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害怕了?”秦肆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唇角却轻轻上扬,带着一丝难得地调侃。
姜菀摸了摸鼻子,有些不想承认,“就是觉得怕娘和两个嫂子失望。”
毕竟她们对自己那么好,可到头来自己却是个假的。
这还是她头一次在男人面前露出一些怯弱,秦肆心底微软,忍不住将她揽在怀里,沉声道:“不必担心,娘和两个嫂子不是那种人,大哥和二哥也只是有些惊讶。”
“只是惊讶吗?”姜菀不太信。
男人没有回答她,只是伸手拍拍她的头,语气带了丝笑意,“不信待会儿你见了便知。”
待会儿?
姜菀一呆,声音不自觉就带了些慌乱,“他们要过来?”
“不。”秦肆眼底飞快闪过笑意,“是你要过去。”
话落,他顿了顿,才继续道:“娘她们原是要过来的,我说晚膳有事情要宣布,所以待会儿你休息好了,我们便去永安堂走一趟,将事情摊开讲了便是。”
一听还要自己去坦白,姜菀下意识缩了缩身子,语气越发微弱起来,“可以不去吗?”
男人低头看了她一眼,声音不容置疑,“不行。”
姜菀满脸失望地叹了口气,却也知道坦白这件事避无可避,想到婆婆和嫂子们往日的好,她只觉得心中没底……
看出妻子的不安,秦肆却并未过多说什么。
有时候,说的再多也不如亲眼见过来的真实和安稳。
他相信自家母亲和两个嫂子与妻子这段时日以来的相处,不会对她的身份有过多在意。
而且,眼下边关事了的差不多了,京中好消息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若是不出意外,他们马上就要回京了。
有些事情,总要在回京前处理妥当。
秦肆念及此,望向怀里人儿的目光越发温柔。
只是姜菀正埋在他怀里,满脑子都是对待会儿坦白后大家反应的揣测,一时惊惶不已,哪里还有心思去在意男人的神情?
但不论再怎么不想面对,姜菀还是收拾妥当,领着花生随男人一同去了永安堂。
也不知道是不是秦肆当时神情过于严肃,导致秦家女眷误会,总之姜菀才进门,秦如励、秦如风俩兄弟知道内情的还好,不知道内情的张氏婆媳三人似乎完全误会了,眉眼间闪着喜悦。
姜菀迈进门槛那一刻,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大家就等着自己揭露身份好休掉自己?
可自己之前提出和离,婆婆和两个嫂子的表现也不像是不待见自己的啊……
“菀儿来啦?”陈氏率先起身,笑眯眯地迎了上来,生怕她摔了似的搀扶住姜菀胳膊,语气难掩喜意,“是不是又有好消息了?所以才这么郑重其事的要大家聚一起!”
好消息?
姜菀茫然地看了眼身旁的男人,不知道自己替嫁的身份算哪门子好消息?
秦肆也有些疑惑,但他到底想得多,不过一瞬便明白了母亲和两个嫂子喜气盎然的缘故,不由无奈地勾了勾唇,只是弧度极浅,并无人注意到。
他不点明,姜菀也只能继续迷糊着。
她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替嫁的事情坦白会比较好,而且……私心里姜菀还是有些怂,如果可以,她甚至想就这么继续隐瞒下去也不错!
只是,顶着秦如励、秦如风意味深长的目光,姜菀如芒在背,只觉得又羞愧又尴尬。
因着这种情绪太过复杂,所以她刚落座,不等张氏等人询问,便双眼一闭,语气极快地道:“娘、大嫂二嫂,我对不住你们,其实我不是姜家千金,我只是姜家婢女,临时被拉出来替嫁的……”
她来的路上就已经打好了腹稿,将真正的姜家千金自尽、原主临时被拉来替嫁等等诸多事情一一阐明,但因着害怕看到婆婆和嫂子们失望指责的目光,姜菀全程闭着眼睛,连一丝缝隙都不敢露。
有时候太过重要,所以会很在意。
气氛着实凝固了一会儿,最后不知是谁先“扑哧”一声笑了,紧接着有人走过来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轻声道:“莞儿也有害怕的事情?”
调侃的语气跟昨个儿秦肆说的话如出一辙。
姜菀却着实松了口气,这声音一听是二嫂陈氏,性子最率直的二嫂都没什么反应,想必婆婆和大嫂更好些吧 ?
她心里默默地想着,转而不好意思地睁开眼朝陈氏笑了笑,“二嫂,对不起,骗了大家这么久。”
“真的抱歉?”陈氏挑眉看她。
姜菀默默地点了点头,视线扫过没说话的婆婆和大嫂,语气越发愧疚,“不管怎么说,这事都怪我不够坦诚……”
“怪不得姜家做事如此不顾脸面。”张氏蓦地出了声,语气喜怒不辩。
旁边徐氏也跟着叹气,爱怜地看着姜菀,“莞儿这孩子也傻,不过还好是你,若是换了旁的什么人,我们可不依!”
“没错!”陈氏跟着附和。
姜菀是有想过婆婆和嫂子可能不会太介意,但着实没想到她们不仅不责怪自己,反而开始为自己出头,觉得姜家不地道。
她下意识地看了眼秦肆,得到男人一记温柔的目光。
从苏醒来便压抑着的酸涩突然就涌了上来,姜菀控制不住地红了眼,哽咽道:“娘、大嫂、二嫂……”
“傻丫头,怎么还哭了?”张氏眼底一软,索性起身把她领到自己身旁椅子坐下,一边说一边摸了摸她的头,满脸慈爱,“你虽然不是真正的姜家千金,可你是我们秦家正儿八经、八抬大轿娶进门的三夫人,任谁能说出个刺儿来,看娘我不拿你二嫂的鞭子抽他!”
话虽然说的凌厉霸气,可落在姜菀耳中让她满满的感动。
秦家的反应出乎姜菀预料,也预示着石城临死前的话并未对姜菀等人造成影响。
可石城的死,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不少。
他这一死,宣告着边关战事大获全胜,敌军虽然投降献了蒙古国奸细,可他们主动挑衅,论理,是要上京城的。
只是秦肆身为通化县县令,自然不能轻易脱身。
而秦家诸人遭贬,也是轻易不得离开边关,最后可达皇子则交给了姜瑄和楚经宁押解回京。
临回京之前,秦家众人送至城外。
“阿菀……”姜瑄骑着马不肯离去,目光眷恋地看着姜菀,替嫁之事已暴露,他终于不用再遮掩自己对阿菀的心意了。
这么一想,姜瑄的眉眼越发柔和了,声音温润如玉,“阿菀,你当真不与我一齐回京吗?”
原本还略带笑意的秦家众人一刹冷脸。
就连想来没什么心思的秦如风都皱了眉,语气不太好:“姜二公子眼下也不必再如此行事,虽然明面上三弟妹还是姜家女,可事实上大家心知肚明,还是莫要这般了!”
“相公说的不错。”陈氏得知真相当日就对姜瑄的态度起了疑心,此时见他还纠缠不断,索性挑明道:“姜二公子再怎么,也不能做出夺人妻之事!”
“应娘。”徐氏缓缓阻拦了她满是挑衅的话,但目光却也有些不虞。
至于秦肆,更是默默地拔出了长剑,神情冷冽地盯着他,道:“再废话,就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
顶着秦家众人堪比凶煞的目光,姜瑄仍旧痴痴地盯着姜菀,声音低喃:“我要阿菀亲自回答我。”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均落在姜菀身上。
冷风吹过,气氛宛若瞬间掉至寒冬,凛冽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