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不禁哭笑不得,挥手命其他宫女太监全部退下,然后萧皇后轻嗔道:“陛下,您喝的醉的不省人事呢,是大孙用真气给你化解的酒力,否则的话陛下还不知道睡几天呢。”
真气化解酒力?杨广眼前一亮,翻身坐起:“想当年,朕就听说过这内家高手可以用真力化解酒气,可惜朕没能练到这一步,后来也荒废了,没想到大孙这个年纪就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啊,不知朕是否还能有这等造化。”
目光炯炯就盯着自己的大孙子。
杨倓把手收回来:“皇祖父,您闭关一阵时间,先把身体的精气神提到最顶端,然后再服以药物修心养性,延年益寿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杨倓皱眉:“大孙之意是朕练不出这真气了?”
杨倓道:“皇祖父,练真气简单,但是想达到真气化解酒力的地步,那就不容易啦。”
杨广道:“不容易?那还是能可以办到是不是?大孙快快告诉朕如何修炼,朕也要做到千杯不醉。”
杨倓看了一眼皇祖母,然后道:“皇祖父,请先恕孙儿妄言之罪,然后孙儿才能说。”
杨广道:“恕你无罪。”
杨倓就在皇祖父耳边低低声音道:“皇祖父要想修炼出这等真气也是很容易的,只要皇祖父独自清修三年。”
杨广的嘴巴张的老大,什么叫独自清修三年?就是禁色三年,让自己的大孙子说自己要禁色,杨广虽然脸皮比较厚了,还是感觉到脸皮发烧。
杨广作色道:“大孙竟胡说。”
但是就连萧皇后都听出来杨广的语气中一点责备之意都没有,反倒是有几分害羞的语气,萧皇后就极为的好奇,陛下怎么会被大孙随便说两句就害羞了?大孙究竟跟陛下说什么了?萧皇后就好奇的眨着美眸,想知道这大孙究竟跟杨广说什么了。
再说这有龙榻之边,杨倓笑呵呵的道:“皇祖父,天色已晚,您赶快休息吧,待明日孙儿陪您游览一下这东都风光。”
杨广大手一挥:“这些事有大孙处理就是。”
杨广的全部放权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就是杨倓可以放开手脚大展身手。
坏事就是如果杨倓有什么不臣之心,杨广可就惨了,但是江都兵变之前,杨广就已经对朝政放手不管,何况现在交给自己的长孙,杨广更是放了一百二十个心。
杨倓退下,萧皇后就缠上来了,一定要追问杨倓究竟跟杨广说了什么?杨广那是打死也不说呀,太丢人了,就算萧皇后用出浑身的解数也没能问出来呀,萧皇后就很郁闷:陛下不说本宫回去就问大孙,大孙不说,看本宫不打他的板子?
纠缠最后的结果就是皇帝和皇后共游太虚幻境,杨广就感觉自己今天初奇的勇猛,萧皇后就感觉自己的皇帝男人似乎回到了二十岁那一年。
这一夜自然是皇帝皇后如胶似漆,回过头来,杨广才想明白怎么回事,这是大孙在自己体内留下了一道炙热真气,这道真气真厉害呀,看来自己确实应该好好的修心养性一番,这样才能享受那些人间绝色呀。
第二日,杨广破例坐早朝。
听到景阳钟响,杨倓还真奇怪,心说:昨天晚上皇祖父还说什么都不管,怎么这一大早就敲响景阳钟?哎呦,坏了!
杨倓一拍大腿:一定是我留下的那道真气惹的祸,让皇祖父精神饱满又想其他事了。
杨倓不敢怠慢,立即马不停蹄的就赶到金殿之上。
文武百官到急杨广登上龙椅百官朝拜。
杨倓一摆首:“宣布圣旨。”
百官立即精神一振,没想到这大早晨把众人都召集来,却是要宣布圣旨,这到底是什么圣旨啊?
太监高亢尖锐的声音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长孙燕王杨倓,文治武功,天下无敌,忠孝仁爱,世之无双,自今日起代替朕监国,凡一切事物皆交由燕王处理。”
啊!大早晨把我们喊来,就是宣布一道什么都不管的圣旨啊,您干脆直接退位不就得了。
百官心里憋得吭哧吭哧的,但是谁也不敢说呀,如果是之前的杨广,大家还似乎还可以吱蹦两句,现在人家孙子厉害啊。
但是有不服气的。
“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边走过礼部侍郎王公佑。
杨广道:“礼部侍郎,你有何事啊?”
王公佑道:“启禀陛下,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时,此时将朝政交与燕王,臣以为不妥。燕王千岁虽然武功高超,但是终归不过是十六岁,尚未成家和何谈立业?更不要说将这大隋的千秋万载基业交给一个十六岁少年手里,臣以为不妥。”
一边闪过民部侍郎崔浩真:“陛下,臣也以为不妥。燕王千岁虽然年少有为,但实在是太年轻了,还需要在历练一下,才能执掌这大隋的权柄啊。”
“臣附议。”
“臣附议。”
稀里哗啦就出来十几名大臣,杨广和百官这一看去,心里就咯噔一声,这十来名大臣,那代表了当今的五旺七姓和关拢山东地区的一些士族,这些人集中在一起就完全可以左右天下的走势。
《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所谓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不过开始诞生门阀是东汉,公家以经学取士,经学代代相传,形成了名门望族,东汉末年,战争不断,许多豪强士绅家族也逐渐崛起。
皇族迎娶门阀小姐,无非就是为了巩固势力进行联姻,皇族跟门阀联姻虽然无可厚非,但难免会引起猜忌,中国历史上,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只有五支最为尊贵,史称五姓七望——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
五望七姓有多牛叉?唐文宗曾想将荥阳郑氏郑覃(时任宰相)的孙女许配给太子,但遭到拒绝,郑覃是想跟崔家联姻。
唐文宗也是感叹: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唐文无法完成联姻,唐代天子自然也是忌惮这些大家族联姻,唐代自李治开始,就颁布禁婚诏,禁止“五姓七望”相互通婚。
再加上关拢贵族山东望族,这些人反对杨倓监国,杨倓想不在意都不行。
就好像杨广的爹隋文帝杨坚,为什么怕自己的老婆独孤皇后帕的都要死,那不是怕独孤皇后,而是怕独孤皇后他爹或者说是怕独孤整个家族,因为独孤家族所掌握的兵马,足以撼动杨氏的天下,所以杨坚不得不怕自己的老婆呀。
男人怕老婆,绝对有各式各样的原因,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杨广就在那里运气:朕这大隋王朝就是让你们这些世族豪强弄的命运多舛,朕想让长孙监国,你们又来阻止,杨广眼中不禁目露杀机。
“儿臣有本上奏。”
齐王杨倓这时候跑出来。
杨广道:“齐王,你要说什么?”
齐王说道:“父皇,燕王的武功,天下人皆知,为上大将军那是实至名归。但是说起文治来嘛,世人还不知道燕王到底有多大治国水准,所以燕王监国,儿臣感觉确实有些不妥。不如择老成持重的臣子辅助燕王治理朝政就是。”
这句话说的杨广心里感觉舒服一些。
王公佑说道:“陛下,燕王监国,老臣们在旁边帮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要做决策的还是燕王,臣不避讳,臣不怕陛下生气,臣以为燕王太过年轻,如果以燕王为主,大臣们为辅来治理这天下,燕王若一意孤行的话,这辅助大臣又有何作用呢?”
杨广脑门上的青筋直蹦:“礼部侍郎,你感觉应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