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道
德道者为师,月阴和日阳为学生。三人行遍天下,故事由此展开。
道篇一(1)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树梢上的夏蝉,奏响乐章,如同大海的涛声,一浪高过一浪。鸟儿在高空盘旋,发出清脆的鸣叫,踏浪挥动翅膀,上之又上,乘风翱翔。
在一处田间的大路上,出现三个身穿素装的男子,沿途观赏周边的美景。看似并不着急赶路,行进的步伐,悠闲自在。
时间未到正午,学生日阳见前方树荫下,有几方石凳,提议在前方歇脚。德道者刚刚落座,尚未坐下的日阳,便提出问题:我师,昨天我和月阴请教您,何为道与道何为。今天,您便带我们来这里散步,是让我们理解何为道吗?
德道者微微一笑,手捋着胡须回复:正是,你理解了吗?
日阳犹豫之时,月阴开口便讲:人行的道路是笔直的,包含动身前的出发点。我在行走过程中,可以停下来歇息。歇息地点,既是道路上的临时目的地,也是继续前行的新出发点。由此,出发点到临时目的地、新出发点到新目的地,存在笔直的道路。
得道者点下头,看向日阳。
日阳自信的讲:月阴所说,倾向于表面化,我的双眼很容易观察到。在观察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是,方向。因为,在修建任何一条道路前,需要先选择修建道路的方向。然后,才能实现道路的修建,由此才能成道。而且,有方向,必有可前行的道路。因此,先有方向,才有前行的道路,如果没有方向,便没有前行的道路。
月阴说:我师,前些日告诉你和我,外观而内学。外观,既是观察身体之外的大自然。内学,既是身体之内的思考、理解和感受。我之前的发言,是以外观的视角,讲述出发点、目的地和道路的关联。再者说,你和我行走的道路,皆在大自然里面,而不在大自然外面,属于大自然的范围内。方向,我也知道,不会忽略,只是留给你讲述。如果,我都说了,你说什么?
日阳说:我可以说,不论你是否选择方向,道路都在。是因为,先有无数个可运动的方向,后有你,方向不因你而存在,运动方向恒久在。有方向必有道路,方向所指必是道路。你是方向的使用者和选择者。
月阴说:我也可以说,不论你是否选择道路,道路包含的方向仍在。是因为,先有运动方向,后有运动过程途径的道路,运动方向所指,必有道路、必是道路。说明,道路中有方向,方向中有道路,道路和方向,相互包含与包容,有道路必有方向,有方向必有道路。因为,你是方向的使用者和选择者,所以,你也是道路的选择方和使用方。
日阳说:我可以总结发言,有方向必有道路,有道路必有方向,简单易懂,不把简单的内容搞复杂,足矣。
道篇一(2)
月阴说:我可以补充发言,方向中有道路,道路中有方向。方向所指和道路上,还有出发点和目的地。简单易懂也要全面,而不能减去全面,成为片面。再者说,以你个人的立场,即使有方向,你不选择,方向所指必不是你的前行道路。即使有道路,你不选择,道路包含的方向,必不是你的前行方向。而且,你也不能到达,方向所指和道路上的出发点与目的地。
日阳说:你和我,如同这树上斗嘴的夏蝉,一嘴高过一嘴,一声高过一声。你和我,应该先听下我师的引导。
德道者面露平静,说:你们所讲,都是正确的。道,既是方向,也是基础,更是道路。身体之内和身体之外,皆有方位。任意两个方位间,有方向、有基础、有通道。方向通、基础在,通道必通,乃道通。道通,为路,称为道路。因此,道路,又称为方向路或基础路。
日阳说:道,既是方向,也是基础,更是道路、方向路或基础路。以此为全面,免得月阴说我简化理解。我可以随意在方向路和基础路上,标注和选择出发点与目的地。
月阴说:我不做这树上的夏蝉,我选择与你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进步。毕竟,我师和你讲述的内容,我都会认真的倾听,我听到便是我的,便属于我的记忆。
日阳说:你和我心里想的一样,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德道者说:你我他,生而为人,人是智慧生命,智慧生命立地而站,脚接地、头顶天,垂直于天地之间,此为直身。智慧生命喜欢修建笔直的道路,笔直的道路,简称为直道,两脚之间,必有直道。你我他的视线,直接指向所观察的事物,此乃直线观,称为双眼直观。
德道者又说:智慧生命,强于思考,思考过程,既是直道。想法间,必有直来直去的直道,文字间,必是直线之直道,方可成文。你我他的记忆总量,每分每秒都在持续提升,记忆总量的提升过程,乃直线上升,不会原地徘徊,更不会减少,称为记忆直升。你我他,各自具有的思维境界,不会飞到天空中,也不会落在大地上,更不会在身体之内随意转圈,身体之内的思维境界提升,称为境界直升。
德道者继续说:万物皆运动,运动过程中,有方向、有基础、有道路,还有完美笔直的时间线,作为测量与量化存在之物、已存多久的工具。时间线,乃是直线流动之直道。以此类推,观察身体之内的直线之直道,与身体之外的直线之直道,内外结合,外观而内学,综合分析与理解,方知何为道与道何为,方知何为天道与天道何为,方知何为人生之道与人生之道何为,以及人生起点与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