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知道史阿这是好心提醒自己,但他更知道现在的刘宏,并非真正信任自己,所以万万不能与权臣和勋贵结交,刘宇必须扮演好一个孤臣的角色。
何谓孤臣?
孤高傲慢,不近人情,不结党营私,就是孤臣!
史阿已经成了自己的心腹,刘宇以后还要重用他,所以也没对史阿隐瞒:“你不懂,我只有成为孤臣,陛下才会放心让我执掌禁军,并且拨钱给给我练兵。我若趁机与其他朝臣结交,十常侍只需一句话,就能让陛下猜忌,那可比得罪文士和勋贵严重多了。”
史阿听到这里,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那这些礼物怎么处理,要都退回去吗?”
刘宇扫了眼满屋子的礼物,不怀好意的笑道:“既然都送过来了,为什么要退回去?那多浪费啊!”
史阿更加不懂了。
刘宇不退还礼物,自然不是他贪财或者心黑,或者打算收钱不办事什么的。
他直接把东西全部统计好,然后一股脑的送进宫里了,说是进献给皇帝,以充国库之用。
这下子,连一直暗中观察的刘宏,都有些傻眼了。
刘宏为此甚至将刘宇召进宫内,问了一遍练兵的进度之后,看似随意的提起了送礼的事情:“这几天,百官给你送了不少礼啊?”
刘宇笑道:“是的,臣得陛下垂青,自然有无数人想要过来巴结,趋炎附势乃人之常情。”
见刘宇说得如此直白,刘宏都觉得有些好笑:“百官若是听你这么说,恐怕会不高兴。”
刘宇笑着答道:“臣不需要讨百官的欢心。”
“那你需要讨谁的欢心?”
“自然是陛下的。”
“哈哈哈,说得好,你是朕的臣子,岂能不讨朕的欢心?可惜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啊,太少了。百官整天嘴里就知道嚷嚷着成法,祖制,拿这些来刁难朕,反对朕。”
抱怨一通之后,刘宏又看向刘宇:“三公九卿,无人不贪,你难道就不喜欢钱?”
刘宇坦然:“天下间,有几人不喜欢钱呢?于个人而言,钱能养家糊口,于天下而言,钱能富国强军。钱能办到的事情太多了,臣自然也是喜欢钱的。”
说到这里,刘宇话锋一转:“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臣自有生财之道,所以不需要靠这种手段敛财。但退回去嘛,除了虚名之外,百无一利,远不如捐给陛下,充实国库,如此还能留下几分实惠。”
这话可算是说到刘宏心坎里去了。
尤其是刘宇不慕“虚名“的做法,深得他的信赖。
一个掌握兵权,却名声不好的将领,造反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刘宇的种种作为,让他非常满意。
不过刘宏也很好奇:“朕记得幽州是苦寒之地吧?你是如何生财有道的?”
等了半天,总算是等到这句话了,刘宇心情振奋,随即开口:“臣有一份厚礼,想进献给陛下。”
这下子,刘宏更加好奇了。
随后侍卫将十口大箱子抬了进来,打开之后,只见里面装满了雪花一般纯白无暇的食盐。
刘宏让宫女舀了一把放到面前,表情十分惊奇;“这是土卜?”
由于制作工艺问题,古代的白盐很难做到真正的洁白无瑕,在《世本》中就有记载,在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煮海得盐,有青、黄、白、黑、紫五色。
颜色多意味着杂质多,纯度低。
因此盐越白,并且研磨得越细,价格就越高。
刘宇拿出来的白盐,其洁白程度,直接颠覆了刘宏以往的认知,让他惊讶不已:“这是哪里出产的盐?”
“幽州,渔阳郡,产地位于一座终年积雪的山上,釆集难度颇高,故臣将之命名为雪花盐,又或者是雪盐,一箱便可价值千金。”
刘宇开始疯狂吹着牛逼,盐矿都是从地下挖出来了,谁吃饱了撑着跑到大雪山上挖啊。
不过反正洛阳城内去过幽州的人也没几个,去过渔阳郡的就更少了,刘宇随便怎么吹都行,根本不怕被人拆穿
而刘宇之所以这么费尽心思,就是想要让刘宏这位皇帝帮忙带货。
只要他认可了雪盐的价值,刘宇立马就敢把手里的食盐当成黄金来卖,赚他个昏天暗地
刘宏顿时就惊了。
—箱价值千金,十箱岂不是万金!
就算贵为皇帝,刘宏也是缺钱的,而且缺得十分厉害。
否则他一个皇帝,何必去做卖官鬻爵的事情搞臭自己的名声?
收了这样一份丰厚的大礼,刘宏龙颜大悦,看向刘宇的目光中,赞许之意又多了几分:“武亭侯果然深得朕心,这件礼物,朕很喜欢。”
刘宇趁机提出请求:“还望陛下能准许臣将雪盐行销天下,赚来的利润,可补做军资,用于对外战事。如此一来,便无需耗费朝廷的钱粮,也能镇压幽州和并州两地的胡人。”
正常的情况下,后勤补给是朝廷制约边军的唯一手段,因此往往不允许地方的军事武装拥有独立的财政收入来源。
因为那样只会诞生军阀,然后就是割据一方,甚至出现裂土封王。
然而现在的东汉政权,是非正常的状态。
连州牧都搞出来了,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刘宏也只是略微迟疑,露出为难的表情,但却没有断然拒绝。
刘宇明白,这是想要好处了,反正眼前的这位皇帝也没几天好活了,他索性顺水推舟:“臣愿意交出五成的收益,献给陛下。”
刘宇说这句话的时候,还特意留了个心眼,拿出五成的收益不假,但给的是刘宏本人,而不是国库,更不是下
—任皇帝。
等下个月,刘宏病亡,那么这笔钱自然就可以不用给了!
名正言顺,合理合法,刘宇甚至都不算违反约定。
可刘宏却没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反而觉得刘宇会做人,识大体,美滋滋的收下了这个糖衣炮弹,并且给了刘宇拥有独立财政的权力。
回去之后,张奉就报告刘宇:“主上,樊正到了。”
刘宇一听,露出振奋的表情:“货呢?”
“还在孟津港,随时都可以运抵洛阳。”
刘宇抚掌而叹:“这批货,来得真是及时,接下来我们可就要发财了!”
樊正是樊越的族弟,大老远跑来洛阳,就是押运雪盐的,顺便带来了徐邈和樊越等人的书信,向刘宇汇报一些渔阳郡的近况。
当然还有樊玉珍的家书,小姑娘和刘宇新婚燕尔,非常舍不得他,几乎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字里行间看得出满满的都是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