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二哥的消息打探地非常详细,连皇帝陛下可能都知道的,没有他打听的清楚吧?
程姑娘毕竟只是太子东宫里的一位良娣,又是太子殿下自已提议看上的,皇帝陛下只是大致问了几句就同意了。
太子殿下其实根本就不想娶别的女人,只是他不想太与众不同了,以免惹人注意攻击算计,毕竟四皇子都被指了皇子妃和侍妾。
前朝后宫,如今在景康帝的冶理下,表面一片繁荣平静,内里却是处处波涛汹涌。
几天前,镇守的西南李向天将军来密报,西南的几个少数民族,正在暗中串联勾结,意欲起兵造反。
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西南地势复杂,毒虫鼠蚁又多,外地人去,喝口水,进个树林都会中毒迷赂,人事不醒。
更不要说,派军队打仗了,有可能进去多少丢了多少,一个人都出不来。
边城那里,上次四皇子和李安阳少将军采用游击战,把颚克伦部落给灭了。
人家一到春天,食物粮草缓过来后,也不来大荣边城搔扰了,只是对他们更警惕了。
建了不少燎望台,派人时刻关注着大荣动静,随时准备找准机会反击。
四皇子作战经验也不足,就和边城的那些副将们商量了好久,也没商量出好办法,只能决定加强巡防。
大皇子身体恢复的还算不错,只是到底伤了元气,从此以后,恐怕都不能带兵打仗了。
只等他再修养一段时间,皇帝陛下大约莫会给他安排到六部里领个差使,弃武从文。
迎娶侧妃的事,也因为大皇子身体问题,日子拖在二皇子后边。
云容华还专门炖了人参鸡汤亲自送到泰清殿,去请求让侧妃早点进门,侍候大皇子养伤,她总是担心宫女们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让大皇子受委屈。
大皇妃如今算是废了,上次绝食了三天后,变得疯疯癫癫,一天到晚在佛堂里乱喊乱叫。
这样还呆在佛堂,肯定会让神佛生气的,云容华专门在后殿里,给大王妃收拾了一个住处,又派了几人侍候着。
不管怎么样,大皇子正养伤的关健时刻,她是不会放大王妃去伤他闹他,宁愿她自已一天到晚不得安静,被大王妃吵得失眠多梦,头疼头晕。
二皇子殿下已经指了皇子妃,离大婚也就不远了,听说皇帝陛下已经派内务府去给二皇子、测量房子,绘设计图了。
钦天监给测算了好几个日子,二皇子都不太满意,暗里上奏皇帝陛下,还是等他这段时间忙过再说吧。
皇帝陛下想想,觉得成亲和种红薯两者也不冲突呀,他只需要领着人去做,又不用他天天跟着。
皇帝陛下既然决定了,二皇子也不敢再多说,皇帝陛下的权威可是不容一再否决,那就是挑衅。
为了二皇子大婚时更体面,皇帝陛下还下旨封了二皇子殿下为信王。
四皇子虽然岁数不大,但去年冬天也立了大功,消灭了游牧部落颚克伦部,被一起封为靖王。
二皇子在早朝时谢了恩,众朝臣都恭贺二皇子晋升。
暗里更羡慕安太师,他家的孙女,一成亲就成了王妃,直接进了皇家宗祠,这可是很大的荣耀,更不说背后给安家带来的各种好处。
唐一肜天天按部就班的上学,也是好久之后,才听太子殿下无意间心烦地说了前朝的局势,听说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小动作。
她就蠢蠢欲动地想劝说太子殿下,她们一起去西南剿匪。
太子殿下也很心动,关健他怕皇帝陛下不同意呀,历朝历代,太子殿下都被皇帝陛下圈养在宫中。
就怕劳心费力培养出来的继承人,一旦有个闪失,对不起列祖列宗地嘱托,两人只能暂时歇了心思,等待时机。
天气慢慢热了起来,大概今天春天宫里举办了选秀,所以事情特别多,日子过的也很快。
天热上课时,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地学习,唐一肜身上的闷汗一股一股地出,冰盆到底没有空调用着方便舒适。
下课去净手解决个人问题时,她听到好多宫女奴婢们都在交头接耳,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偶尔能听到什么光腿露在外面,长得红发蓝眼好吓人。
唐一肜扭头看向知秋,她有武功听得清楚些,这些宫女说的那些莫名奇妙的话,她怎么听不懂呢?
知秋还是那副面无表情地样,她说;
“前朝今天来了一男一女,俩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还带有他们有皇帝陛下的手书,要来给大荣朝做生意,友好往来,互通有无。”
唐一肜一听,很感兴趣,她穿越一遭,到如今也没有什么金手指行霸天下,也没有超前的经营项目发家致富,到如今还是个被困在宫中的小可怜。
要不,去看看这俩黄毛说的什么?如果有生意合作互赢地话,给皇帝陛下说说,给太子殿下撒撒娇,给她漏一点点儿,也挣点银子当嫁妆,出去潇洒着自己花也可以,反正她就是没钱没安全感。
唐一肜让碧果去给她胡乱编个理由请假,自已则拉着知秋就跑。
气的碧果鼓着腮帮子直跺脚,不情不愿去飞跑去给先生请假,然后又往前朝追唐一肜去了。
前朝的太和殿里,站着长长的两列大臣,今天是大朝,又赶上俩个洋毛自称大不列颠维多利亚二世的使臣,专门来给大荣建交做生意的,互相繁荣经济。
虽然有翻译,也许那翻译不专业,说的乱七八糟的,皇帝陛下和大臣们,好多话都听不懂。
但既然是关于经济繁荣的事,皇帝陛下也想多听听,看他们的国家有什么好的政策和货物,毕竟不一样的土地,会出产不一样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