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迁,问的是,刘宇有没有“回来。”
而得到答案之后,樊迁放下手里的《孟子》,感慨不已:“你觉得刘天明此人如何?”
樊越目光坚定:“主上神威无敌,天下莫有能当者。”
—声“主上,”已经道明了态度。
樊迁经过权衡,认为虽然冒险,但这其中的利益,却也极大。
最后,他还是做出了决定:“从今以后,樊家由你做主了。”
这就是家族权力的交接了,樊越将成为家主,带领家族全面投靠刘宇。
“对了,他可有婚配?”
“据我所知,没有。”
樊迁捏着下巴的胡子,点头道:“看来,也是时候给珍儿找个好夫婿了。”
虽然女儿才岁,但是在汉朝,女人到岁还不结婚可是要交罚款的,这可是高祖皇帝刘邦定下的规矩。
樊越听懂了父亲的意思,这是想要通过联姻,和刘宇的关系更进一步绑定!
刘宇刚刚将毛纺织技术的图纸交给招募来的工匠去处理,樊越就找了过来。
等他把要求一说,刘宇顿时无语,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问:“你要我娶你妹?”
樊越恳求:“是!”
刘宇忽然想起来:姓樊,该不会这么巧吧?
他忍不住好奇,问了樊越:“你们家,该不会以前有想过和赵家联姻吧?”
这赵家,自然是赵安和赵范所在的赵家,历史上留名的美女,赵范那据说有国色的寡嫂,刘宇可是一直惦记着呢。
樊越听后却误会了,以为刘宇心有不满,当即满头冷汗的解释:“主上明鉴,昔时吾等不知赵安竟狼子野心,勾结乌桓,所以联姻之事虽然有过想法,但并未成真。”
樊家原先就是打算与赵家联姻,毕竟若刘宇未曾出现,赵家确实是渔阳郡城最有实力的势力。为了生存,樊家当时根本没得选。
刘宇笑着摆摆手:“我并无追究的意思,好吧,这事我答应了。”
这位极可能就是历史上的樊夫人啊,三国时期有名的美女!
江南有二桥,河北樊甄俏,中原数佳人,貂蝉第一妙
这里面的樊,指的就是樊夫人。
演义里曾提及,樊夫人绝色娇艳,如芙蓉出水,有倾城倾国之色,是连赵云见了都心动的大美人。
杀赵范的时候,刘宇还特意问过,没想到现在樊夫人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刘宇不由感慨,男人,果然还是要把事业摆在第一位。
一旦功名成就,原本求而不得的东西,都会自己送上门来,任君选择。
樊家嫁女的消息,不消一日,就传遍全城。
不用问,其中肯定是樊家找人宣传。
樊家嫁女,光是嫁妆,就非常吓人。
良马三百匹!
奴客五百人!
还有足足三车的金银珠宝!
为了能和刘宇彻底攀亲,樊家可谓是下足了血本,连好不容易攒下的战马,都拿了一大半出来送到太守府。
不过等刘宇亲眼见到史书留名的“樊夫人“之后,有些傻眼,忍不住指着眼前的小萝莉问樊越:“你妹,才岁?“
眼前的佳人明眸皓齿,倾国倾城,倒也没说错。
可只有岁,这就过分了啊。
这么幼齿,让刘宇怎么下得了手?
樊越则是没搞懂,表情惶恐:“主上是否有什么不满?
毕竟两汉时期,女子岁嫁人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
哪怕樊家交得起刘邦定下的钱“单身税,”但现在没这个必要啊。
刘宇一见这状况,就知道双方的思维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只能意兴阑珊的摆摆手:“没什么,就这样吧。”
人都要嫁过来了,再退回去那就是赤果果的打樊家的脸,那就不是接亲而是结仇了,没这必要。
无非是现在能看不能吃,先忍着吧。不过刘宇悄悄瞧了几眼萝莉版樊夫人那精致俏丽的脸蛋,觉得这么可爱的小丫头,先放在家里养个几年也好啊。
大婚之日,高朋满座。
汉朝婚礼遵循周礼,婚服为玄色礼服,即黑中扬红的颜色。
而周礼中也没有盖头,那是唐以后才开始流行的,所以刘宇没机会掀新娘的红盖头了。
大宴宾客之后,就是洞房花烛夜了。
抱着三分期待,三分不安,三分羞怯的心情,新嫁的少女,在房间里期待着她的如意郎君到来。
咿呀一声,刘宇推开门。
他喝了点酒,目光微醺,朦胧的视线中,烛光下少女似乎变得更俏丽了几分,刘宇越看越喜欢,便笑着走了过去,捏着少女的下巴:“你叫什么名字?”
瓜子脸,皮肤细嫩光滑,手感非常不错。
“妾身名唤玉珍,小名珍儿。”
原来樊夫人叫樊玉珍,刘宇闻言脸上更加欣喜:“真是好名字,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该喝交杯酒了?”
樊玉珍娇滴滴的站起来,拿来一个怪模怪样的酒杯,斟满之后,这才拿到刘宇面前:“大人……“
刘宇看着少女娇羞的模样,觉得好可爱,就忍不住逗逗她:“要叫我夫君。”
面对刘宇灼灼的目光,樊玉珍闻言更是羞得不行,娇滴滴喊了一声:“夫君。”
然后便低下头,不敢和刘宇对视,只是递上酒杯。
汉代的所谓交杯酒,其实用的是合餐杯。
即“两杯对峙,中通一道,使酒相过。”
两人挨着,一饮而尽,酒水度数不高,但烛光下,樊玉珍的脸上依旧泛起了坨红,更见无限的娇羞。
随即当然是宽衣解带,相拥而眠。
刘宇怀中如抱软玉,闻着少女发丝上的清香,不禁有些心猿意马,却又并没有真的做些什么。
新妇婚礼,次日拜见舅姑,也就是公婆。
在刘宇这里,这一关倒是直接省下。
至此,刘宇也算是有家室的人了,太守府也迎来了第—位女主人。
新婚之后,刘宇对樊夫人十分宠爱,这倒是让樊家安心不少。
樊家与刘宇接亲,这就让鲜于家上下有些慌了,渔阳郡的豪族,一直以来,都是以鲜于家为尊,因为鲜于辅和乌桓人的关系最为密切。
就连之前的太守赵安,都要给予他相当的礼遇。
甚至是州牧刘虞,历史上能够在幽州站稳脚跟,政令通行,也是借助了鲜于辅手中的力量。
然而刘宇的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破了这种平衡。
由鲜于家主导的局势,开始发生了聚变。
而樊家,即将走上前台,取代鲜于家的位置。
鲜于银得知消息后,心急火燎的来找鲜于辅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