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国京都之南,有一座小山,被当地人叫做馒头上,这个不起眼的山,坡度平缓,没有什么过多的植被,就像是一个馒头扣在地上,因为没有什么可做农田的额地方,所以整个馒头山就是一个荒山,而这个荒山上,此时驻扎了上万的军队。
这些军队围起了营地,搭起了帐篷,每个帐篷旁边都有一杆高耸的大旗,一个个烈字在空中飞舞萦绕不止。
睚眦,韩熙济,长公主三人就坐在大帐之中,大帐的主座上没有人,疲惫的三人坐在那里不断的转头看向大帐的门口。
两个披甲军士站在门口,帐内一片诡异的平静。
“烈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人里面唯一没有见过烈王的就是睚眦,他轻声的问道,坐在睚眦身边的韩熙济有些大大咧咧的说道“景国军神啊!圣上的亲哥哥,也是当时带着本王们在观城打破北唐军的人物,本王敢说,当今天下最厉害的武将就是烈王殿下了!”
“皇叔这个人比较直爽,与父皇的关系也是最为要好,这么多年都看不起岩郡王,只不过因为一直在北边作战的关系,才极少入京,这一次带着这么多的烈王军南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京都变故。”长公主轻声接到。
大帐门口走进来了两个人,一个,是一身戎装,身材魁梧的老人,而身后,跟着一个身材高大英朗俊逸的少年将军。
睚眦三个人都站起身来,烈王身后的自然就是赵云庭,他站在烈王身后和韩熙济还有睚眦眨了眨眼,这三个人都比较熟悉,当即挑眉回应,而烈王则直接走到了长公主的面前,单膝跪下“长公主殿下安好!你能逃出来就是本王景国万幸!恕老臣救驾来迟!”
回应他的是长公主夺眶而出的泪水,当即蹲下身去拉起烈王道“皇叔!你来了就好!京都···京都已经···”
烈王点了点头“长公主莫要心急,这一路劳顿,赶紧去休息吧,本王既然带兵前来,就必然要清君侧!”
长公主被带了下去,随后睚眦和韩熙济落座,烈王坐在主位上,身侧则是赵云庭。
“京都里面现在如何?”烈王单刀直入,皱眉问道,眼神却看向了昔日自己的下属韩熙济。
韩熙济沉吟片刻制后说道“此时的京都已经被平安楼的人控制,各个关口衙门都是他们的人,京都守备军也全部被他们掌控,一般的百姓并不知道圣上被人掉包的真相,所以····”
烈王点了点头“此时北唐的战事吃紧,本王本不应该此时南下,不过攘外必先安内,京都之事要尽快解决,本王此次带兵一万二,都是烈王军中的翘楚,观城已经进入了闭城防御的阶段,由董昭廷将军镇守,应该不会出大乱子,你二人且与本王说说,这京都里面的守备情况。”
当即,睚眦和韩熙济将自己已知的信息和烈王一一禀明,说完之后烈王和赵云庭相视一眼,皆是面色沉重。
烈王清了清嗓子“本王也不瞒你们,本王在观城能够得到京都这边的消息,是陈观海给我传的信,但是经过你们二人的话,本王还是发现了····陈观海给我的消息有误!”
睚眦和韩熙济都有些不敢置信,陈观海对于顾宵然,对于景国的态度都是众人心中一清二楚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差错?一直以来包括了郝运帮助他们逃跑在内。三台门基本上都是陈老在运作,怎么会出问题。
烈王摇了摇头“陈观海给我的布防图有偏差,人手也有,如果我们草率出兵围攻京都,怕是要伤亡惨重,此时长公主已经救出来,那么进攻京都的事情还是有时间周旋的,我们要好好运筹才能动兵,云庭····”
赵云庭当即走出来抱拳“末将在。”
“找军师去写一篇檄文,昭告天下!”烈王吩咐道,赵云庭当即领命而出。烈王和韩熙济睚眦在帐内分析起京都战事来,而另一个人的加入,让局势更加明朗,那就是背负长枪的寇季。
看见寇季韩熙济更兴奋了,“你怎么在这里!?黑云骑的兄弟们呢?”
韩熙济说起来还是黑云骑的副将。
寇季并没有久别重逢的兴奋,只是点了点头“京都变故之前我们就被陈相的一纸假圣旨调离了京都前往西边的昆仑城,半路的时候遇到了烈王殿下,才知道京都已经出事了,顾宵然在哪里?!”寇季才发现没有顾宵然的身影。而烈王也用关切的衍射看着睚眦二人。
睚眦和韩熙济许久没有说出话来,最后才有些犹豫的说到“现在在京都中的顾宵然···我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好像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顾宵然,又不像,现在我们不能把他当做同伴,从梁国回来的时候我们曾有一段时间的失联,后来听说过他去了洛璃城,没想到再见时已经不是之前的他了。”
烈王深吸一口气“这件事情往后放一放,京都之围现在是重要的。”话音刚落,赵云庭就从帐外冲了进来“爹!爹!”
在军营里叫自己爹是烈王最不喜欢的事情,当即大喝一声“喊什么喊!这里是军帐!小心本王军法···”
话音未落,赵云庭呼哧带喘的跑过来,将一张薄薄的纸交给了烈王。
“出事了!刚才外出的探子回报,今早的京都及周边的城镇中有好多这样的檄文落在地上!您快看看吧!”赵云庭心急如焚“顾宵然他····”
烈王皱眉“檄文?谁的檄文?讨伐谁?”展开檄文之后通读一遍烈王的双手都开始颤抖!
砰!檄文被拍在桌子上“陈观海!你个老东西究竟要干什么!!”
睚眦和韩熙济对视一眼,拿起檄文通读了起来。
这篇檄文是用三台门的身份发出来的,讨伐的对象赫然是当今圣上!其中名言景帝是别人冒充的,而流落民间的顾宵然则是景国的正统太子,三台门将携太子清君侧,还景国一片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