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腊梅香似故人来
顾君生2020-11-17 15:002,398

  大佛寺作为景国数一数二的佛门圣地,一直以来香火鼎盛,特别是三十年前的一代僧人更是冠绝天下,如今的老方丈慧觉禅师更是那一辈之中的翘楚,可惜天不遂人愿,刚刚鼎盛了没有几年的大佛寺却在一场江湖动荡中丧失了多位资质颇高的僧人,让大佛寺一度一蹶不振,直至近几年才略微有所好转。

  现在身为主持的慧觉禅师当年还是一个普通的扫地僧人,远远没有到达如今的地位,只是因为同门师兄弟已经离去,而自己又年事甚高,才慢慢坐到了主持的位置上,而如今已经年过八十的老主持几乎已经不再打理寺中事宜了,大多数的工作都交给了自己最年幼的徒弟,如今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僧人,法号知命。

  老主持此时正坐在自己的禅房中缓缓的给自己倒茶,大和尚知命走进产房双手合十道“主持,长公主到了。”

  知命看向自己的师父的时候,眼神轻轻地掠过师傅空荡荡的右手的袖管,面色不喜不悲。老主持将自己的茶杯倒上茶水,眼皮略微抬了一下,“知命,为师就不去接见了,你代为师去接待一下吧。”

  老方丈缓缓地说道,声音平和。

  知命和尚鞠躬应下,却有犹豫不决的没有出门,而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知命,有什么事情,就与为师说,不打紧。”老主持抬头看了一眼自己最为器重的弟子,缓缓的说道。

  知命和尚抿了抿嘴唇,眼神平静,看了一眼门外的方向说道“师父,今日寺中出现了一桩怪事,本应该在冬日才开花的腊梅今日忽然开了,叶花同在,许多僧人都颇为惊奇。”

  老主持本来往唇边递茶的手忽然停滞了一下,转过头一脸诧异的看向知命。“可是那三十年都没开过花的那一株腊梅?寺门口的那一株?!”

  知命许多年没见过自己的师父有这样的神情,当即不敢怠慢,赶紧回应道“正是那一株腊梅。”

  老方丈忽然张嘴想要什么,手中的茶杯也放在了桌上,但还是不再言语,深深吸了口气,苍老的面容上泛起一抹不正常的红晕。“知命,你且去招待诸位贵客,为师···稍后便至。”

  知命和尚不敢多言,点头称是,转身出去接待长公主赵季姜等人。

  待知命和尚走了,老方丈才用单手支撑着地面缓缓站起身来,慢慢的用仅剩的左手整理自己身上的大红袈裟,整理好了之后又轻轻捋过自己雪白的胡须,再抬头时,眼神中已经略微湿润。

  年老的方丈没有直接去长公主所在的禅房,而是独自缓缓走向了供奉着佛祖的大殿,此时的大殿没有香客到访,整个大殿冷冷清清,但是四周的佛像庄严肃缪,油灯中尽是点点火光,老方丈缓缓跪于佛堂之前单手竖于胸前,缓缓闭上了双眼。

  犹记得当年,师兄弟们一同下山,一同去那南梁边境,一同救助那些饱受战火之苦的流民,一同在流民聚集的山洞中讲经,还有那一道紫雷。

  三十年恍如隔世,当年一同持经走天下的师兄弟们相继离世,就连自己那最是佛心通明的小师弟,也······

  老方丈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放在高大庄严的法相之上,口中喃喃自语“小师弟···你···你曾说,若有一日,那腊梅花开,你就会回来,师兄弟们都再等,等啊等,等到师父圆寂,等到二师弟战死,等到三师弟也去了,等到只有师兄一人,等到春去秋来三十余载,也没等到你,师兄以为···此生都不会再见到那腊梅花开,我佛慈悲···让师兄合眼之前,还能再见你一面···阿弥陀佛······”

  老人的嘴唇微微动着,声音微不可查,却是略有颤抖,一双不似老人的清明双眼竟然渐渐略有浑浊之意。

  而大佛寺外,赵季姜的人的车队缓缓停驻在大佛寺的门外,齐玄升秦红衫飞雪第一时间护卫着赵季姜入了寺庙,知命和尚带领远道而来的长公主如寺,一行峨眉弟子和终南剑阁弟子也相继入内,唯有顾宵然睚眦尚云熠三人没有进去。

  因为顾宵然不走了。

  睚眦和尚云熠都要跟进去的时候才发现与二人并肩而行的顾宵然没有跟上来,转过头的时候,却发现了顾宵然正站在寺庙门口,眼神怔怔的看着青石路边的一株腊梅树。

  睚眦抬眼看过去的时候也觉得颇为奇特,此时才是秋季,腊梅的叶子还未落,却已经是满树的腊梅花开,红绿一枝。

  尚云熠见顾宵然行动缓慢正想要过去拉扯顾宵然一起进入寺庙,赶紧吃点东西,这一路都在赶路,生怕再有事端,诸人已经许久没吃东西了,终于到了闻名天下的大佛寺,自己还想着能吃点什么呢。

  结果就在尚云熠的手即将触碰到顾宵然的肩膀的时候,异变突发!

  顾宵然的身上忽然激荡开来阵阵磅礴气机,真气翻涌几乎不可控制,往日需要三息才能攀至巅峰的金刚真气此时刹那间便是充盈全身,将顾宵然一身黑衣鼓胀开来,发丝尽皆倒悬而上,束在脑后的头发根根向上炸起!

  一瞬间如同金刚降世,诸邪辟易,气冲斗牛!

  气浪翻卷过来将尚云熠向后猛推数丈!在睚眦的搀扶下才没有一屁股坐在地上。

  尚云熠惊呼一声“怎么回事!”

  睚眦也只是瞪大了眼睛摇头,完全不知道小师叔这是怎么了。

  咚···咚···咚···

  在气浪翻卷之下,顾宵然的体内忽然传出了洪钟激荡之声,悠远绵长,振聋发聩,每震一下,都有周身气浪如涟漪扩散开来,循环往复不断向四面八方传递,此时,整个南明山都可以听到,仿佛仙人敲钟,真佛鸣鼓。

  钟声一鸣,山林间的飞禽走兽尽皆抬头四往,大佛寺中的僧人无不放下手中事物,双手合十静听!

  钟声一鸣,老方丈跌跌撞撞的起身向外奔走,一路上磕磕绊绊,全无大师风采。

  钟声连响一百零八声!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一百零八声钟鸣,解人间一百零八种烦忧!

  当老主持跑到寺庙门口的时候,一百零八钟声已止,气机渐渐恢复平静,老主持与一位黑衣少年的眼神触碰在一起。

  那少年双目中浅淡的金色光华渐渐消散,望向自己的时候却是面目怅然泪流满面,那一瞬间,老方丈仿佛看见了三十余年前那个喜爱褐色衣衫的小师弟,抬着光秃秃的小脑袋问自己。

  “师兄,为什么寺里的师兄弟都愿意穿黄僧袍,红袈裟。”

  “师兄,粥不好喝,还是馒头顶饱。”

  “师兄,你以后当了主持,我给你当讲经僧。”

  “师兄,跟你说个秘密,我其实是仙人来着。”

  “师兄······”

  老方丈看着这个眉目之间尽是迷茫与哀伤的少年,缓缓竖起手掌,长呼一口气,呢喃道“小师弟···”老人的嘴角微微向上牵动。“你回家了···”

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 赠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第999次轮回后开始修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