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往常一样,等水云楼的伙计将黄鳝都拿走后,苗青青才跟柳易往镇子上赶。
刚到镇子上,摊子都还没摆好。
苗青青的摊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也就昨天一天没卖这黄鳝跟调料,大家都抢着要买。
看着这么多人在自己摊前等着买黄鳝跟调料,苗青青为了不让他们等的太久,动作加快了些。
“姑娘,听说你昨天休息了一天,家里的活儿都忙完了吧?”一位老伯问着。
因为那天苗青青通知的时候,也不是所有在她这买东西的人都在。
“嗯,忙完了。”苗青青点头应着。
“忙好了就行,不然我想买你们家黄鳝吃都买不到。”
这位老伯也是隔两三天就来买一次苗青青家黄鳝的。
“谢谢大伯你喜欢吃我们家的黄鳝,主要是家里额事实在是没办法脱身,不然也不用休息的。”
苗青青也是真心感谢每一个支持自己生意的人。
由于隔了一天没卖黄鳝跟调料,带来的一百斤黄鳝,一下子就卖空了。
卖完了黄鳝,那些想定明天量黄鳝的人,都纷纷又拍着队,找苗青青定着。
将一切都搞好,苗青青他们也开始收着摊子。
盖了新屋子了,苗青青见时间还早,决定在镇子上逛一下。
将家里的一些小东西该添置的添置一下。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做几床新被子。
等过段时间入秋了,天就该凉下来了。
就她们家的那薄被单,跟之前的破被子,肯定是没办法盖的。
随后,苗青青先跟柳易买了一些日用品,便就去找了一家专门做被子的铺子。
铺子不大,苗青青跟柳易走了进来,看见整个铺子只有两个人在里面干活儿。
一男一女,苗青青目测,应该一个是老板,一个是老板娘。
“客官,你们要做被子吗?”老板娘一边忙活儿着手里的活儿,一边问着苗青青他们。
“是的,你们家的被子怎么做的?”
苗青青对做被子这件事也没接触过,自然也是不了解的。
所以还是得先问清楚怎么做的。
“客官是自己带棉花来做呢?还是要在我们这里买棉花做?
要是自己带了棉花,我们这只收个手工费。
要是在我们这边买的话,买棉花的费用跟手工费都要收。”老板娘一次性跟苗青青讲了个明白。
苗青青自然是没有棉花的,“我自己没有棉花,在你们这买棉花做。”
“可以,客官是要做几床被子呢?
薄被子还是厚被子?”老板娘继续问着。
苗青青想着,入秋的时候,直接盖冬天的被子也不合适。
所以除了冬天的厚被子要做,春天跟秋天的薄被子也要做几床。
然后就是需要垫在底下的垫背。
宁柔过几天就要跟苗文博成亲了,所以目前算的话,薄被子跟厚被子,还有垫被,每种各四床就行。
“我要做四床薄被子,四床厚被子,还有垫被也要做四床。”苗青青说着,然后又顺便问道:“不知老板娘,在你们做被子都是什么样的价位呢?”
不管买什么,苗青青觉得还是得将价钱先给问好。
“你没有带棉花的话,在我们家买棉花做,棉花都是三十文一斤的。
然后我们家手工费的话,就是按照一斤棉花五文钱来收取。”老板娘仔细的跟苗青青说着价格明细。
听着老板娘说的价格,苗青青觉得还可以,便继续问道:“那我做的这些被子,要买多少棉花才合适呢?”
“正常我们推荐的话,薄被子要是春秋天盖的话,做个三四斤重的就可以了。
冬天盖的厚被子的话,十斤重的就行,但是你们要是冬天怕冷的话,可以做重一点。
垫被的话,也是分春秋天垫被跟冬天垫被的。
春秋垫被跟盖的被子两斤重就行,冬天的垫背五斤重。
你们要是怕冷的,就将春秋天的垫被一起加上,就可以了。”
苗青青认真的听着老板娘说的这些,没想到垫被也还要分冬天的垫被跟春秋的垫被。
现在做个被子,还要讲究这么多。
她开始考虑着自己到底要做几斤重的的被子。
“柳易,你冬天怕冷吗?
要不要盖厚一点的被子。”
柳易自己冬天要睡的被子,刚好他也在身边,苗青青便问着柳易的需求。
“我不怕冷,十斤重的被子就够了。”柳易答着。
“哦。”
苗青青想了想,春秋天的垫被加冬天的垫被一起,也都七斤了。
盖被十斤的话,应该也是够盖的。
虽然说这个时代冬天比较冷,但是再冷,这个重量的被子,应该也差不多。
反正先按照这个老板娘推荐的做便是,到时候要是真的冷,再来做也没事。
被子多,也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这些东西总是能用的上的。
“那老板娘,就按照你刚才说的推荐的来吧?”
“好的。”
老板娘放下手里的活儿,跟苗青青再次确定着被子的重量跟需要做的尺寸。
“你给我算一下总共多少银子吧?”
随后,老板娘就拿起算盘,开始在那算了起来。
没一会儿,老板娘说道:“姑娘,总共一起是二两八百文银子。”
听着不贵的被子,算下来,还不少银子。
“老板娘,能便宜一点吗?”苗青青还着价。
她知道,他们除了赚这手工费,这棉花肯定也是从中赚钱的。
所以这个价格谈谈,还是有便宜的空间。
“姑娘,我们家不讲价的,基本都是没什么利润的。”老板娘拒绝着苗青青。
而苗青青却不依不饶,直接说道:“老板娘,我也是诚心来你们家做被子,光棉花我都买八十斤了。
我不说你们棉花从中要赚我六七文一斤,但至少也得有四五文一斤吧?
再加上你手工费一起,也不少银子了,便宜一点都不行?”
苗青青对棉花的价格也清楚,就随便的瞎扯着。
老板娘没想到,看着挺普通的一个村里丫头,竟是这么一个会算账的人。
想着自己说不过苗青青,便答应着:“那就给你便宜五十文,姑娘你看怎么样?”
苗青青听老板娘这口气,就知道这是被自己说中了。
她在脑子里细细算了一下,便宜五十文,还是有点少了。
这段时间买东西花了不少银子,自然是能便宜多少就便宜多少最好。
毕竟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还是得省着用。
“五十文就算了吧!
我们再看看吧!谢谢老板娘你跟我说这么多。”苗青青说完,就故作要走的样子。
看见苗青青要走,老板娘上前拦着道:“姑娘,你先别急着走啊!
你要是觉得不合适,我们再商量商量便是!”
“那老板娘说多少以银子合适呢?”苗青青反问着。
“给你便宜一百文,姑娘你看可不可以?”
“两百文!”老板娘说完,苗青青便跟后直接说着。
苗青青知道,他们多少是要从中赚一点的。
按照她说的,要是他们至少一斤赚四文钱的话,八十斤棉花,也得三百二十文了。
所以她要个便宜两百文也不是很过分。
毕竟他们还有手工费的纯收入,更何况,这棉花可能还不止赚四文钱一斤呢!
见苗青青这么坚定的说着便宜两百文,老板娘顿时有些犯难。
她没想到,苗青青竟这么会还价,让她一下子就少赚这么多银子。
由于怕直接答应苗青青能便宜这些银子,到时候苗青青趁机又要再便宜,便故作为难的说道:“姑娘,你先在这等我一会,我需要先问一下我相公。
因为你说的这个价格确实便宜太多了,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