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韩邪看了看四周,见没有其他人,便低声说道:“聂驸马,我听说大夏国有一本神秘的兵法书籍,名为《六韬三略》,不知你可曾听说过?”
聂星云闻言,心中一惊。
《六韬三略》是大夏国的一本兵法宝典,历来都是皇室秘传,从不轻易示人。
他怎么都没想到,呼韩邪竟然会知道这本书的存在,而且还特意来向他打听。
聂星云心中虽然惊讶,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地说道:“《六韬三略》?我从未听说过这本书。”
呼韩邪似乎有些失望,但又有些不甘心地说道:“聂驸马,我知道你是大夏国的驸马,身份尊贵,或许有机会接触到这本书。如果你真的知道它的下落,希望你能告诉我。”
聂星云看着呼韩邪那渴望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犹豫。
他知道《六韬三略》对于大夏国的重要性,如果落入匈奴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他又不想直接拒绝呼韩邪,毕竟两人之间并没有深仇大恨。
于是,聂星云想了想,说道:“呼韩邪王子,实话告诉你吧,我确实没有听说过《六韬三略》这本书。”
一听这样说,呼韩邪更加失望。
不过本身他来询问聂星云此事就已经有些愚蠢。
如此兵法之书,聂星云又怎么可能会透露给呼韩邪一个匈奴人。
显然,呼韩邪也是想在临走之前,最后尝试询问此事吧。
又闲聊了几句后,呼韩邪就悻悻离开了。
另一边。
先前聂星云成功酿造出白酒,而和赵金宝联合开办的酒楼,由赵金宝出资,如今酒楼各方面均已完事,喜迎开业之日。
开业当日,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
酒楼名为“云宝酒楼”,取的是聂星云和赵金宝的名字中各一字,寓意着两人共同经营,共创辉煌。
酒楼装潢典雅,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大气与奢华。
门口悬挂着巨大的红色灯笼,上面写着“云宝酒楼”四个大字,龙飞凤舞,气势磅礴。
开业当日,酒楼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各界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前来捧场,就连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皇室成员也现身酒楼,为聂星云和赵金宝捧场。
聂星云身穿一袭华服,站在酒楼门口,迎接着前来祝贺的客人。
赵金宝则在一旁忙碌地指挥着下人们布置场地,准备酒菜。
他虽然长得有些肥胖,但行动起来却异常灵活,丝毫不显笨拙。
赵金宝的一些商人朋友也前来捧场,赵金宝忙不迭地给聂星云介绍着这些朋友。
“星云,这位是京城有名的绸缎商人,李老板。”
赵金宝指着一位身材魁梧,穿着华丽的男子说道。
聂星云微笑着点头致意:“李老板,幸会幸会。”
李老板也笑着回应:“聂驸马,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随后,赵金宝又介绍了几位商界名流给聂星云认识。
这些人都对聂星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敬意,毕竟他是当今圣上亲自指婚的驸马,身份尊贵非凡。
一群商贾进去坐着,聂星云也来到了饭桌上。
就在众人欢聚一堂,气氛热烈之际,突然一阵马蹄声急促地响起,打破了酒楼的宁静。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只见一队铁甲骑兵疾驰而来,停在酒楼门口。
为首的是一位身披黑色战甲,面容冷峻的中年男子,他下马后,大步流星地走进酒楼。
“这位将军,请问您有何贵干?”赵金宝见状,连忙迎上前去,客气地问道。
中年男子并未理会赵金宝,而是径直走向聂星云,深深一礼道:“聂驸马,末将奉陛下之命,前来请您入宫议事。”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聂星云也是一愣,他没想到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皇帝竟然会派人找他入宫议事。
不过,他很快恢复了平静,点头说道:“既然是陛下召见,那在下就随将军走一趟吧。”
说完,他转身对赵金宝说道:“金宝,你先招呼客人,我入宫一趟,很快就回来。”
赵金宝虽然有些担心,但看到聂星云神色如常,便也放心地点了点头。
聂星云随着铁甲骑兵离开了酒楼,留下一众宾客议论纷纷。
众人都在猜测,皇帝突然召见聂星云,究竟是为了何事。
而聂星云心中也充满了疑惑。
他知道,皇帝召见自己,肯定不会是什么小事。
但是,他又想不出皇帝会找自己商议什么重要的事情。
怀着忐忑的心情,聂星云来到了皇宫。
他被带到了一处偏殿,只见皇帝夏昊正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似乎有些心事重重。
见到聂星云进来,夏昊微微点头,示意他上前。
聂星云走到皇帝面前,行礼道:“陛下,不知您召见臣有何要事商议?”
夏昊叹了口气,说道:“星云,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托付给你。”
聂星云心中一凛,连忙躬身道:“陛下请说,臣定当竭尽全力。”
夏昊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当日齐国公谋反,他在书房里当着所有人的面所说的话,你可还记得?”
听到这话的聂星云,顿时想起了当日齐国公叛乱时的情况。
聂星云微微一愣,随即点头说道:“陛下,臣自然记得。”
当日齐国公叛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但齐国公在临死前的那一番话,却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齐国公指控宰相魏文与敌国勾结,意图颠覆大夏国。
只可惜最后齐国公所拿出来的证据,上面却是空空如也,一个字迹也没有。
虽然这个指控最终没有得到证实,但皇帝夏昊却对此事始终心存疑虑。
他深深地看了聂星云一眼,缓缓说道:“朕派人暗中调查过,发现宰相魏文与敌国确实有些往来。”
聂星云闻言,心中一惊。
宰相魏文在朝中地位崇高,一直被视为忠臣良将。
如果他真的与敌国勾结,那将是大夏国的一场灾难。
他定了定神,问道:“陛下,可有确凿的证据?”
夏昊摇了摇头,叹气道:“这正是朕所苦恼的地方。朕派人暗中搜集了许久的证据,但始终无法找到确凿的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