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出于希望宋若风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的私心,宋如韵斟酌了一下道:“他们家乡可能出现了什么天灾,不得已才会……”
宋若风闻言煞有介事的点点头,一点认真的保证道:“姐姐,若风将来一定会保护好你,保护好父亲,保护好宋家。”
宋如韵心下微暖,嘴上却道:“好,那你现在要做的是就是好好吃饭,快乐成长。姐姐等你长大了保护我。”
看着宋如韵依然是一副哄孩子般的口吻。
宋若风似乎有些不满的撇了撇嘴,但终究还是什么沉默了,什么都没说,安静回到了自己房中。
这边目送着自己的弟弟进入房间,宋如韵一般思索难民的事情,一边往自己的悦园行去。
第二日,在附中等消息的宋如韵却听到宫里传来南宫漠出任这次治理难民的总指挥,南宫奕任副指挥。
轻轻叹了口气,宋如韵不由在心中道:“虽然上次的事给皇帝心里留下了一块芥蒂,但南宫漠好歹是他从小就宠着长大的孩子。这碗水,在皇帝的心里,到底是端不平的……”
宋如韵想了想,看着今日终于敞开了城门放难民进城的京都。
眼眸一转,低声跟白芷轻声呢喃了几句。
不多时,宋家门前便张开了一个施粥点。
不消片刻,这件事便是传到了南宫漠的耳中。
看着那在阳光下不急不缓的施着粥的少女,淡金色的阳光仿佛在它身上度了一层金光似的。
南宫漠不由得勾勒出一丝微笑,慢慢行至宋如韵的身边。
大手轻轻拿起桌上摆着的青瓷碗,似乎是犹豫了一下,竟是也学着宋如韵的样子将粥布施给了那些流浪的难民。
宋如韵默默看在眼里,扭过头来冲着南宫漠温和一笑道:“三皇子果真如传言中一般,善解人意,礼贤下士。”
南宫漠手上动作不停,看着宋如韵亦笑道:“宋小姐却和传闻不太一样。”
“哦?那三皇子以为如韵是什么样的呢?”宋如韵似乎是饶有兴趣的问道。
南宫漠朝着一个小孩子模样的难民报以微笑,用手轻轻抚了抚那孩童的脑袋。
并没有回答宋如韵的话,而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说了一句:“宋小姐的点子不错,这布施的方法确实可以解决大部分难民的温饱问题。”
说罢,南宫漠把手中的器具递给了一旁候着的宋家家丁又道:“宋小姐的点子,我会原封不动的在父皇面前提一提。”
宋如韵却是谦虚一笑道:“三皇子不必如此,如韵只是一时的异想天开,不敢以此居功。”
然接下来的日子里,南宫漠果然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向皇上禀告了这件事,并且还在京中几个难民集中的地点都设置了布施的摊位。
一时间,京都的百姓都纷纷夸奖其年轻有为。
南宫漠顿时成京中风云一时的人物。
看着没事总往自己这里跑的南宫漠,宋如韵心中虽是冷漠,面上去认不得不保持着一副受宠若惊的羞涩模样。
殊不知一时间,自己与南宫漠的这番互动也成了京中百姓茶余饭后最爱谈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