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博的意外决定与惠民厂的未来
酷酷的蓝2025-08-30 09:432,729

  从本质上讲,这意味着惠民工厂将不需要自己制造这台电力机车的核心和关键部件。相反,西门子将直接供应,惠民工厂将只需要制造机车外壳。

  当然,这是惠民厂所不能接受的。

  常林一直在努力,甚至明确表示愿意再增加1亿资金。没别的办法了。

  如果这笔钱不加,这件事很可能泡汤。此前,西门子只同意在制造方面进行合作,但只有在增加更多资金的情况下,他们才会考虑全面的技术转让。

  常林承诺再追加1亿资金,西门子代表用德语低声说了几句。看来惠民厂的人都听不懂他们的话。

  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这可能还是不可能。事实上,西门子的一位高管直接摇了摇头,用英语明确表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还是希望只搞合作生产,由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惠民厂出技术指导费。他们承诺帮助惠民厂生产合格的交流电力机车。

  这样不行。

  没有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只有一堆工艺技术资料,他们只能指导如何制造这种类型的电力机车。如果他们没有彻底理谢它,有一天西门子限制关键和核心部件的供应,他们怎么办?

  不,这是绝对不可行的。

  常林一点也不让步,坚持要进行一次完整的技术转让。他巧妙地提到,价格可以协商,多加一点钱是可以接受的。

  常林没敢答应再加多少个亿。刚才提到新增10亿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事实上,惠民工厂已经把他们能搞到的钱都包括在内了,包括卖地给唐博的20亿。

  西门子的代表也没有任何妥协的迹象,继续坚持他们的底线,只参与合作制造,不考虑全面的技术转让。

  这次谈判非常艰难和紧张。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甚至连午饭都不吃,只吃一顿工作餐。晚饭后,他们回到谈判桌上。

  不幸的是,结果与之前的谈判类似。同样的分歧依然存在,即使常林答应追加资金,西门子的代表们经过私下的讨论,最终还是拒绝了常林。

  情况变得相当困难。

  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快到傍晚了,还是没有结果。西门子团队建议休息几天,回国向上级汇报谈判进展情况。

  常林勉强点了点头,安慰自己欲速则不达。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却极度焦虑。

  他不能强迫西门子团队无限期地留在海江市继续谈判。他所能做的就是答应他们请几天假,冷静一下,然后在谈判桌上再聚首。

  散会后,就是晚饭时间了。惠民厂作为主人,已经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常林却一点胃口都没有。他指示谢振华去招待客人,自己则回到惠民厂,心情极为烦乱,甚至连饭都没吃。

  他一进惠民厂的办公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从里面可以听到东西被扔出去的微弱声音和发泄沮丧的声音。

  他的秘书吓得连气都不敢喘,带着阴郁的心情快步走开了,心想他们在没有自己的技术优势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别人,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事情。

  在他的办公室里,谢振华无力地坐在他的大老板椅上,心里在想:“会不会是我一直以来野心太大了?”不是,如果不引进他们的整套技术,即使有他们的工程师指导我们生产,我们要自主研制出自己的电力机车,需要多少年?

  惠民厂的瑞成系列是直流型电力机车,西门子的是交流型。两人之间有代沟。谢振华琢磨着常林所说的话时,觉得有只猫在挠他的心。

  “我们太落后了。在电力机车方面,我们比他们落后整整一代人,”谢振华带着深深的羞耻感想。作为国内电力机车的主要生产厂家,他感到很不好意思。

  惠民工厂正忙着与西门子谈判,希望能完全引进他们的技术。唐博也忙于自己的重大建设项目。

  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唐博又一次独自来到施工现场,亲自视察这两座大型工厂的建设进度。

  钢结构已经完成。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两个工厂的主要结构就完工了。然后是安装公用设施,设备布局,等等。

  “很好,进展很快一旦这些都完成了,我们就可以认为自己武装到了牙齿。至少,工厂的建筑面积将增加一倍,甚至更多。而且是高标准的新工厂,”唐博想。

  这两个工厂耗资近1亿元,每个都有五六千平方米的面积。上世纪90年代末,1亿元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唐博目前手里有钱,资金也比较充裕。他本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更多的工厂,但他也意识到发展过快的弊端。

  在发展速度上,要把握好以下规划:一是建设两座大型厂房,招聘一批员工;待这两栋厂房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招聘的员工经过培训上岗后,再适宜新建厂房。

  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几乎不需要土地平整,省了不少力气。建设工厂建筑相对较快,所以不急于在稍后的时间建造新的。

  与其他结构相比,工厂建筑的建设速度更快。建一座十几层甚至二十层的住宅楼,考虑到内外装修、管道和电气安装等,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需时间较长。

  相比之下,厂房的建设周期要短得多。从开始施工到完成竣工,正常的周期通常只需要两到三个月。

  唐博两栋厂房的建设进度更快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钢结构已经完成,建筑物的大致轮廓已经显现出来。可以说已经完成了近一半的项目。

  唐博不需要任何人陪。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靴和工作服,他四处走动,检查施工现场。

  经过全面检查,唐博很满意,心情也很好。不知不觉中,他走出了工地,来到了附近的空地。

  这个区域目前还没有使用,根据规划,它将被开发成另一个厂房。整个区域占地超过一千英亩,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大型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北临海河,东有一条高速公路与之相交,在这里也将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往南几公里就是惠民工厂区。

  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这进一步满足了唐博。

  看了看时间,他已经出去一个多小时了。唐博退了几步,准备去他的办公室。

  在回来的路上,他经过一个正在建设的住宅区。地基已整平,地基正在浇筑混凝土。施工进度也不慢。

  唐博认为,“幸福之家”将是他的第一个员工住宅综合体。愿与他共事的人不仅能获得丰厚的薪水和福利,表现出色的员工还能获得公司提供的住房。

  看着旁边破败的住宅区,唐博想象着它与未来的“幸福家园”形成的鲜明对比。

  到那个时候,那些最初低估他、不愿与他合作的人应该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唐博并不知道,很多人已经在后悔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当他们看到隔壁“幸福家园”小区每天都在发生的变化时。他们的遗憾更加强烈。

  走进他的小厂区,唐博上了楼,进入他的办公室,刚坐下来喝茶,就听到一阵声音。他知道这是田俊,谁神秘,悄悄地进入办公室。

  田军向唐博报告了一些消息,这让唐博大为震惊。他带着一种惊奇的感觉思考着,事实上,历史的惯性仍然是巨大的。

  前一次唐博和李蕊蕊一起吃饭的时候,听说了他未来岳父对技术引进的执着,不禁为他感到惋惜。唐博在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应该向惠民厂伸出援手。

  听了田军的汇报,唐博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惠民厂参观。他甚至想和常林见个面,好好谈谈,提出一些建议。

  如果是一年前的唐博,他连见一面常林都很困难,更别说给什么建议了。很可能,即使他提出任何建议,常林也不会采纳或听取。

  当时,唐博自己的小厂只有几十名员工,每个月只能产生几十万元的业务。后来,产值增加到一两百万。现在情况不同了。与以前相比,大阳实业公司的规模扩大了数倍,有了一定的实力。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六章 唐博和惠民厂的电动自行车电机计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工业帝国之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