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博客,微博
心是空2025-10-16 09:482,423

  “微博”。张震宾离开后,王顷一说了两个字。

  方成化眉梢一挑,半晌他没从这个关键词中找到相应或类似的项目。

  其他两人腾龙马和张志西亦面面相觑,满脸茫然。

  王顷一见状,则是丝毫不意外。别说微博了,它的前身博客都是两年后才诞生在华夏的。

  先说博客,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开始真正流行。而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华夏,并迅速发展,但都业绩平平。直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才让华夏民众了解到了博客,并运用博客。2005年,国内各门户网站,如**、**,原不看好博客业务,也加入博客阵营,开始进入博客春秋战国时代。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他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到王顷一上一世记忆结束那天,BSP商家风起云涌,已有数十家大型博客站点。

  而微博,则是博客的加强版!比博客更加适合全员推广。上一世腾龙马带领腾龙集团跟新郎微博进行厮杀,抢夺市场和用户,直到微信诞生这场商战才终结,足以见到这微博的价值了。

  说起来,王顷一之所以说起微博,除了前世他就是该软件的忠实用户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微博诞生之初最强的本来就是腾龙集团研发的,只不过后来一些决策失误,败给了新郎微博。

  这一世,倒是可以尝试一番。

  王顷一大概将微博的概念讲了一遍,峰回路转道:“为什么有发展空间呢,通过腾云Q宝联动发展到我说的那种程度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呢,一、看新闻,上面有很多新闻媒体的大号,可以看它们发布的最新消息,民生新闻、国际大事等,比看电视方便、信息更集中。二、看娱乐八卦有的博主专门提供娱乐八卦的内容,吃瓜专用。三、获取一些知名人士、机构的动态比如关注一些感兴趣的考古家、美食家、设计师、明星、名人、电视台、部门、公司等,也可以叫做追星。四、发布你的动态,你的心情、活动、状态、行程、生活等都可以在上面发布,比如看电影的感想、生活的感悟、分享你的一些发现等,加上话题还可以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到你的内容。五、玩超话,就是相同兴趣的人的聚集地,可以在里面交流、阅读、找好友等。六、发布活动、广告等,如果你有产品,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看到的人参与,增加你的产品曝光……”

  王顷一的高瞻远瞩,高谈阔论,令方成化等人锁住了眉头。

  说实话,作为执行者他们虽然也考虑过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但是受限于大环境,他们根本想象不出来,并且,这是一场豪赌,真的搞起来花费不比腾云Q宝成本少啊。

  可以说,他对互联网的认知,简直超乎他们想象的清晰!

  “你想同时开发微博?”方成化问道。

  “微博还不到时候,至于他的简略版还是可以的。等时机到了,再一步步的进行升级。”

  王顷一并非专业的人,他只是略懂而已,看起来运筹帷幄只是因为他有超前的记忆,可以先知先觉。

  这是王顷一决定招聘腾龙马一众人的原因,而不是自己寻找团队,截胡单干的根本原因。

  至少,目前的选择,只要不出意外,他**成概率可以坐享其成,何必承担风险,啥都亲力亲为呢?

  反正他到时候是占个决策权,其余的一切都会甩清关系。

  只要大方向他把握好,相信腾龙马团队就可以做到极致了。

  ……

  在外的张震宾真的不淡定了,因为公司是他唱戏的台子。有台子,他才有资本忽悠投资人。没台子,他什么都不是,地位、声望、恭维、女人……统统都会失去。现在他的戏台子要塌了。

  没人知道,常琳口中的先生,员工眼中的能人,外人眼中成功人士的张震宾,其实已经濒临破产。

  他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不到两万块钱,他甚至不知道下个月员工工资该怎么发?

  怎么办?扩张,用扩张拉投资,用扩张解释钱为什么没了,用扩张解释他当下的穷途末路,

  但是他的投资人不是傻子,他们已经看出他公司的举步维艰,所以是拿钱继续扔进去试试,还是及时止损,投资人们也都在犹豫,这涉及的钱,可不是小数目啊。

  投资人可以犹豫,反复衡量,但他张震宾没法犹豫,更等不起。投资人给他的钱让他用来买车买房子泡妹子了,然后公司出了问题新投资却拉不到了,这让张震宾几乎裂开了。

  他后悔,可是没有用,做错了事只能承担后果。

  为了活下去,他只能寻找新的投资人。

  他找了很多人。

  但任他舌绽莲花,也无人愿投。

  方成化可以说,几乎是他最后的希望。

  但从今天聊天来看,方成化对他的公司显然兴趣缺缺。

  说真的,此时张震宾近乎绝望。

  然而!

  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他突然发展,胸大无脑好忽悠的常琳,竟然有个背景深不可测的大老板同学。

  看那年纪,绝对妥妥的富二代!

  如果能靠着常琳的关系,去忽悠,哦不搭上线,让他投资一二,届时别说三千万,就是三百万融资,都足以解他燃眉之急,令公司绝处逢生。

  “慢走啊!”站在咖啡厅前,王顷一挥手告别方成化等人,表情颇为振奋。

  很显然,投资谈得十分顺利。

  事实也确实如此,一切都谈好了。

  经过双方一番言语交锋,最终大家各退一步,王顷一以一千两百万拿下新公司51%的股权,成为即将成立的新公司最大股东。

  至此,各方股权分别为:王顷一51%,腾龙马及团队占股33%,晨光资本占股14%。

  不过,这里有个插曲:

  谈妥之后,方成化问王顷一是个人名义投资新公司?还是以公司名义投资?还是直接成立一家新企业。

  啧!王顷一一听这问话,投资人问的就是不一祥。他自然不会直接成立一家公司。

  而以个人名义和公司名义投资的最大区别:就如同吃鸡肉和吃鸡蛋的关系。

  投资如养鸡。

  若是为了吃鸡蛋(分红),就以公司名义投资。因为公司投资分红免所得税;个人分红却要缴纳20%个税。

  若是为了抛售股权吃鸡肉,那就以个人名义。因为个人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20%;以公司名义的话,法人、自然人两轮征过,综合税费高达40%。

  王顷一不打算直接成立公司,而是让腾龙马工作室转型,自己用投资公司名义投资最划算,成为最大股东。

  现在投资类公司还没有被禁制注册,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王顷一完全可注册一家投资公司或者买一家空壳公司,达成目的。

继续阅读:第46章继续投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之商界大乱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