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除了初一忙拜年,初二好像是唐一肜专门收礼的好日子,太后皇上都赏赐了不少礼物。
特别是皇帝陛下,赏赐的礼物中,不但有吃的、穿的、珠宝首饰,还有一匹小红马。
太后当天把夜明珠送给她后,又赏了一架四屏的白玉双面绣屏风,十匹江南贡锻,十颗东珠。
宫里的各位嫔妃和皇子,基本上礼物轻重不一,但都各有礼物送来,礼物最重的就数大皇子和慧妃娘娘了。
宫里消息最灵通的,非皇帝陛下莫属了,特意让许和亲自送来了四位宫女四位太监,帮唐一肜做事,让以后就一直跟着唐一肜到清和殿侍候。
以前唐一肜是晚辈,妈妈虽然唠叼,但什么事情也自有妈妈料理,如今看到这么多礼物,立马感到头皮发麻,脑子迷糊的不知道咋办?
爬在了书桌上发了半天呆后,跑去找太后诉苦求助。
太后看到她皱巴着脸来找她,眼里有欣慰,是个聪慧知好歹的大气孩子,没有眼界格局小的,被一堆好东西迷的找不着东南西北。
好好培养培养,的确可以堪任皇后,关于明风大师的批语,皇帝已经告诉她了,只是不知太子将来怎样?
太后笑着捏捏她皱巴着脸蛋试探道;
“你自已慢慢学呗,以后这些都是平常小事,多了去了。”
唐一肜捉住太后的手扭着腰,头摇的像波浪鼓似的撒娇道;
“不学不学,我的平生大愿望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励,身体健健康康的走遍全世界,吃遍天下美食,坚决不干这么费脑子地事。”
太后笑骂道;“心愿还挺不小。”
心里却道;年轻真好,如果可以重来,这样的生活她也想要,可惜她们这种世家小姐,一生要走的路,早就注定好了,没有这小姑娘世界的自由洒脱。
太后也是第一次见她撒娇,有些新鲜,也是对她亲近依赖,心里又多了几分爱护。
宫中的五个公主,除了请安,都很少来她这儿,来了也是规规矩矩的,让她想亲近也有心无力。
孙嬷嬷她用惯了,一时半会儿离不开,让高嬷嬷去吧,高嬷嬷在小厨房做事,遇事谨慎稳重,比较适合这贪玩的小丫头。
帮她好好看着,教导这小丫头,也免得她盛宠太多,被人算计了去。
唐一肜带着高嬷嬷,谢过太后后,开开心心地回了侧殿,让几个宫女太监,以后有什么事情,多找高嬷嬷商量。
太监以后由小喜子公公领头,宫女有事找梨香。
昨天是天初一,她都没想起来给大家发红包,以前过年,她都是只收不发,没结婚的都是小孩子,没发红包的习惯。
突然想起来这事,就有些过意不去,这么久也没怎么给梨香、芸香、小喜子赏赐什么,他们会不会在心里嘀咕她小气呀?
唐一肜让梨香,把大家都召集在院里训话,她坐在屋檐下的椅子上道;
“以前在家,我是晚辈,从来不操心这些人情往来的事,昨天天初一,也没想起给大家发压岁钱,今天我们都补上,明年大家可要记得提醒我。”
新来的宫女太监,听小主子轻松地开玩笑,心里的紧张也放松了不少。
这样的开场白,高嬷嬷这个宫中老人,也是第一次见,不知小主子会不会面善心软,将来震不住人呀?
高嬷嬷担心地想着,当奴才当久了,这就成了习惯性思维,毕竟她看太后对这小姑娘挺在意的。
梨香负责给大家分发红包,新来的每人二两银子,几个老人和高嬷嬷每人十两银子。
发完后,唐一肜又道;“大家以后一起共事了,就是一个集体,要荣辱与共,不要为些个人小利益伤害了这个大家庭。
如果你们有什么难处,或者是什么困难,可以选择直接告诉我,也可以不告诉我。
我的做人原则是先礼后兵,所以做事之前一定要先想好,不要以为人小好骗。
这种美梦不要做,不现实,从现在开始,各司其职,都本本分分地做人做事。”
唐一肜的管理方法是,责任制,别想仗着什么多说少做,就可以耍小聪明。
高嬷嬷听了唐一肜训话安排后,心里暗暗松口气,晚上悄悄跑去给太后回禀一遍。
太后道;“以后这些事情,就按郡主说的来,她要是哪里没想到,你提醒些就可以,
没什么特殊的事情,你就不用来告诉衰家,别看那孩子小,她可不好糊弄的。”
高嬷嬷回来后,除非唐一肜吩咐,平时基本呆在殿内,照顾着殿内的事情,总管唐一肜的大小琐事。
各宫送来的礼物登记入库后,高嬷嬷负责给各宫回了礼物,至于各宫礼物的轻重,让高嬷嬷自行琢磨。
虽然院里多了些奴才和事情,唐一肜还是和以前,半天呆殿里,半天出去瞎溜达。
她担心最近注意她的人多,也不敢溜达去青松园看鸽子。
听说清和殿已经修缮好了,春天来了,还会移植一些花草果树。
唐一肜听说后就找许和,让他在皇帝陛下不忙时,帮忙说一声,不用种花草类,花草招蚊虫蚁蝶。
种些青竹药草类,宫女太监们有个头疼脑热,自已拔几棵熬熬喝了,也省得他们看病不方便。
药草宫中管的严,她可以种不超过十种常用药材,绝对不会让有心人拿去害人。
许和在宫中呆了二十几年了,第一次见这种主子,能体谅到他们这些小人物的难处。
有这份心的主子,是清和殿那些奴才们有福气,触动了他心中的软肉。
让他想起了,他刚入宫时,那些艰难悲伤的日子,有些事情真的是命,强求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