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绾绾家。
一家三口齐聚在客厅。
但是此刻,客厅内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崔绾绾抿着嘴,眼眶通红,低着头看着地板,就好像地板上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
崔绾绾的母亲张东丽冷着脸,双手环抱着,直盯着崔绾绾。
“绾绾!你听到妈妈说什么没有!我不允许你去那个什么山河大学。你听妈妈的安排,去金陵上大学,然后考研还有机会去清北班!”
崔绾绾置若罔闻,还是低着头不说话。
眼看母女俩的关系越来越僵,崔浩忍不住开口说道:“孩子这不是和宋老师有感情了嘛!你好好说,绾绾会听的!”
对于自己老婆,崔浩再了解不过了,在公司就是个女强人,在家里更是想安排好女儿的一切。
“你就惯着她吧!都是……”张东丽冷眼瞪了一眼自己的丈夫。
眼看母亲就要开始数落自己父亲,崔绾绾终于开口了:“妈!之前来横水上学就是您安排的!现在也该让我自己做一回主了!而且,您不是都看到了那份合同了吗?”
崔绾绾把合同往前推了推,希望借此打消母亲的念头。
“就这合同?呵!”张东丽不屑的笑了笑,“你真准备去什么华科院当个助手?是,说出去是好听,可是你没有学历,就算是真的进去了,怎么往上晋升?那里面最差的都是个博士你知道吗?!”
“我……可是山河大学马上不是就建成了吗?到时候我在那里考研也可以啊!而且说不定,我们学校就可以读研呢?”崔绾绾支支吾吾的。
“山河大学?是985吗?是211吗?而且绾绾,你知道建立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需要多久吗?你能等得起吗?”张东丽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女儿。
她现在有些后悔,不知道当初托关系让女儿去宋南星的班上,是对是错。
“可是……宋老师都说了!”崔绾绾还想要反驳,可底气到底弱了几分。
她这几天上网,也知道网上的风气是什么样子的,不少自称是建筑业资深的专家站出来分析,都言之凿凿,两个月没有办法建出一所大学。
“女儿!你听妈妈的,你看,为了你,妈妈这次可是特意请假回来的。就是希望你能选出一所好的学校!”看到女儿的气势弱了一些,张东丽坐到了她的身边,语气也恳切了一些。
崔绾绾还是低着头,但是崔浩知道,自己女儿怕是抵不过她妈妈的劝说了。
“唉!”悄声叹了口气,崔浩清楚,自己这个老婆,当初就是差几分去清北,所以才对清北这么有执念。不过他也清楚,这么选对女儿有好处,所以也没有阻拦。
“不行!我就是要去山河大学!”崔绾绾突然站了起来,坚定的声音,振聋发聩。
崔浩和张东丽都吓了一跳。
“为什么?”张东丽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
“就是因为不公平啊!莹莹表姐分数还没有我高呢!她都能去清北!明明是一样的试卷!难道就是因为她是京都户口,她就高人一等吗?”崔绾绾把自己这段时间压抑在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
“当初让我来横水读书,妈妈你不也是看中了这里的教育资源,在整个北河省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家是有条件搬家,但是别的孩子呢?”
“山河四省也就只有少数地方有横水这样的教育资源!那那些孩子怎么办!”
崔绾绾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现在山河四省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大学,而且就在四省交接的地方!那四省的教育肯定能跟着发展起来!我为什么要做个叛徒?”
“就是因为大家都想着往外走,所以,山河四省才会是现在这样!我不会走的!”
说完这句话,崔绾绾就拿起桌子上的合同,头也不回的朝着卧室走去。
崔浩看着崔绾绾的背影,突然笑了:“原来女儿都长这么大了!”
他走到自己老婆身边,张东丽此刻脸色铁青,手都握成了拳头。崔浩轻轻搂过去,把老婆圈在怀里。
张东丽身子一抖,脸色缓和了不少,眼眶里也湿.润了起来:“我错了吗?”
崔浩点点头:“这次女儿是对的!你看看这个!”
他拿出手机,里面赫然就是宋南星刚刚发的斗音。
“你之前不是说山河大学建不成吗?可是人家宋校长都说了,今年就能投入使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女儿一次呢?”崔浩的声音很是温柔。
“好!”沉默了许久,客厅才响起一道女声。
……
另外一边,崔绾绾回到屋内,吐出一口浊气,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把想说的都说了出来。
可能是宋老师这段时间带来的奇迹。
就在这时,不断响起提示音的手机,吸引了崔绾绾的注意力。
她拿起手机一看,是班级群里聊得火热,还有就是宋英子的私信。
“绾绾快看斗音!我爸说了,开学之前就能建成学校,开发商合同都签好了!”
崔绾绾眼睛瞪得浑.圆,手机差点都拿不稳。
手忙脚乱的打开斗音,开屏就是宋南星的视频。
【很高兴和龙华地产集团合作。期待‘山河大学’一个半月之后和大家见面!】
一个半月吗?
崔绾绾终于忍不住了,扔下自己手里的东西,直接坐在了地上,身子轻颤,泪水也流了下来。
“宋老师……你真的做到了,山河大学今年就能建成……”
对于山河大学的期待,崔绾绾的感触比谁都深刻。
她从小就不断转学,就是为了更好的教学环境,小学是,初中是,高中是!
原本大学也会是这样,但是现在终于不需要了!
“谢谢……”崔绾绾小声的抽泣着,“宋老师谢谢你为我们做的,我肯定不会辜负山河大学的名头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崔绾绾终于平复好了自己的心情。
她在送宋南星的那条斗音下面缓缓的打出了自己的评论。
【东山西山谓之山,南河北河谓之河,兼爱大成谓之大,博学求知谓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