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解决质量问题,谋求发展
酷酷的蓝2025-08-30 09:522,126

  陈明要负起责任。

  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卢旭肯定会报告上级,如果问题反映到高层,陈明可能会受到批评,甚至可能让上级对他有质疑。

  如果问题长期存在,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

  周大程是质量管理的专家,他气愤地拿起一个接线头说道:“两位领导,你们看看,这质量太差了,不仅外观严重氧化发黑,还有很多明显的碰撞痕迹。“

  铜接线头属于软纯铜材料,质地较为柔软,方便装配时进行压接。然而,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必须格外小心,否则就会留下许多明显的磕碰痕迹,严重影响接线头的外观和质量。

  周大程专注于质量问题,他最不能容忍产品和配件质量的低劣,看到这种接线头,不仅有明显的磕碰痕迹,而且材料质量也不过关,工人只需轻压一下就会开裂,根本无法进行压接装配,这让他非常愤怒。“"这种接线头的质量太差了!”卢旭也发出了同样的抱怨声。“老陈,我们正在制造全新车型,下个月必须完成,届时高层领导们要来进行剪彩典礼,现在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这是款全新车型,绝不能有任何疏漏。陈明对供应商华源公司感到非常愤怒,他回想起之前铝合金内装板的质量问题,幸好有唐博及时帮助解决总装车间的需求,否则问题可能会更糟。

  而现在,问题又出在了华源公司身上。陈明怒气冲冲地说:“杨组长,给他们发信函,要求在三天内务必提供合格的接线头,不然会取消他们部分接线头的订单

  杨军立刻回答道:“主任,我会立即给他们发函,并亲自送过去。“

  这款新型电力机车备受惠民厂上下领导的关注。原计划是下个月基本完成总装,国庆节剪彩时要有很多大领导到场,所以不能出任何问题。

  卢旭思考着,不想给陈明施加太多压力,他说:“陈主任,只要华源公司能在五天之内提供合格的接线头,那就没有问题了。“

  五天时间,或许还有希望。

  陈明感到压力小了很多:“卢总,我们会在五天之内采购接线头。“

  离开总装车间后,陈明仍感到烦躁,我陈明不是好欺负的。

  回到屋子里,。

  接线头行业很复杂,华源公司主要专注于做接线头,并且做了很多年,他们竟然还会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唐博进入这个行业不知道会怎样。

  陈明要求唐博试制的是批量车型所需的接线头。这种接线头用量大,同一型号的接线头有两三家在做,进度上并不急迫。主要是为了保护唐博。

  即使唐博搞砸了,对惠民厂的影响也不大。陈明主要担心的是唐博的投入,搞接线头需要至少几十万的投入。

  数十万对于九十年代中后期来说,是一笔巨款。

  不行,我要给唐博打个电话,让他放弃吧。然而,陈明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逐渐了解唐博,知道他性格执着。一旦决定了,就不会放弃。自己打电话给他,也不会改变他的主意杨军亲自来到华源公司,并与公司负责人刘华源会面。他以严肃的口吻下发了一份公函,

  这样的订单取消会导致巨大的损失,所以华源公司自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刚离开后,刘华源便前往惠民厂活动公关,显然是为了争取支持。

  最终,刘华源甚至前往陈明的办公室,小心翼翼地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陈明权力很大,刘华源知道得很清楚,即使与惠民厂某些领导关系较好,他也不敢得罪陈明。

  在一番交谈和赔礼之后,刘华源开始试探性地从陈明口中打听关于唐博的情况。

  对于刘华源的小动作,陈明看得一清二楚,并没有多说关于唐博的有价值的信息。刘华源并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至于内装板的业务,他们别无选择,九洲机车配件厂生产的内装板质量卓越,深受惠民厂总装车间的好评。。

  刘华源想再介入这个业务的机会基本上没有,因为陈明直接拒绝了。

  在陈明这里,刘华源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能灰溜溜地离开采购中心。目前,他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生产出合格的接线头。

  而在自己的工厂,唐博忙碌着。

  李明明的工作效率很高,一旦收到唐博的付款,他立即指挥手下人将设备送来,并开始挖掘基坑,安装真空热处理炉。

  这些场景被许多工人看在眼里。

  趁着午休时间,工人们兴高采烈地议论着,一脸喜悦的表情。对他们来说,设备送来并已开始安装是一件大喜事。

  他们说道:“看,设备已经送来并开始安装了。”“小老板真是有胆量,听说这台真空热处理炉要花近十万,他一决定就买下了。”

  “小老板要进军接头领域,我们也要开始生产接线头了。“

  大家都兴高采烈,显然都希望我们的工厂越来越大,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样,大家都会有光彩。

  在办公室里,唐博微皱着眉头,思考着。

  关键设备真空退火炉已经到位了,我们迈出了征程的第一步,这是值得庆祝的事。

  但是唐博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他正在思考着,怎么解决这个大难题。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唐博觉得自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资金可能不够。

  目前,经过精确计算,他能够拿出来的资金只有十几万如果想要购买这些设备,剩下的这几万块钱就有些不够。

  此外,我们还要继续生产铝合金内装板,必须留一些流动资金。生产铜接线头也需要购买一些原材料,比如铜管。

  所有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

  钱,钱,钱唐博第一次意识到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开始考虑如何获得一大笔钱,即使是十万元也可以。

  解决住所问题,因为不能一直住在惠民厂的宾馆里。

  尽管宾馆条件不错,但无疑比不上自己家温馨舒适。现在是九十年代中后期,海江市的房价非常便宜,在唐博看来,简直是白菜价。他建议王成去购买一套大房子。

  如果再过十几年,海江市的房价接近甚至超过一万元,买套房至少需要一百万甚至七八十万元。

继续阅读:第二十三章 惠民厂的语言困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工业帝国之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