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冬天太冷了,要不是天天要去上书房学习,唐一肜都想每天暧被窝。
不过那样也不好,不但浪费光阴,对身体也不好,还是每天上学,和两位公主,几位伴读小姐们作伴热闹,有事情忙生活也更充实些。
又一个沐休日到了,唐一肜牵挂山庄里豆芽卖的怎么样?不知几家庄户,有没有把事情办好?
太子殿下也帮她惦记着这事,一大早,他让去过庄子的凌全,带着清和殿的小顺子去山庄认认门。
凌全在清和殿对唐一彤这样说的;
“太子殿下交待,以后与山庄联系的事就交给小顺子,郡主还小,用心学习才是正事,这些事平时尽量少让郡主操心。”
唐一肜听了也没意见,生豆芽这点小事,又不是什么复杂高技术含量的事,就是完全交给他们操作,她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让小顺子交待他们记好帐,争取下个月,就让全庄子的人都能吃饱穿暧。
前两天,她让芸香去御膳房要了些黄豆、绿豆,在清和殿指点碧桂也学着生了豆芽。
孙福来对碧桂拿来的豆芽,并要求做豆芽卷饼很快就理解了,还交待做好了给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二皇子各送一份。
卷饼御膳房也时不时会做,不过是卷的很小的春卷,然后过油炸,和郡主说的不一样。
郡主的这个做法,对他来说也很容易,不容易的是郡主说的火锅汤底的熬制,用料就有二十几种。
还点了各种配菜,全部需要用心准备,那些羊肉、牛肉、鹿肉都点了要哪个部位的肉,还要切成薄片。
鱼丸子点明了要二斤以内的草鱼剁的,豆腐要冻过的,还有炖羊血,莲藕片。
没有粉条真是一大憾事,不过木耳、香菇来一些,微辣一点开胃,吃着更过瘾些。
古代的冬天,几乎没有青菜,各种素菜,大多都是腌菜或干菜。
冬天的饮食,让她很不习惯,不习惯也得忍着,不忍咋办?古代的条件就这样。
午膳时间到了,火锅还没来,皇帝陛下带着二皇子和太子殿下先来了。
几人一进殿门,皇帝陛下挥挥手让行礼的奴才宫女们起来后,就对唐一彤道;
“听说你今天午膳点了好吃的,怎么就不喊朕?准备吃独食。”
唐一肜知道皇帝陛下是给她开玩笑的,为一顿吃的还不至于生气不高兴。
她故作烦恼地说;“这种吃食,和平常食物的吃法不一样,而且口味有点重,我也是担心你们吃不惯,先帮你们尝尝。
既然你们来了,肯定是人多吃着热闹,以前有人说,火锅这种食物,百吃不厌。
还有更夸张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伤心了吃火锅,高兴了吃火锅,失恋了也要吃火锅,心中的郁闷发散出来后,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皇帝陛下感兴趣的道;“听你这一说,好像这食物非常不错的样子,一会儿可要得好好尝尝。”
御膳房的人很快来了,五个人全都拿着东西,最显眼的是前面端着的锅底,热气騰腾冒着水烟。
一个小太监把专用的炉子在餐桌上放好,前面端汤的就把汤锅架上,各种肉片肉卷,冬瓜片、泡香菇就上了满满一桌子。
皇帝陛下和两位皇子殿下都开始好奇,这怎么吃?一锅油汤配一桌子生菜,让人无处下手。
太监们放好酱料就下去了,唐一肜招呼几人坐下,先动手,三位尊贵的主子身后,站着的布菜宫女开始学习。
几人先放好香包,选好酱料,不一会儿沸腾的汤底,就可以放食物烫了,唐一肜先动手倒入一盘牛肉卷。
其她刚开始还生疏,后来越来越熟练了,太子殿下和二皇子到底年轻率性,看唐一肜手嘴不停地吃的开心,都不要宫女帮忙,自已用公筷动手。
只有皇帝陛下还保持稳重,不紧不慢地让布菜宫女帮忙。
几人吃的也没空说话,只当遵守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了。
卷饼上来时,几人已经肚饱胃圆吃不下了,皇帝陛下交待,明天中午,让御膳房再做一次豆芽卷饼做午膳主食。
这次午膳用的时间长了些,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才结束。
果然很有唐一肜说的那种感觉,几个人平时按皇家规矩,饮食都比较清淡。
火锅的口味较重,辣的几人吸吸溜溜,越是这样,越觉得开胃过瘾,额头冒汗,面颊都有些红红的。
用完膳,宫女们将碗筷收拾好送走后,唐一肜一面喝着膳后的消食果茶,一面对太子殿下道;
“要是能用你的温泉庄子,再种点青菜,这大冬天里,也不至于内火这么大,冷的不好熬。”
几人都刚吃饱不想动,听唐一肜一说,太子殿下立马坐直了身子问道;
“冬天种青菜,这不是说着玩的吧?”
唐一肜舒服地差点揉肚子,瘫在椅子上眯着眼道;
“当然是真的了,冬天肉吃多了长膘,吃点青菜瓜果类去去油腻,能生豆芽,当然就能长青菜。
不过种不了太多,供应个十个八个人吃就差不多了,再多代价就大了。”
皇帝陛下是谁?是这天下的主人,听说冬天能种出青菜,本来就很惊奇。
种个青菜能要多大的代价?皇帝陛下不以为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难事,在皇帝陛下这儿,这算什么难事?
身体养好了,才能指点江山,建功立业不是?多为天下守几年太平日子,立马吩咐太子殿下,让他按唐一肜的要求去安排。
为了冬天里能吃到青菜,不至于得唐一肜说的便秘,肥肚腩,二皇子主动要求去帮忙,关键是学技术呀!
冬天生豆芽菜这个事,让御膳房负责,修个专门的热水炉,整个冬天都能用。
这勉强有个冬天的新鲜素菜,隔三差五可不能少了它,它能消炎去毒,这个常识,略懂药理的几位还是知道的,冬天多吃没坏处。
二皇子也觉得,唐一肜就是神奇,随随便便就弄出一些以前不可能的东西,好好学学,说不定哪天就能用到。
如果请求父皇,让唐一肜赐婚给他做王妃的话!恐怕父皇不会同意吧。
这几天他一个人关在书房细想,唐一肜来历成谜,行为特别,父皇可能会把她留给太子殿下,可是父皇能让她做太子妃吗?
做个侧妃又实在有些委屈她,而且唐一肜也不一定愿意,如果做正妃的话,为什么平时又没有对她的礼仪进行训练约束?
其实这个话题,皇帝陛下和唐一肜以前讨论过,唐一肜满不在乎地回皇帝陛下道;
“规矩有什么好学的,想学顶多半年就学好了,也没有听说那个女人当上皇后太后,是因为礼仪学的好,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原来你别看她小,什么都看的明白着哩,皇帝陛下还算开明,也不打算在这事上多要求束缚她了。
反正平时她在外人面前,还是很会装模作样的,真教成个木呆子了,就有些委屈了他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