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平日里就很繁华,上元夜更是热闹非凡,街边到处都是叫卖吆喝的声音,杂技表演也是一堆人一堆人的围着,花灯琳琅满目,各种样式都有,行人如流,少男少女占了大多数,烟火频频升空。
顾宛和谢宁约好,在书店见面,主要是顾侯府离太学有些路程,中间还经过闹市,故而两人约定在书店见面正好。
往年的上元夜都是周慕远陪着顾宛到处逛,还说什么良辰美景,正是偶遇意中人的好时候,结果旁人一见他们二人上元佳节还在一起游玩,以为他们是一对断袖,居然没一个姑娘像话本里说的那样给顾宛扔荷包、递香囊。
从此以后顾宛都禁止周慕远在他面前提自己看的话本,鬼知道他到底看了些什么东西。
游人无不出双入对,繁华热闹,只有顾宛还冷冷清清的一个人站在书店门口,望眼欲穿的等着谢宁。
卖书的商贩关了店门,还对顾宛关心道:“公子,是在等心上人?”
心上人?谢宁还不算吧,但他若说不是,会不会又被误会成断袖?
他寻思了一会,刚要开口又被老板打断,“你心上人如今还没来的话,估计是不会来了。”
这个老板用同情且怜悯的眼神关怀着顾宛,顾宛被他看的发毛,解释道,“什么心上人,我只是等人而已。”
那老板以为他脸皮薄,又要开口,一个绘着桃花的天灯出现在他与顾宛中间,顾宛顺着天灯看去,正是谢宁,他面带笑意,一束烟花在空中炸开,璀璨夺目,他宛如从天而降的神仙,满袖凡尘,风华绝代。
顾宛满心欢喜的接过天灯,“阿宁,谢谢你。”
那老板满目惊疑的看看谢宁,又看看顾宛,良久后,仿佛明白了什么,锁上店铺的门后,很有眼色的溜了。
“不谢”谢宁看了眼走掉的老板。
谢宁来了,顾宛对其他事情的兴致立马就降了下来,根本无暇顾及老板,他下了台阶,拉过谢宁的手,快步走,“快快快,我要饿死了。”
“你没吃饭吗?”谢宁被他拉着跟在后面,温声问道。
说到这个顾宛便有些小抱怨,脚步稍稍慢些,像个小孩子告状一样,道:“我爹每年上元节都要做一桌子菜说是给我娘庆生,可是这么多年我就没见他厨艺长进过,还是一样的难吃,还好我娘不在,要不然每年生辰都要吃这么难吃的食物,那得多郁闷。”
谢宁听此不禁笑了,“顾将军知道吗?”
“他自己做这么难吃能不知道吗?可是他说,我娘说过他做的菜只是跟别人不一样的味道,不是难吃?”顾宛想想那些食物还是一阵恶寒。
谢宁指了指前面的面铺子,道:“要不要吃一碗面?”
顾宛转过身,看去,那个面铺子人不是很多,做面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做面的台子下还摆着一个白面的花灯,上面提着字:愿吾妻长命百岁。
看样子,是一对恩爱几十年的老夫妻。
“那就吃面吧,我好久没吃过阳春面了”顾宛应了,两人去了铺子找了个座位坐下。
“老板,一份阳春面”顾宛喊道,又想起了谢宁,于是问:“你要吃吗?”
谢宁笑着摇头。
“你们苏州,上元夜是什么样的?”顾宛好奇的问道。
谢宁默然沉思了一会,似是在思考,良久后,道:“我也不知。”
“为何不知”难道谢宁从来没出去过?
“可能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带着我去过,后来长大了,他们便不带着我,阿姐也是从未带我出去过”谢宁道。
“你没有其它兄弟姐妹吗?”顾宛忽然有些心疼小谢宁。
“无,有旁系兄妹,但来往不多”谢宁道,他见顾宛很不理解的样子,随机补充道,“打我出生起,父亲便想让我接替族长的职务,所以我并未和那些兄妹在一起玩耍过,向来都是自己独自在院中读书练剑。”
顾宛莫名有些同情谢宁,可话到嘴边有些说不出口,刚好面铺子老板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上来了,是个面目和善的老爷爷,“小伙子,面好了,趁热吃。”
“好嘞,谢谢您”顾宛也和善笑道。
“不谢不谢,这是今晚最后一碗面,算你半价,待会我和老婆子就要去河边放天灯了”老爷爷和蔼笑道。
顾宛看向那个摆在面摊旁边的白面天灯,笑道:“你们都是去哪天灯?”
“城外河边,小伙子你们也要去吗?”那位老婆婆接话道,又看了一眼顾宛的天灯,“老头子,他们的天灯真好看。”
顾宛也看向自己好看的天灯,又看了看街上那些人拿着的天灯,大多都是白面的,少数已经自己提了字,果然,还是谢宁送他的天灯最好看。
“小伙子,这是你自己画上去的吗?”那位老婆婆似乎很喜欢桃花。
顾宛笑了笑,与谢宁相视一眼,道:“是这位公子画的,赠予我的。”
“画得真好,栩栩如生”那位老婆婆称赞道。
谢宁虽然被人夸奖过很多次,但被顾宛拿来炫耀还是第一次,引人称赞还是第一次,他被夸得有些面红,却还是礼貌道:“您过奖。”
老爷爷听此,不乐意起来,拿起他们的天灯,道:“这还是我给你亲手做的呢,那个小伙子年纪轻轻肯定不会做。”
说完看向谢宁,顾宛也顺势看了过来,谢宁被三人一起盯着,像是要等他说出一个答案,才肯罢休,他也不擅长说谎,只好道:“确实是晚辈亲手做的。”
老爷爷这下没话说了,那位婆婆在一旁捂嘴笑他。
顾宛惊讶的转过头来,偷偷问道:“真是你亲手做的?”
“嗯”谢宁点点头。
良久,顾宛拿起了天灯,笑道:“那我可不想将它放走了。”
谢宁看着顾宛将天灯拿起细细的看,嘴角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耳边是老爷爷不服气也争着要给天灯画上桃花,老婆婆笑话他,街边的少男少女的说话声,商贩的吆喝声,这些嘈杂的声音加在一起,对谢宁来说,都没有此刻孩子般的顾宛吸引人。
“把面吃了,待会我们去放天灯。”谢宁笑道。
“好”
顾宛显然是很饿了,一碗阳春面被他几口便解决掉,谢宁讶然,“还想吃什么吗?”
“没了,我们去放天灯吧。”顾宛冲谢宁眨眨眼,笑意盈盈。
他们走了,那两位老夫妻也开始收摊。
两人并肩走着,快到城门口时,一位小摊贩上前行了个礼,递过来一个天灯,梅花点缀着,“顾公子,你要的天灯。”
两人其实都想到一块去了,互相给对方准备一个天灯,但顾宛的天灯不是他亲手做的,他只是负责画了梅花罢了。
顾宛接过那盏灯,捧给谢宁。
谢宁愣了一下,接过天灯端详了好一会儿,“阿宛,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