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一路南行,昼行夜宿,终于在十五天后,到达了新会港口。
新会新任海事同知,一直在海边守着码头安全,以防有人趁乱混到船上,对出行人员造成伤害。
从上船开始,就有专人跟在二皇子殿下身边做航海日志,做航海路线图。
大船一旦开航,只有到下一个港口码头补充食物饮用水才会停靠,所以船队对饮用水特别珍惜。
经过香港岛后不久,船队经过的第一个国家是高句丽王朝。
远远望去,高句丽王朝一片城墙楼阁,一片繁荣富丽的景像。
前去探路后才发现,这里正在打仗,一些倭国人,正在街道上烧杀打砸,好多高大雄伟的建筑被破坏和烧毁。
三艘高大豪华的大船,慢悠悠的靠近港口,上面高高悬挂着一杆颜色鲜艳的红色双面龙帜。
斗大的金色“荣”字,霸气张扬地随风飘扬,另一面是英文缩写的HOnor。
港口上的倭国小卫队队长,举着刺刀,带着五十几人的小队伍扯着嗓子,对着大船大喊大叫。
唐一肜已换了自制的短款便装,跟在二皇子身边,身前身后也同样围着五十多名近卫。
她越过二皇子直接对身边的亲卫道;
“射杀,留一个问话带路的。”
这还是太子殿下把荣昌公主交给姜凌轩保护后,他接到的第一个命令。
姜凌轩连信王殿下都没有看一眼,请示一下,就直接拉弓放箭。
姜家的亲卫果然是精兵,一箭一个,直射至对方胸口。
五十几人的小队伍立马全部捂着胸口躺下,只有一个倭兵被射拐了一条腿。
信王殿下就算对唐一肜的命令有所疑问,也暂时不会当众询问,他相信唐一肜会告诉他原因。
那位拐着腿的小兵,被姜家近卫带着,上了大船,被二皇子问话,俩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
特别是倭兵太害怕了,这群人一句话不问就下杀手,显然讨厌他们。
港口发生的事情,看到的人很多,不一会儿就有高句丽土兵又惊又怕地过来询问。
既然讨厌对方,那么会不会是来帮助他们的友军?大气豪华的大船和人员装配显示,对方实力雄厚。
唐一肜手写了一封信,让他带回去,表示大荣朝船队路过,需要补充一些物资,请当地官府通融,请求登陆。
小兵听不懂也看懂这些陌生人说的什么?但还是心情喜悦的带着对方赏赐的金花生回去了。
唐一肜命令,凡是靠近的倭兵,全部射杀,本地人不用管。
在射杀了三四百倭兵后,一行高句丽官员终于热情地出现了。
强大的邻国大荣,他们当然知道了,而且有些高句丽人还去大荣皇宫出使过,能流利地用大荣语言交流。
二皇子和唐一肜带着五十几人亲卫,被高句丽官员请进了驿官,洗漱后穿戴整齐被带进了汉城皇宫。
汉城又称汉阳城,受大荣文化影响,皇宫建造的和大荣差不多,只是颜色更鲜艳夺目。
王朝的金世宗皇帝陛下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明显精力不济,眼袋肿的像鱼泡,看着就是贪花好色,体虚头晕之症,渐渐失了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
他先是放低姿态,请求大荣朝的俩位皇子公主殿下的援助。
二皇子在船上时,和唐一肜谈话后,俩人就对待高句丽和倭人的态度达成了一致,此时自然不会临时改变。
信王殿下声称,他们此次出行,身负大荣皇帝陛下安排的公务,请恕无法在此逗留。
金世宗听了他们的答复后,骤然变脸,看他们人少,就命令皇宫侍卫,将他们扣押宫中。
唐一肜听后,看着四周围上来近百名侍卫,看来老皇帝早有打算了,于是再不留手。
推开护在身前的会英、会平,对着侍卫突然撒出一片白色粉未,侍卫们全都抱着脑袋,晃了晃就全身一软倒下了。
姜凌轩也迅速冲出去,把长剑架在老皇帝的脖子上。
唐一肜对老皇帝道;
“去拿十箱黄金珠宝来,换下你的性命,反正这些珠宝你也守不住了,早晚都是被人给抬走的。”
老皇帝大喊道;“不管怎么说,我们之前也是大荣的属国,如今你们竟不管不顾,像倭人对我们一样开抢!”
唐一肜实在看不上他,问道;“是谁先起恶意耍心眼算计的?是你,你这种品德的人,让别人怎么帮你?
你老了,头脑昏庸,把整个国家都治理得暮气沉沉,老而弥坚没有学会,倒学会了老不要脸。
所以呢,如今被人侵略,先要找找自身地原因,不然,别人是没办法救你们的。”
唐一肜看着几位宫人,已抬来了十箱黄金珠宝,就没有心思再同他们废话。
让人带着黄金和老皇帝道;
“三天后,你们派人来港口接人,今天先让他去参观一下我们的船队设施。”
大荣朝的船队停在港口,明晃晃的洋枪大炮,对准着岸上,岸上的一条街都一没人。
船上的官兵,临时占了一条街,排队轮流到岸上,洗漱搬运粮食饮用水。
大家整齐有序,各司其职,行动还是很快的,连一向野心勃勃的倭人,也没人出来阻拦查问。
所有人在岸上休整两天后,返回大船上,又准备整装待发。
老皇帝刚被带下大船放开,一群藏在暗处的皇宫侍卫,就把老皇帝给抢走了。
这次的高句丽港口事件,让全船队的人,对荣昌公主又是敬又是怕。
能孤身一人,在皇宫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果然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杀伐果断的能力,和信王殿下比也是不逞多让。
自有航海日志记录员,把这一切记下,供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以及将来的航海船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