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土司进京这件事,是上表过皇帝陛下被准奏过的,在宫中也不是多么秘密的事。
二月初,库勒土司五六十人,带着大批的贡品,声势浩大地进京了,京城的闲人还真多,街道上到处都是看热闹的人。
二皇子代表皇帝陛下,在丹凤门迎接了库勒士司一行人,并把他们安置在礼部招待外使专用的流尧殿。
流尧殿是外使专用的一座大宫殿,比旁边的青瑶阁、栖霞楼可宽敞大气多了。
库勒土司见到外孙眼眶微红,心情激动,可没说几句话,二皇子虽然也很高兴见到亲人,但他还要进宫复旨,只能改天再叙话。
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库勒土司正式进见了皇帝陛下后,还被安排去见了慧妃娘娘。
多年不见,父女相见除了激动,话都不知从何说起。
最近礼部正在筹办福康郡主的册封礼,至于乔迁之喜,有内务府主持,两件喜事并在一起,定于二月十八日。
唐一肜虽然不太多事,每天还要忙着上学,但住在宫中,总能听到一些宫女太监说些零碎小事。
比如贤妃娘娘经过御医诊冶,满身的红疙瘩消了后,突然特别能吃,人却瘦的很快。
长春宫雪贵妃殿里的一位宫女,爬了喝醉酒皇上的床,被发现后已经怀孕了,贵妃可能会去母留子。
库勒土司进京五天后,皇帝陛下宣唐一肜去甘泉宫觐见。
唐一肜让梨香、芸香带着她,自从听说西藏土司来后,就准备好的麦芽和烫软洗净的羊毛,一起去见皇帝陛下。
甘泉宫的大殿中,几位重要人物都在,连二皇子都陪坐在侧。
行完礼后赐了座,皇帝陛下对唐一肜道;
“这位就是西藏土司,听说你的方法后,激动万分,千里迢迢地跑来请教,你要是有啥好方法,就教教他吧。”
唐一肜让梨香把处理好羊毛拿给库勒土司看,士司捏出一撮羊毛反复观看后,对着唐一肜疑惑的问道;
“除了白些,软些,并没有什么变化呀?想不出有什么其它用处。”
唐一肜对他笑笑不答,扭过头对皇帝陛下道;
“皇上,不知宫中是否有纺线车,纺织女,让她来,我教她一个手艺。”
这种小事,皇帝陛下怎么知道?只能问许和大总管了,许和立马让人去传。
唐一肜对许和道;“顺便让人用竹筷,给我削四根两头尖的圆针,一会儿会用到。”
看唐一肜吩咐完后,库勒土司早按捺不住了,急切地问道;
“请问福康郡主,你另一个宫女怀中的是什么?”
唐一肜理解库勒士司的心情,虽然不一定是全心全意为牧民,但牧民确实能从中得到好处。
接到芸香怀中的小盒子,拿出几根麦芽问道;“土司可认得这是什么?”
其实在坐的,恐怕没有一人认识,馒头他们吃过,但麦子发芽的样子,他们却都没见过。
看着满脸疑惑的几人,只有士司还半是猜测道;
“是草芽,只是不知是什么草的芽?”
唐一肜道;“是麦芽,大家都听说过麦芽糖,很甜,但吃起来太粘手,但是加了羊奶,就不一样了,是好吃又营养又不粘手的奶香味了。”
这个好理解,库勒土司听完,满脸喜气之后,又想起了新问题。
珠玛已经在信中告诉过他,这件事要想办成,必须和景康帝合作,他们西藏吃不了独食。
西藏还是物种太单一了,想做什么,都要和其他人合作,很难发展壮大起来。
这不是一时半会可解决得了的问题,不管怎样,现在这件事情,对整个西藏都很重要,有益无害。
两个太监抬着纺车和纺织宫女一起,跟着一位殿前太监来,先把纺车放置在偏殿。
几人在唐一肜的带领下,去看宫女如何操作,有人把刚削的滚圆的四根竹针也交了上来。
唐一彤让纺织女纺线时,在线芯上也加入羊毛,称为混纺,纺的粗一些,虚一点儿,不要拉那么紧。
宫女开始紧张的纺不好,唐一彤反复安慰她道;
“随便纺,别紧张,今天就是知道个操作流程,没什么严格的要求。”
宫女越纺越顺,等她把一把羊毛纺完后,唐一肜让她站在身后,看她用四根针,如何把一条线织成衣服、袜子,刚才说过,会教她一个技艺的。
唐一肜也是笨手笨脚的,但包括皇帝陛下在内,几人都看的津津有味。
今天跟来的宫女太监,大概都能学会这门手艺,因为太简单又神奇还实用。
十几分钟后,先织成了一个大圆圈,她也只会简单的正反针,就是平针,和简单的花形,勾洞,复杂地不会,喜欢的人,自已回去慢慢研究。
把圆圈交给身边的纺织宫女道;“看了这么久,你也会了吧,你织一下试试。”
宫女早就跃跃欲试了,让她坐到凳子上开始织,果然比唐一肜两只小胖手巧多了,织的行云流水。
至于麦芽奶糖的做法,宫中御厨甜点师傅们,你只要提供的思路是对的,他们干起来效果快着哩。
这麦芽奶糖,第二天就能吃到嘴里,给御厨说了大概的制作流程,唐一肜就告退了。
至于皇帝陛下和西藏士司的利益分配,慧妃和二皇子又能从中起多大作用,她才不管。
吃饱喝好,她要赶紧长大,可以出去看看,这没有被污染的青川绿水,晨风夕露。
几人都舍不得她走,但明显这小丫头忙了半天也累了,再久她也坚持不下去,恐怕会哭给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