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里谁是管事的?”
纺织厂门口,一个身着粗布麻衣,一脸横肉的中年妇女叉着腰大声的叫嚣。
蔡琰没事是不会轻易抛头露面的,只在工厂内核算女工们的开支,再接手一些附近订购的订单,可听见那女子声音实在洪亮,便也出去看看。
刚到门口,那闹事女工便看见了蔡琰,饶是蔡琰一身华丽罗裙,便知道她就是这里管事的。
随即指着蔡琰的鼻子开口大骂道:“好你个奸商,老娘我辛辛苦苦学了一天,居然不给我工钱,大家快来看看,这哪里是什么造福女性的冷月,分明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黑店”。
蔡琰举止端庄,断然不会和这乡下妇女一般见识,温和的说道:“大姐,纺织厂有纺织厂的规矩,学习期间是没有工钱的,当然我们学习的时间也不长,就三天,还包您的伙食,如果您接受不了,就请自行离开吧”。
尽管蔡琰这样说了,那闹事的女人却还是一脸的不屑,手指依旧在蔡琰的鼻子前指指点点,大声道:“什么规矩,谁定的破规矩,我看你们就是用这三天来压榨我们。”
果然,再理性的人,碰见不讲理的也是要发火的,蔡琰看着女子撒泼的模样,愤恨的刚想还口,身后却传来了李瀚威仪的声音。
“是朕定的!”
闹事女子一心想把事情闹大,还故意提高了音量,制造恐慌,听见男子的声音,还以为是其余的管事,却不想来人是皇帝李瀚。
看见那明晃晃的龙袍,女子瞬间怂了,腿下一软就跪在了地上,不敢抬头。
“陛下恕罪,民妇……民妇乱说的……”
李瀚也不看跪在地上的人,一把揽过满是怒气的蔡琰,旋即又开口说道:“这纺织厂是朕命文姬看管,规矩也是朕亲自一条一条拟定的,如若有谁不服,可以不在这里工作,自行离开,来人,把这妇人今天的工钱结了赶出去。”
一声令下,李瀚身边的宫人卫兵一涌而出,架着闹事的女人扔出了工厂。
蔡琰不知道怎么感激李瀚,连忙躬身行礼,却被李瀚拦住。
“文姬,让你受委屈了”。
蔡琰善解人意的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事情算是了了,但是工厂内却还是有人议论纷纷。
“陛下这么偏袒蔡琰,将来的活计怕是不好干啊……”
“可不是,就算人家说的过分点,也不能把人赶出去啊!”
人多嘴杂,蔡琰在工厂内也不是听不见,只怕这个事越抹越黑,一时间管理问题再次出现,明里暗里闹事的人不在少数。
竖日,李瀚在宫里就接到了府衙递上来的折子,上面写着不少纺织厂女工因为蔡琰苛待,想要结工钱走人,却又害怕皇威,只好去了府衙,请求援助。
李瀚有些头疼的放下奏折,看了一眼殿下被自己留住的诸葛亮,道:“纺织厂之前出现了管理问题,可是朕也亲自现身说法,却还是有不少人暗地里闹事。”
诸葛亮还是第一次见李瀚遇到难事,分析道:“陛下,臣以为现下冷月国力强盛,必有奸佞小人看不得冷月如此发展,所以在这些平民当中混进了奸细,得想办法给他们挑出来”。
李瀚这也才想到,之前冷月一直顺顺利利的,突然出了件棘手的事,绝非寻常。
经过了一夜的商量,李瀚发现,现在冷月唯一不足的就是兵力,虽说之前也召了一些人马,前些日子也再操场练兵,可一旦有其他国家按奈不住开战,那根本不够看的,随即决定,再次征兵。
这一次李瀚将征兵的条件再次精细化,让老兵带新兵,只要有上进心有实力,便可以成为亲兵。
诸葛亮领了命便在冷月的皇城上张贴告示,随着冷月国人口的增加,一些其他国家来的,因着没有土地没有收入来源,竞相报名。
一时间,练兵狂潮出现。
可没过多久,兵营里也传出了不好的消息,诸葛亮慌忙的进了宫。
“参见陛下!”
此时的李瀚依旧在宫里,因为宫里已经没有可供茶苗生长的地方,正准备将茶苗从宫中移植到其他地方量产。
看见诸葛亮匆匆而来,便知道出事了。
“军师,可是出了什么事?”
诸葛亮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军营里新招来的小兵和老兵打起来了,还偏说我冷月的老兵倚老卖老欺负人,臣前去查看,却发现被打的人都是咱们冷月的老兵,脸上都挂了彩”。
呵呵,李瀚一声冷笑,早有预料的看着诸葛亮说道:“看来这群人是沉不住气了”。
诸葛亮不明,有些匪夷所思的看着李瀚说道:“陛下早就知道军营回出事?”
李瀚没答话,朝着诸葛亮轻眨了一下眼,忽而的看向了远方。
看来有些人,不惜和冷月为敌,也要在冷月搞事了。
这般想着,李瀚从殿下走到龙椅上坐下,对着下面依旧跪着的诸葛亮说道:“军师,去吧,去把军营里闹事的人,都抓起来,三天不给他们饭吃!”
诸葛亮也是心下了然,对着李瀚行了最后一个礼,然后就转身去了,不多时候,军营里也传来了议论纷纷不满的声音。
“堂堂冷月,居然只抓我们这些新兵,还不给饭吃,简直猪狗不如……”
“是啊,简直不拿我们当人看。”
就这样过了三日,一群被饿的迷糊的新兵早就没了当初破口大骂的体力,病恹恹的堆坐在军营打牢的墙角。
宫里,诸葛亮再次来找李瀚,担忧道:“陛下,始终这么关着不给饭吃也不是办法,现在军营有新兵被苛待的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是吗?
李瀚此时背对着诸葛亮正在看奏折,听见他这么说,回头看了他一眼,脸上却是带着笑的。
看来时机到了,随即对着诸葛亮说道:“军师多虑了,朕不会把他们饿死的,现在吩咐下去吧,让人熬上一大锅粥,加上荆棘和石子,然后再发给他们吃,观察一下他们都谁吃了,吃了多少,回来告诉我”。
纵观天下谋士,诸葛亮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可如今李瀚的做法就连诸葛亮也看不懂了,不过听李瀚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也只好按照吩咐做事。
入夜,诸葛亮就又进宫了。
“陛下,臣来给陛下复命”。
因着一直等诸葛亮,李瀚有些困顿,却还是睁开眼,迷糊的看着诸葛亮,道:“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