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找到种子的唐一肜,很不甘心,以前在现代,即使冬天也是各种蔬菜都有,根本不必为想吃一个番茄、青辣椒费心思。
她感到很委屈,不要说她矫情,现代小康家族的独生子女,哪个不是被娇养长大?
就算她妈妈因为自已过的不错,在唐一肜婚姻选择上有些天真,但她也不是后妈好吗?
随心所欲吃馋了嘴的唐一肜,想想自已枯燥乏味的冬日膳食,就脚步抬不起来。
反复扭头看了几眼俩个洋毛,俩个高鼻梁凹眼睛的传教士,看她咬着指头频频回望的样子,还微笑着对她做耸肩摊手的动作。
眼看就要走出后院走出视线了,唐一肜突然回身站住,飚出一连串的英文;
“我想要交换很多的红薯,而且我知道你们有储藏室,我可以用很好的大白米交换,绝对不会让你们吃亏。”
几个男人当场就愣住了,二皇子想;
没想到唐一肜还会洋毛子的语言,这太无法想象了!
他是不是应该也去找个外国人学学他们的鸟语呢?他个大男人总不能连个小姑娘都不如吧!
唐一肜冲动的脱口而出后,就定定的望着俩外国人,有点担心他们听不懂。
不过出来混的外国小哥,没有几手技能怎敢出来?懒散的芬尼多一下子站直了身体惊呼出一大串鸟语;
“天呀!上帝呀,这小姑娘会说印欧语呀!”
欧西卡也站直身子,强装镇静比划道;
“你说的是斐利牧师吧?他确实有一些小东西,但他今天不在家,去京郊火器营了。”
总算有一点好消息可以稍作安慰,有了斐利牧师的消息,也不算白跑一趟。
虽然没看到红薯的影子,但唐一肜确信斐利除了有红薯,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的惊喜等着她。
她想了想,摘下头顶一支珍珠绢花交给欧西卡,让他转交斐利牧师,最近他会让人,拿着头上另一支同样的珍珠绢花,来商谈交换种子的事情。
说完这些,唐一肜终于心情变好,开开心心,利利落落地拉着还在魂游天外的二皇子,出了传教士们的住宅。
上了马车,二皇子才回过神来,不认识似的看着唐一彤,看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开始撒娇让他给买弘德楼的江米鸭,二皇子才转移了视线,对驾车的小邓子吩咐道;“去弘德楼。”
唐一肜松了口气地坐端,开始庆幸是跟着脾气温和的二皇子出来,要是跟着太子殿下,他肯定不带她来找洋人。
大荣朝本来不待见西方人土,但西方教廷却是很眼馋这块神秘的东方土地。
他们不停地派人,以做生意路过,暂时歇脚售货的为借口,一停留就是几个月,几年,并且人数越来越多。
景康帝执政时,听说他们确实有一些特长和技能,比如航海术,造船术,天文地理,几何哲学方面。
景康帝也曾经诏见过了几个出众的洋人,在金銮殿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考校了他们的才学。
发现他们在有些方面,确实比大荣先进的多,可以促进弥补大荣在造船、天文等方面的空缺。
当场封了一个叫马克的德国人,六品千总的武职,主要工作是设计、调试、研发弓弩火炮。
大荣对西方国家来的外国人有人数、职业等各方面的限制,这些西方人在各方面,到如今为止,也没对大荣子民造成什么伤害。
时间长了,宽容大度的大荣人,也能和这些长相爱好怪异的外国人,和谐相处了。
唐一肜在弘德楼买了四只糯米鸭,两只酱猪蹄,两包粟粉糕,把二皇子看得直皱眉。
这丫头,一边喊着冬天膳食单调油腻,一边在外边买这么多肉食,不知道的还以为御膳房的伙食差哩!
唐一彤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让知秋给提到马车上,总吃孙大厨的手艺也腻,换换口味嘛!
弘德楼里糯米鸭香甜味正,回宫后送给皇帝陛下、太子殿下和二皇子一人一只,剩下一只是自已和清和殿的几个大宫女的。
唐一肜找到种子的消息心情好,洋洋自得地上了马车就开始吃粟粉糕,绵甜香糯,营养又美味。
二皇子心情也慢慢好多了,刚才唐一肜又向外国人要求交换红薯,还不是为他着想。
之前他因为不喜欢外国人,从没往这方面想过,这种胸怀和见识确实不应该,可以不喜欢他们的人,但好东西还是要接受的。
如今这样也不错,不然就算这红薯再高产,母种太少了,可得几年才能实现向全国推广的计划。
唐一肜已经把粟粉糕分成两份,一份交给知秋,让她和小邓子分食。
二皇子还是把剩下的一份,只给她留三块,其余的都又包起来,让她别吃多了,午膳吃不了多少。
想起来中午还有一只江米鸭可以吃,唐一肜不情不愿嘟着的嘴,才算慢慢恢复。
唐一肜在心里嘟嘟囔囔,二皇子也越来越不可爱了,越来越和太子殿下靠齐,都喜欢把她管得紧紧的。
要是芸香知道了就会说;谁让你对吃的东西想法太多了,那些入口的东西,即使喜欢也得适量呀。
唐一肜粟粉糕没吃过瘾,在传午膳时,就把晚膳的柠檬凤瓜都给提前点了,真是满脑子,一天到晚都在琢磨吃食。
太子殿下晚膳时听说后,还心疼着哩,不但不让大家伙说她,还说福康郡主正长个,需要多多补养,吃食上千万别克扣她。
这在心里认定了太子妃后太子殿下,想法和认知观念慢慢也变的跟以前不一样了,连小孩子长个快都考虑到了。
唐一彤听后,反而不敢乱吃了,生怕吃胖超标了自已难受。
晚上让芸香用量衣尺帮她测量身高,果然最近又长高了不少,差不多超出芸香的肩膀了,怪不得天天都饿的这么快。
再加本来冬天抗冷也很消耗能量吧,半里半晌的,不补充点点心零食,真是饿的抓心挠肺。
御膳房做点心的师傅们,更有动力研究新式点心了,自有长心的人,开始每天给清和殿多送一份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