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四面楚歌
猪八戒的师兄2021-11-01 10:472,537

  黎阳太守元成寿道:“千岁,黎阳不缺粮,但是粮食运不出去,被虎牢关挡着,臣此次来到洛口仓,还是绕道而来。”

  黎阳不仅不缺粮,而且粮食众多,黎阳仓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极为便利。从河北地区收来的粮食,都先集中于此,然后再由永济渠或黄河运往洛阳长安。

  隋皇用兵东北时,由江淮运来的军粮,也先储藏在这里,然后由此运往东北,是河北地区唯一重要粮仓。隋皇几次征辽,都曾派人在此督运漕粮。

  杨玄感就是占据黎阳反隋。

  徐世绩曾对李密说:天下大乱,本为饥馑。得黎阳仓,大事济矣。

  后李密占据有黎阳仓: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余万。

  其后,窦建德陷黎阳,尽有山东之地。可见黎阳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黎阳仓被虎牢关挡住了去路,想把粮食运出去却是不能,如果不是李密急着去打琅邪之战,只怕黎阳仓已经被瓦岗军占据,最主要的是:李密已经得到更大的粮仓——洛口仓,对于小一些的黎阳仓自然不在意。

  元成寿接着道:“千岁,黎阳不缺粮,但还缺兵缺将,前番战斗,黎阳通判阵亡, 通判一职一直空悬,臣不敢私自做主,还请燕王千岁派人前去。”

  通判就是太守的副职,干系重大。

  杨倓微微微微点头,想了一下,“陈智略。”

  “末将在!”陈智略急忙出列。

  杨倓道:“这黎阳通判之职就有你担任吧。你领兵三万前去支援黎阳,一定要遵从元大人的将令,配合元大人把这黎阳给本王守住。”

  陈智略跪倒:“末将谨遵千岁将令,必定与黎阳共存亡。”

  杨倓向陈棱道:“陈棱将军,速速向其余缺粮的州郡放粮。”

  陈棱道:“臣遵旨。”然后道:“千岁,臣有件事想正想上奏,请千岁斟酌。”

  “陈将军请讲。”

  “李密徐圆朗与许飞琼孟海公之战,造成大批量的灾民,臣想舍粥棚救助这些灾民。”

  杨倓道:“这些灾民都是我大最的子民,大隋之乱非百姓之罪,陈将军可立即开设粥棚,妥善安置这些灾民,不管有多少灾民,要全员接收。”

  陈棱向上叩首:“臣遵命。”

  又商量了一番,有人进来向从陈棱打手势,陈棱点头,向杨倓道:“千岁,酒宴已经摆下,请千岁入席。”

  其他人都已经吃过了,也就是杨倓和这十八名侍卫,十八名侍卫自有人管,这些将领陪着杨倓又吃了一顿儿。

  杨倓风卷残云一般吃地盆干碗净,待杨倓吃饱,元成寿道:“千岁,现如今,黎阳仓被虎牢关挡住与其他州郡的联系,成为虎嘴旁边的肥肉,臣担心瓦岗叛逆在完成琅邪之战后挥师再来啊。”

  杨倓道:“陈棱将军,虎牢关的裴仁基和败走的秦琼一伙人有什么动静没有?”

  陈棱道:“根据线报,他们一直没有反应。根据臣的推测,应该是在等琅邪之战结束,叛逆才会再增兵。”

  杨倓微微点头:“很好,好好关注他们,做好防御准备,待本王将河东郡的通道打开,就夺取虎牢关。虎牢关乃是落口仓的门户,绝对不能让瓦岗叛逆长期占据。”

  陈棱道:“臣遵旨,千岁,还有一事臣想此时向千岁汇报。”

  杨倓一挥手:“说吧,不必如此遮遮掩掩。”

  “多谢千岁,今天上午,庐江郡太守张镇周大人派人秘密前来,送来书信一封,请千岁过目。”

  “庐江太守张镇周!”杨倓愣了愣,“庐江还没有被杜伏威攻占吗?”

  陈棱苦笑:“千岁,张镇周将军还是苦苦支撑中,只是被叛逆杜伏威和辅公佑的兵马包围,张太守想前来参拜千岁也办不到,这是张太守派人送来的书信。”

  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呈与杨倓。

  杨倓急忙接过观瞧,打开这一看,杨倓的心就一颤——血书。

  杨倓将血书看完,轻轻放在桌子上:“送书之人何在?”

  “在驿馆休息。”

  “将他请来,本王要知道庐江的详细情况。”

  陈棱立即派人喊人,一边命人将酒席撤下。

  很快,一名面目黝黑的高大青年就来到,随在差官身后来到杨倓面前撩衣襟跪倒:“小的庐江太守信使张左拜见燕王千岁。”

  杨倓道:“起来说话。”

  “多谢千岁。”

  杨倓道:“张左,我来问你,你须如实回答。”

  “小的必定实话实说。”

  “好!现在张镇周大人身体状况如何?城内有多少兵马?身体如何?有多是粮草,你慢慢讲来。”

  旁边这些郡守们一听,心中感动啊,同时对这位年轻的过分的燕王刮目相看,真是有志不在年高。

  先问张镇周的情况,张镇周既然已经坚持到现在,只要健康完好,就能继续坚持一阵子,这才是最主要的。

  张左道:“回禀大人,我家大人精神很好,城内还有不到四万兵马,伤病约有四五千人,药品短缺,粮草只够半年使用。”

  “外围有多少叛军?你是如何到达洛口仓?”

  “现如今,庐江是一座孤城,完全被辅公佑为首的叛逆包围,能见到约有十万兵马,分别在庐江四个方向驻守,小的能离开庐江,完全是因为庐江陆家有一条上百年的地道,直达庐江外围的小孤山,外面的情况也是从这条密道传进来的,大人才命小人连夜出城赶来洛口仓报信。”

  “庐江陆家?”

  江都太守赵元恪道:“千岁,这庐江陆家乃是庐江第一名门,祖上就是汉末陆逊。”

  杨倓立即想起来,应该是江东陆家,在江东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张左道:“我家大人与陆家主关系密切,大人的嫡女乃是陆家主二公子的正房夫人,庐江能坚持这么久,多亏陆家主出人出物。”

  强强联合。

  杨倓点头:“本王明白了,你先下去休息。”

  张左道:“千岁,庐江没有救兵,城破是早晚的事情,还请千岁早发救兵。”

  杨倓微微点头:“本王清楚,去吧,好好休息,来人,送张左回驿馆。”

  张左离开,杨倓轻轻叹息一声:“当日本王在江都之时,庐江近在咫尺,因何无人告知本王庐江的事情。”

  众人没人回答,实际上,若非杨倓异军突起救了杨广,这时候大隋已经名存实亡。就像这十四位太守为什么现在才来拜见杨倓?因为他们也在观望,大隋到了这种地步,人人自危,洛口仓被瓦岗军占领,将大隋所剩无几的州郡再一次一分为二,谁都认为大隋完蛋了。

  没想到,杨倓这匹黑马横空出世,一举将洛口仓重新夺回,这才引发这十四位太守的希望之火。

  杨倓没希望会有人能回答自己,只是感慨一下,实际上像庐江这样的州郡还有很多。

  魏郡太守达奚暠出列:“启禀千岁,赵郡和襄国郡也被叛逆窦建德围困,多亏二郡相互支撑,才没有被叛逆攻陷,还请千岁三思。”

  襄国郡和赵郡中间还隔着武安郡和上党郡,想救援二郡,必须先攻下武安和上党,一时间大厅中鸦雀无声,大家都看着杨倓。

  杨倓微微一笑:“远处的地方鞭长莫及,赵郡和襄国郡却是无妨,咱们一样样的来,待解了河东郡和庐江之围,就取武安和上党。”

  杨倓这样讲,这十四位太守只能听着,杨倓也没想他们现在能立即拍胸脯保证,他们能现在还遵大隋号令,就已经是忠臣,进一步的事情还需要自己做出努力。

继续阅读:第117章 东都备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隋唐:暴君杨广是我爷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