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却要承担这么多的东西,当真是苦了他了。
皇帝李昊的眼神当中透露出愧疚的神情,苏离抬头看到皇帝李昊的样子,整个人都是懵的。
自己干什么事情了,怎么皇帝李昊的眼神这么怪异,难道是自己刚才说错话了不成?此时他有些后悔,如果实在这个要求不行的话,咱也可以换一个要求,大不了给自己一块地自己也能白手起家。
在这个地方想要赚钱,还不是分分钟的。
然而他还没有开口说话,就看到皇帝李昊说道。
“来人呐,传朕旨意,苏离于河南一地清剿土匪流寇,恢复民生,肃清吏治,治理水患,功劳卓著!”
“特封其为安乐伯,赏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绢五十匹,钦此!”
众人听到这话满脸不可思议,后面的那些钱财倒也罢了。
是这一个安乐伯是个什么意思?苏离可是文官,文官。
这天底下哪有文官封爵位的?而且上来还是一个伯爵。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官员瞬间炸锅了,尤其是内阁的几位阁老更是如此。
内阁首辅胡峥脸色难看,不管怎么样,自己也是内阁首辅,虽然刚上任,但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总该和自己商量一下吧。
想不到当今陛下对自己竟然如此不重视,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和自己商量。
其他的几个大臣更是如此。
只见这时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大声喊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不管怎么样,苏离只是一个文官,文官又怎么可以分爵位,这样于理不合!”
要知道在大奉有爵位,代表着是有实权的,这和一些象征性的文爵可不一样,如今苏离手中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如果是在让他拥有爵位,其他的官员该如何是好。
皇帝李昊紧紧地盯着这名官员,冷笑一声说道。
“苏离能够处理好整个河南地区的事情还能够将数万黄巾教叛贼清除干净这样的功劳难道还不够封一个爵位吗?”
“你要是觉得不公平,那么你就去试试,同等条件下你能否办成这些事情!”
市民官员听到这话,顿时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他心里很清楚,同等条件下,自己绝对不可能做成这样的事情。
不说其他的,单独得罪两位皇子的事情自己就不敢干,可是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些太匪夷所思了。
太子李晨和三皇子李烨脸色难看,本想着这苏离就算是受到重用,也不至于如此,看来他们还是大大低估了苏离在自己父皇心目中的地位。
讲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顿时感觉有些后悔,这苏离拥有这样的才能不将他收入自己麾下,着实有些可惜了。
早知道如此,之前就不与他为敌了,只是现在双方的关系很是僵硬,也不知道有没有缓和的机会。
皇帝看着自己这两个儿子的样子,笑着说道。
“太子,老三,这件事情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太子,李晨纠结了一下之后急忙说道。
“儿臣也认为此事甚好,以苏离的能力必然可担此爵位,儿臣无意异议!”
太子李晨很清楚,一旦是自己父皇决定的事情,自然没有更改的道理,更何况父皇已经下了明旨,若是直接改变的话,那岂不是说皇帝的圣旨没有多少的作用。
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倒不如向皇帝卖个好。
三皇子李烨看到太子竟然直接同意了,知道这件事情没有反驳的理由,所以也就跟着同意了。
但是这朝堂上的官员没有了意见,皇帝李昊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伯爵的位置有一些低了,但是以苏离的能力,未来肯定还会立不少的功劳,大不了到时候多一些功劳送到他手中,也能够将他堆到那一个位置。
此时他看着苏离笑着说道。
“怎么样苏离,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众人满脸羡慕地看向苏离的方向,这家伙陛下当真是看重他这种事情,竟然还问他满不满意。
而此时苏离却摇了摇头。
“这爵位有什么用处在下并不清楚,不知可否用这绝味,多换一些银两?”
众人听到这话,嘴角一阵抽搐,这苏离说的话是人话吗?竟然想用皇帝赐的爵位来换些银两,这究竟是得有多穷才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更何况就算是苏离敢卖,整个大奉有谁敢买这个爵位,疯了,当真是疯了。
皇帝李昊愣了一下,满脸诧异地看着苏离。
“那么莫非是这些钱财不够用?要是不够用的话,朕的内库里还有一些,到时候你去看一看!”
此时朝堂上的大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件事情了,既然看向苏离的方向,又看向皇帝的方向,不由得有些好奇。
为什么感觉这皇帝李昊和苏离才像是一对父子。
等到朝堂上的官员全部都退了回去之后,苏离跟随着皇帝来到了勤政殿内。
等进入到里面之后,皇帝李昊指着一个座位说。
“找地儿坐吧!”
苏离听到这话,顿时有些担心,随后摇头说道。
“勤政殿乃是陛下处理事务的地方,当庄严郑重,微臣不敢!”
皇帝李昊顿时满脸黑线。
“行了,这天底下哪里还有你不敢的事情,还不赶紧去做,不然的话我将给你的那些钱全部都收回来!”
苏离听到那些钱还能收回去地直接坐在了那一个位置上。
此时皇帝李昊看着苏离说道。
“行了行了,赶紧把你的鬼主意说出来,这曲辕犁的事情该怎么解决!”
此时皇帝李昊感觉有些抓心挠肝,这么好的东西在自己手里面,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要是一个用不好,未来将是一个极大的祸患,想到这个地方,他就感觉到一阵的头痛。
这时苏离说道。
“如今我大奉的土地数量虽然不少,但是这些土地并不在百姓的手里,我查了一下大理寺所有的案件,其中最多的就是侵占土地的事情,在我大奉建国之初朝堂上的官员以及各地的士绅地主口中并没有多少的土地,可是现在他们手中的土地数量却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