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接过酒杯,小酌一口之后便回答道:“不曾,但见别人酿过。”
刘宇笑着给他解释:“酿酒需要将粮食煮熟,然后搅拌、配料、堆积,加入酒曲,封存之后还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发酵,才能得到一坛醇香醉人的好酒。而这其中,耐心是最重要的,没有耐心的人,酿不出真正的美酒。”
这一番比喻,贾诩听懂了,拱手赞道:“主上果然深谋远虑,非我能及。”
刘宇则是洒然一笑:“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服他了吗?我非关东士族出身,纵使能够掌控天子,又岂能令天下士人归心?而废立皇帝,对我来说更是坏处比好处大,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三国历史上,曹操和董卓都曾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一成一败,结果天壤之别。
所以有些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再拼命也不过是东施效颦,贻笑千古。
刘宇如此坦言,不仅表明了志向,更展现了眼光、气魄和才能,让贾诩心悦诚服。
乱世将至,君择臣,臣亦择君。
刘宇若是无法表现出足够的能力,像是贾诩这种绝对理智派的谋士,绝对会先把你坑死,然后借机跳槽到更有前途的势力。
历史上的贾诩,这方面可谓前科累累,坑死了不少蠢货。
不过如今两人开诚布公的一番交谈,总算是让贾诩见识到了刘宇的厉害之处,决定要真心投效。
第二天,廷议如期召开。
刘宇在邹氏的服侍下穿好朝服,然后驱车前往南宫,直奔却非殿参加朝会。
黑中带红的朝服,穿在刘宇身上,尽显他一身威武不凡的气势,凶猛而霸道。头戴鹃冠,更是与其他头戴进贤冠的文臣区别开来,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北乡侯来了!”
“果然好年轻!”
在一群四十岁朝上的大叔乃至老爷爷中,才刚刚二十岁行完冠礼的刘宇,是如此年轻而朝气蓬勃,再加上那一百多的魅力值,更是让他看起来帅得惨绝人寰,把周围的人都给比了下去。
俗语有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刘宇如此嚣张,还如此帅气,自然就有人看他不爽。
“你就是刘宇刘天明?”
司空刘弘上前嘲讽道:“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刘宇斜着眼睛瞥了他一眼:“你谁啊?我认识你吗?”
“什么,你居然不认识老夫!?”
刘弘气得吹胡子瞪眼,他出身宗室,又是老臣,在朝廷中地位超然。灵帝在世的时候,都不敢不给他这个长辈面子。
结果刘宇倒好,居然说不认识自己!
比轻视更羞辱人的,就是无视,而刘弘感觉自己被无视了。
要不是听说刘宇很能打,刘弘恨不得拿起手里的玉制笏板朝刘宇的脑门砸下去,砸他哥满脸开花:“老夫刘弘!”
“刘弘?刘备是你儿子!!!”
刘宇有点震惊,刘弘看着也就四十岁出头样子,而刘备都快三十岁了,难不成是十—二岁就娶妻生娃?
这,有点猛啊。
“刘备又是哪个!?”
刘弘这下是真的气得要打人,身后赶紧跑出来几个与他关系不错的老臣把他拉住:“子高兄切莫冲动,不至于不
至于。”
“放开我,老夫今天就要和他拼了!居然说一个卖草鞋的市井之徒是我儿子,简直欺人太甚。”
刘弘虽然被拉着,可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恶气。
只因为群臣中恰好有人认识卢植,所以知道刘备,还把刘备的身份告诉了刘宏。
恰好这时王允闻讯赶来,在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哭笑不得地找到刘宇说明情况:“你说的那个刘备,他的父亲确实也叫刘弘,与刘司空只是恰好同名,并非一人,对此刘宇也只是耸耸肩,不以为然。
“要不你干脆去和刘司空陪个不是得了,就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一位三公,不值当。”
王允还是很替刘宇着想的。
然而刘宇却笑着拒绝:“岳父大人,现在就算我想,他恐怕也不会接受了。”
王允愣了,显然没听明白:“这是为何?”
刘宇没有回答,而是卖起了关子:“不急,等下您老人家就知道了。”
廷议的过程相当无聊,一群学富五车的人,道貌岸然地在这里瓜分着董卓败亡后剩下的政治利益,为此不惜争个面红耳赤,本质上和饿狗抢食没有区别。
在刘宇看来,眼前的所谓大臣,一个个满嘴仁义道德,实则锥铢必较,扯下遮羞布之后,一个个都是斯文扫地的人渣败类。
太傅袁隗和司徒杨彪,两人一个是帝师,位列三公之上,一个掌人事,为百官之首,等他们争抢完毕,刘宇才出列说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帝座上,刘协正襟危坐,看着刘宇,表情略带讨好:“镇北将军,有话尽可直言。”
“董卓死后,司空一职空悬,尚书令王允为人刚正不阿,且德高望重,可以接掌此位。”
刘宇一开口,就语惊四座,吓得朝会上的文武大臣目瞪口呆。
一上来就要罢免三公之一?
这么刺激的吗!
顿时人人都等着要看好戏,就差搬来板凳坐下吃瓜了。
可别人可以看戏,刘弘不能啊。
因为他就是司空!
刘宇要抢的,正是他屁股下的位置!
刘弘愤然出列,喝骂道:“刘宇,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司空一职何时空悬了?我人就站在你面前!“
刘宇瞟了他一眼:“你的职位,不是已经被罢免了吗?
刘弘当即反驳道:“那是董卓的乱命,岂能算数!”
“算不算数,是你说了算的吗?”
刘宇冷笑,然后环顾四周,当着一众文武大臣的面大声喝问:“现在我要举荐尚书令王允为司空,谁赞成,谁反对?”
刘弘还以为自己稳操胜券,刘宇此举必定不得人心。
却不料他等来的不是大家对刘宇的口诛笔伐,而是太傅袁隗,司徒杨彪等人的一声声赞同。
“臣赞成。”
“臣亦赞成。”
一声声的赞成,彻底击溃了刘弘的自信和从容,让他的一颗心,直接跌入谷底:“怎么会这样?怎么可能这样!”
他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被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