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旧宅游玩
姬靖柔2025-07-28 15:442,214

  庆安府的洪灾,由于安置地及时,措施得当,除了一些老弱病残有些生病发烧的毛病,没有出现瘟疫,也没有百姓流离失所。

  官府和壮劳力们一起搭建了不少,规划好的简易棚户区,以村为单位,集中管理。

  有些村人多,村长一人忙不过来,有衙役指定给他们安排了副手,主要督促冶安和防疫。

  从附近郡县拉来粮食的同时,所有的壮劳力,都在官差的带领下开始修堤坝。

  各处的洪灾堤坝泛滥情况也各不相同,工部官员经过多方测量,发现有些河流山洪防御工程需要重新规划建造。

  基本每处河流经过洪水冲刷,都多多少少改变了流向或流量,工部的工程量加大了不少。

  由于救济粮充足,官员们责任到位,百姓安定,民心也稳定,大家都积极配合官府,灾后重建还算顺利,灾民们也对官府充满了信任。

  一些往年趁着灾情发财的粮商,今年怎么也抬不起粮价。

  有些粮食还因为连阴雨太多,受潮开始霉变,只好主动找到府商量售卖事宜,避免受到更大损失。

  官员检查后回报上级,最后得到的指示是,正常的粮食全部原价买下,发霉的粮食全部没收消毁。

  皇帝陛下最近,一部分时间关注赈灾修冶河流,一部分时间就是审问前朝余孽。

  今年由于把前朝的太子、公主和丞相全部抓到,差不多一网打尽,前朝元气大伤,几乎全军覆没。

  如今刑部审查的重点是,传说中的未代皇帝留下的藏宝图,到底是真是假?宝藏藏在哪里?

  对着一大批财富,谁不动心?整个国家运转,天天各处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景康帝对藏宝图也很眼红。

  最近到了梅雨季节,隔三差五就会下雨,炎热的气温下降了不少,唐一肜在宫里呆久了心烦。

  当初算计报复玉贵人后,关了她的两只信鸽也没有还,如今在笼子里呆久了,“啾啾啾”地叫个不停想出去玩。

  唐一彤就写了两张纸条,让它们传给二皇子和四皇子,如果他们出宫的话,一定要带她一起。

  这宫里无聊得她都没心思学习,没胃口吃饭,只有饭后去御花园溜溜冰这点娱乐可期盼。

  最近她听说,皇帝陛下给两位皇子指了皇子府,两人时常出宫去查看府邸修建情况。

  早膳后,二皇子的小太监来传信道;

  “二皇子让奴才告诉郡主,他在永祥巷侧门等着郡主,郡主可以打扮成小公子的样子,跟着二皇子去庄子上练骑射。”

  小太监还没说完,唐一肜己转身往屋里边跑边喊着;

  “碧桂、碧果快来,快给我换衣服。”

  两人迅速进屋,趁两位嬷嬷和芸香没在,赶紧给唐一肜换了男装,麻溜地和小太监一起走了。

  永祥巷的侧门,在一片荒芜的院子后面,平时只有俩个老太监值守。

  他们已好久没见到宫中的贵主子了,看到二皇子后非常激动,请完安后,就自觉退守一旁。

  出门右拐,在巷子口处,三位侍卫牵着马,站的像标枪一样笔直。

  二皇子接过侍卫手中的缰绳,唐一肜没有说话,轻轻摸了摸大白马云翔顺滑地前胯,大白马也亲切地用头蹭她。

  二皇子把她抱上马背,几人几乎动作一致地翻身上马,向城西奔去。

  城西的二皇子府在一条深巷子里,本是前朝的长公主府。

  由于二皇子的外公,是附属邦的番王,他完全没有皇位继承权,皇帝陛下对他心有亏欠,特意选了这座豪华大气的长公主府给他,也算是另一种补偿。

  长公主府位置好,离皇宫近,地势开阔,平时有十多个太监打理清扫。

  后院花卉已残败得久末修剪,院后一片桃林正是成熟地好时候。

  久空无主的深宅大院,终于有了主人,太监们都很高兴,终于成了有主的奴才,以后再不会,在这贵人到处都是的京城中胆怯害怕。

  二皇子带着唐一肜,跟着老太监刘顺在院中穿梭查看,主建筑保护的还算不错。

  只是侧边几处小院子,杂草横生,厢房和院墙塌陷,大厨房也完全不能用了,需要好好整修。

  有两个太监老胳膊老腿了,还去摘了一篮子五月桃来给大家享用。

  几个侍卫在二皇子的允许下,去打了水来清洗一遍,吃的满口甜脆。

  有些地方,二皇子看后,脑子里已有了设想和规划,更多的地方,需要慢慢思考设计。

  唐一肜只要能出宫玩,和二皇子一样心情好,只是大家猜猜她看到了什么?她竟然看到了一片红薯叶。

  她惊喜地指着那里,大喊;“快看,快看那里,那是谁种的?”

  二皇子愣愣的看着她双眼放光,开心地样子,觉得唐一肜的眼里,有星星在闪耀,光彩耀眼,特别的吸引人。

  一个年轻太监,忐忑不安地低着头上前回禀道;

  “那是奴才月前,在下雨天帮了一个迷路的红毛鬼孑,把他送回教堂。

  他顺手掐了一截送给奴才,奴才也听不懂他说的什么?一短截又不够炒着吃。

  就随手丟在那里,夏季雨水太多,没想到它长得好快,几天没注意,就扯这么长的藤。”

  唐一肜心情好的停不下来,她开心地摇着二皇子的手道;

  “你让他听我的吩咐吧,我有事让他做。”

  二皇子看着她点点头问道;“就在这儿?不能乱跑!”

  唐一肜使劲地点点头,连连答应他,扭头对面前的太监道;

  “去拿个锄头来,在这里垅个大土堆,把这个青秧子,剪出两片叶子一段,挖个土坑种进去浇水,记得三天浇一次水,差不多到中秋节结束,种好了,到时候我让二皇子给你奖励。”

  看她开心地样子,二皇子知道是好东西,但还是不明白,一条普通的青藤有什么好稀罕见的。

  但他还是配合着唐一肜,对年轻太监道;

  “按她说的做,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出了公主府大门,二皇子抱着唐一肜骑上马往庄子上去。

  唐一肜才给二皇子介绍了一遍,这高产的红薯作物,对总是旱灾洪灾地大荣朝有多重要,还感慨道;

  “天佑大荣,载入史册是免不了的,也不枉得皇帝陛下赐给你这么大的府邸!”

  作为爱好诗书文学的皇子,对高产作物地看重,比唐一肜知道了解地更深刻,更加知道,这对国家意味着什么!

  他调转马头,又回到了公主府,对那位叫吴进忠的年轻太监又嘱咐交待了一遍,他的任务就是养好这几棵苗苗,别的什么都不用他管。

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工厂投产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恶女王妃有点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