烘、显影、硬烘、刻蚀等多道工序。
圆晶切片就像一面薄而光滑的镜子。光刻的任务是将事先设计好的芯片电路结构光刻到圆晶切片上。
光刻完成的圆晶切片每片能够生产出数千甚至上万片的芯片,就像印刷一样,光刻好的圆晶切片就是印刷的模板,光刻相当于排版。
工人们非常细致谨慎,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清洗圆晶切片,涂覆光刻胶,对准曝光,烘干,显影等等步骤。
当第一片光刻完成的圆晶切片制作出来后,唐博内心微微激动,暗自想着这应该是国内的第一块了。
孙旭和唐中华亲自认真检查着这片完成光刻的圆晶切片,两人用极其挑剔的眼光,找出了几处小缺陷。
于是,根据这些缺陷,经过工艺参数的完善和改进,接着再光刻第二片圆晶切片。
连续做了几块之后,终于没有发现任何缺陷,工艺也稳定下来,操作光刻机的工人们也变得技术娴熟。
唐中华对唐博说:“老板,您来看看,这块圆晶几乎没有任何瑕疵,堪称完美。“
听闻此言,唐博认真查看。光刻完成的圆晶切片有专门的检查设备,这台设备也是系统奖励礼包中的一部分。
唐博查看了一番,彻底满意起来,大声说道:“这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光刻圆晶。“
元旦前夕,大洋工业有限公司成功生产制造出第一批IGBT芯片和集成电路。
这些东西被送到IGBT生产设施。在厂房内,身穿白大褂、头戴蓝色帽子的工人们开始了第一批大功率IGBT的生产。
在宽敞的车间里,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碌着。他们开始生产第一批大功率IGBT。
真空回流焊、超声博清洗、X射线探伤、自动引线键合、激光打标、封装、环氧树脂封装固化、端子成型、功能测试等工艺逐一进行。逐渐地,第一批6,500V IGBT正在生产。
在办公室里,
不久前,唐博刚从IGBT生产现场回来。要到生产现场去一趟并不容易,因为必须装备齐全。然而,唐博坚持每天去那里看他的一批IGBT的生产进度。
回来后,他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心里有一种第一批大功率IGBT终于接近完工的兴奋感。
喝了几口茶后,唐博站在办公室的窗户旁,心情很好,望着生产IGBT的遥远的制造工厂。
“咚咚咚咚”
听到外面的敲门声,唐博以为是赵克风进来了。让他稍感意外的是,进来的是刘启智。
刘启智进来汇报两件事。第一件事是B闪存盘在美国成功地申请了专利。已经获得了国内专利,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听到这篇报道,唐博的心情进一步好转,他赞扬了刘启智几句话。刘启智高兴地离开了唐博的办公室。
在唐博看来,刘奇志真的演得很好。工作能力突出,办理了一件又一件的专利申请。许多东西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现在牢牢掌握在大洋实业有限公司手中。
作为一个重生的个体,唐博深知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重要性。每开发出一个新产品,他指示刘启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申请专利。
早班快结束的时候,又有人敲办公室的门。
这一次,进来的是赵克风。他不是空手而归,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欣喜地放在唐博的办公桌上。他说,“老大,看看这个怎么样?”
这正是唐博所期待的。
第一批大功率IGBT已经投产,这几天,唐博几乎每天都会去生产现场。今天,他一大早就到了生产现场。
如果一切顺利,第一个完成的IGBT应该成功制造。
果然,赵克峰第一次生产IGBT,就把它放在唐博的办公桌上。
看到这个IGBT,唐博又高兴又兴奋。他拿起来,非常满意地检查了一下,说:“嗯,真的很好吃。至少外观质量是一流的。”
赵克峰说,“老板,这不仅仅是杰出的外观质量。其综合性能也是一流的。”
这是第五代IGBT,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到,比市场上的主流IGBT领先了两代。两代人的性能差距的确令人印象深刻。
再加上唐博卓越的品质保证,所生产的IGBT具有一流的品质。赵克风现在的心情似乎比唐博还要高。
成功生产出第一台大功率IGBT,使德阳实业成为国内第一家掌握IGBT芯片设计、制造、模块封装、系统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消息很快传开了。
到了下午,德阳实业有限公司的许多员工都知道,他们的公司已经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壮举,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台大功率IGBT。许多人都在讨论这件事。
“我们成功地做到了。我们公司是了不起的。”
“听说是大功率IGBT。惠民厂的DJ4电力机车就需要这样的东西。”
“我觉得以我们制造这种东西的能力,出门的时候可以昂首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