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杨倓,李大虎哇哇爆叫,杨倓平静的说道:“李大虎,你现在接不了本王两刀,本王答应本王的侍卫留下你的性命,本王不想伤你,你退回去吧,让屈突通出来回话。”
李大虎哇哇爆叫:“燕王小儿欺人太甚。昨天你不过偷袭侥幸赢了某家。今天面对面,某不信你还有天大的本领。先接某一枪。”
这大铁枪抡圆了又砸了下来。
杨倓没有用刀去磕大枪,而是轻轻往旁边一带马,这大铁枪刷了一下就砸空,李大虎手腕子一用力,这一砸就变为横扫千军。
就在这刹那间,杨倓出手。
用刀背猛地一敲枪杆,这时,正是新旧之力交替之时,属于旧力已尽新力将生之时,这一敲就好像打中蛇的七寸。
李大虎就感到手中一震,根本就抓不住大枪,大枪就跟活了一样,猛得一跳。
“嘡啷啷!”大枪直接坠地。
别说李大虎呆住了,两边的将领没有不呆的,李大虎原来就这么差劲吗?还是说燕王千岁太厉害了。
杨倓平静的说道:“李大虎,本王说过:你现在接不住本王的两刀。你与本王侍卫大战数十合已经是强弩之末,本王现在杀你,胜之不武,你回去吧,换屈突通出来。”
李大虎惊愕之后,臊满脸通红啊,一弯腰把大铁枪拿在手中,向杨倓一抱拳,话也不说了,拨马就回归本队,直接就跑回自己的营帐之中,不回头!太丢人了啊。
屈突通也被这一幕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此时杨倓九凤朝阳刀往前一点:“屈突通,出来见本王。”
在不久之前屈突通还是大隋将领,现在却成了叛逆,两方成了对立面。屈突通有些羞见杨倓,但是,不见不行啊。
屈突通按下心中的郁闷,催马来到两军阵前,一抱拳:“燕王千岁一向可好。”
杨倓道:“不久之前,皇祖父下达圣旨:一切既往不咎,天下万民皆为隋臣,屈突通你可知晓?”
屈突通一愣,没想到杨倓一开口,就是说这道圣旨,而且自己刚投了大唐,这时再转身去,岂不成了儿戏?这把老脸也实在无光啊。都说忠臣不事二主,自己来回蹦,那岂不叫世人耻笑?没想到燕王在两军阵前要直接让自己回去,屈突通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屈突通道:“燕王千岁,我现在为大唐蒋国公,前尘往事都已经过去,要么把千岁杀了,要么千岁将我怕杀了,再无第三条路可走。”
杨倓道:“皇祖父圣旨已下,断无更改。未来究竟怎样,除了老天爷,谁也不知道。现在的大隋虽然破败,本王相信,未来谁才是天下之主,那还得凭实力。本王该说的已经说完了,你是打算跟本王动手,还是挥师攻城?”
屈突通道:“末将自知不是千岁对手,没有必要再丢人现眼,请千岁回城,末将这就挥师攻城。”
杨倓道:“如此甚好。”
屈突通马上一礼:“千岁,再见,你我就是敌人。”
杨倓淡淡一笑:“天下之事没有绝对。”
说完这么一句,杨倓一踅战马回归本队。
尧君素皇甫无逸急忙道:“千岁屈突通说什么呀?”
杨倓说道:“他不跟本王动手,让本王回城,他马上就要攻城。”
尧君素道:“屈突通这个老匹夫,让他来攻吧,臣就用这抛石机把他打个稀巴烂。”
这些就不管杨倓的事情了,真要展开惨烈的攻防战,那真的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虽然杨倓还想着召回屈突通,但是不能一厢情愿。现在大唐兵强马壮马壮,所占的地盘数倍于大隋,所以,一切还得靠实力说话。
隋军迅速后撤,吊桥高起城门紧闭,城头上,抛石机固定弩机,强弓硬弩,灰瓶炮子滚木礌石,都准备到位,这些东西已经用了大半年,这回唯一不同的就是抛石机变成神炮百发百中。
屈突通那边调兵准备攻打河东郡,杨倓这边跟尧君素告辞:“尧将军,本王这就回归东部,你首先要守住这河东郡,然后快速在渡口那边筑城,一定要把渡口严严实实的掌握在手中,这样东都的物资才会源源不绝的运过来,河东郡才不会成为孤城。回去之后,本王立即派来三万大军助你守城,你千万多加小心。”
尧君素行礼:“多谢燕王千岁关怀,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倓道:“这八个字不吉利,本王不想听到,本王只要你安安全全的活着,这是本王的底线。”
尧君素感动道:“臣一定谨遵千岁将令。”
杨倓率领青旗军撤离河东郡,从码头上船直奔河南而去。
杨倓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不知道河南那边到底如何,河北的码头得过来了,那河南的码头是否还在掌握之中呢?
皇甫无逸等人那心中跟杨倓是一样忐忑不安。杨倓救援河东郡,东都那边做好了万全准备,但是事有万一,万一王世充绝地反击翻了盘,那对于这支救援军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也意味着已经日暮西山的大隋,就真成了最后的夕阳。
日落时分,码头出现在视线之中,越到此时,众人心中的不安越加强烈,杨倓深吸一口气,压住心头的不安,下令:“全速前进。”
终于战船靠近码头百步之内,杨倓举目观瞧,就看到码头上人山人海,这并不重要,不管这码头在谁的掌握之中,码头上人都少不了。
皇甫无逸大声道:“千岁您看,那是元文都和卢楚。他们两个老小子还欢蹦乱跳的。”
皇甫无逸指着码头上大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欢喜。
卢楚和元文都活蹦乱跳,那就说明一切平安。
顺着皇甫无逸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元文都和卢楚正在向这边挥手,杨倓的心就平静了一半儿,剩下一半儿还得见到之后。
战船靠岸,士兵放置踏板,杨倓上岸。
元文都和卢楚一溜小跑就跑了过来:“千岁,万事大吉,东都平安无事。”
两个人这是直接向杨倓报平安,杨倓的心扑通一声就落肚子里,出战众将的心也是扑通扑通落肚子里呀。
元文都道:“千岁辛苦,河东郡如何?”
杨倓道:“顺利把物资都已经交给尧君素,码头也重新夺取过来。现在河东郡那里缺少兵马,本王计划派兵三万增援,东都的情况如何?”
元文都道:“郭文懿领兵三千,把王世充的府邸围的连只麻雀都飞不出来。开始之时,确实有人试图以各种借口离开,都被郭文懿言辞拒绝,他们想强行出府,被射杀数人之后都老实了。然后王世充出来,郭文懿干脆就直接把那些引火之物往前堆,告诉王世充:这是千岁的命令。他如果不听,那就要火焚将军府,办他一个不遵大丞相令的罪过,这全府上下的死亡都是他因他一人。王世充再三犹豫之后,就乖乖退回府内。在千岁回来之前再也没有露过面。”
杨倓点头:“这回是真的平静了。”
向皇甫无逸道:“皇甫将军,你还得辛苦一下,传本王将令速速调兵三万增援河东郡,一刻不能迟缓。”
皇甫无逸大声道:“臣遵命。”
皇甫无逸再次调兵,很快三万兵马上船,浩浩荡荡开奔河东郡,杨倓这边在众将的簇拥下回奔皇宫。解除各种禁令,郭文懿赵长文也率兵退回。
杨倓道:“此次东都河东郡平安无事,乃是众位大人合心齐力之结果,希望今后诸位大人继续同心协力,将我这大隋恢复之前的繁荣昌盛。”
众人齐声道:“谨遵千岁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