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四品以上的京官,和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们,都接到了皇帝陛下的圣旨。
八月十五日,宫中举行午宴,皇帝陛下宴请群臣,与民同乐,也是庆祝大荣的疆域又添新版图。
午宴比上次庆贺香港岛回归更隆重,器乐歌舞种类更多,美味佳肴也更丰富。
歌舞宴饮至星光满天才结束,君臣同是醉意朦胧。
清晨,太阳已经出来了,清和殿里,荣昌公主的卧室还是一点动静也无。
公主这两年已经不赖床了,就算公主赖床,昨晚守夜的会英、会平也不会赖床的。
芸香推开门一看,卧室里静悄悄的,被子整整齐齐,看来昨晚公主就不在卧室休息。
芸香惊叫一声“快来人,快去找公主,公主不见了。”
清和殿一下子乱了起来,宫女和太监们都忙乱地四处找了起来。
碧果不相信这个说法,又跑进公主的卧室去找了一遍。
这次,她找的仔细,很快发现了,梳妆台显眼地位置,放了一封信,连口都没有封。
宫女太监们都不识字,碧果把信拿去交给芸香,俩人商量了以后,一起去泰清殿求见了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听紧说荣昌公主不见后,也吃了一惊,赶紧拿出信一看,上面写道;
皇帝陛下,再见了,很感激您这几年对本姑娘的关照,既然您已对本姑娘起了防备之心,本姑娘再呆下去也没意思。
我走了,这些年本姑娘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自此两不相欠,各自相安,勿念。
留书人;唐一肜
皇帝陛下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他就那么稍稍起了点防备念头,没想到,这丫头就看出来了。
上次收回香港岛,抓住瓦伦总督,当时在国内。
而且他的心腹,两广总督高敬先也在身旁看着,他只有激动,并不没多少担心。
这次是在海外,经过好几个国家,好多事情士兵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统领们又口口声声,都说要听荣昌公主的安排。
记得船队刚归来那天,在城门口,姜凌轩就说;
荣昌公主再出海的话,他还去当亲卫。
她那么轻易就征服了人心,让他这个皇帝陛下倍感失落,权威受创,心里不平,醋意翻涌。
现在,突然间,唐一肜走了,他怎么心里虚的站立不稳。
没有心里轻松高兴,没有准备大干一场的信心和勇气,没有身为天朝大国的豪迈。
这几年,唐一肜的功劳,是显而易见,无人能装着眼瞎而看不见的。
而他给了她什么?两个虚头巴脑的封号,和一堆不能穿不能换银子用的赏赐,没封地,没实权。
连身边的宫女、暗卫都是他和太子的人,没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已的人,这些欺负人的行为,是糊弄小孩子吗?
换了哪一个大将,会不留一手?贴身守护的,不是自已的心腹?
皇帝陛下也没想到,他的后悔,来的如此之快,他的心情,会这么沮丧!
不一会儿,太子殿下和大皇子、四皇子也听说,他们先后找到了泰清殿。
敞开着的殿门,只有许和守在门口,太子殿下急得不等许和通报,就闯了进去。
看到皇帝陛下垂头丧气,太子殿下心里“咯噔”一声响,他好想皇帝陛下告诉他,有人误传,唐一肜没走。
作为太子殿下,他的位置看似尊贵,其实处处受制,如果将来没当上皇帝,处景恐怕还不如普通的王爷自在。
而这些,全在于皇帝陛下的一念之间,没人知道,好多时候,他也是羡慕其他皇子的。
有母妃关心,还没有那么多来自皇帝陛下和大臣们挑剔期盼地压力,从来没有像六皇弟那样轻松过。
太子殿下喊了声“父皇,”眼睛随即就扫到了桌上的信,赶紧拿起来阅读。
大皇子和四皇子也先后来了,二皇子住在宫外,听说的肯定会晚些。
信上只有短短几句话,几人很快就传阅了一遍。
已经心情低落了好久的四皇子,今天忽然灵光一闪,对着皇帝陛下拱手施礼道;
“父皇,前世就是儿臣太天真大意,让本该夫妻和合的生活变成悲剧,双双失了性命而收扬。
今生,儿臣一直都梦想,与温宪公主再续前续,儿臣不孝,儿臣告退了。”
四皇子说完就走,准备回去简单收拾一下就去追唐一肜。
太子殿下听明白后,迅速来拦截四皇子,生气道;
“要追也是孤去追,论不到你去!”
四皇子这次也很坚决,他拿掉太子殿下抓着他肩膀的手道;
“还是好好的去当你的太子殿下吧,即时你追到了,她也不会跟你回来。”
太子殿下沮丧的慢慢松开手,四皇弟说的对,既然走了,她就不会再回来。
她追求自由,总是不想呆在宫里,为了他们,她已忍了好久。
还记得刚来皇宫的笫一个夏天,在避暑山庄,她就曾经悄悄逃跑过,还能他打了屁股,哭的差点昏头涨脑。
她曾经说过,她们那的百姓并不羡慕皇帝,好多人对当皇帝也没有多少兴趣。
看来父皇,当皇帝当久了,确实开始脑子不清醒了,但此时,四皇弟可以走,他却不能走。
父皇脑子昏沉,大皇子有伤体力不济,如果他再走了,国家怎么办?
太子殿下改为扶着四皇子手臂,情真意切地道;
“四皇弟,你去追,但你记住,她是太子妃,她是孤的,追到了,记得给孤飞鸽传书,孤亲自去接她。”
太子殿下说完,转身就回太子东宫去了,他需要疗伤,没有心情听太傅们的孔子曰。
泰清殿的御案后,景康帝沉浸在各种思索中,没心情理会几个皇子。
大皇子殿下站在御案前,不知道想了些什么?踌躇了一会儿,给皇帝陛下施了一礼,也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