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母子谈心
余寿2025-07-28 18:173,075

  “母后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朱翊镠看向李太后,双眼中带着些许真诚,但是这话语当中却是透着一股琢磨不透的气息。

  “镠儿啊——”

  不料李太后却是轻笑一声,而后伸出手,重新将朱翊镠的手拉过来,握在手心当中,“莫要对娘有所猜忌,娘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这人选,你自己决定就好,娘只是提个意见,最终的大权还是要你来掌。”

  “只是,为娘有些不放心。”

  说到这,李太后脸上露出些许担忧,“如今,你这还未登上大宝,一切还未尘埃落到,凡事都要小心再小心,天下是朱家的,也同样也不是朱家的。”

  “这也是娘为何说让你先不要动冯保的原因。”

  “母后,我明白的。”

  朱翊镠再次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些许思索之色,“我自然是知晓母后是为了我好,只是这宫中之事,还是要多听听母后的建议,同样的,儿年岁轻,那些个老勋戚们,可能还需要母后您来镇着,母后的目光长远。”

  “镠儿——”

  李太后再次轻唤了一声朱翊镠,而后这才缓缓放开朱翊镠的手,“娘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将戚继光提拔为护国侯,这是天大的荣耀,也必然会在勋戚当中掀起波澜,可是你现在可有感知到??”

  “母后——”

  “你将那些个达官当成猪狗一般,直接拖出来,那些个勋戚可有不害怕的道理?一个个都已经跑到我这边来了。”

  “镠儿啊,治国不能急躁,娘知道你是想要当个明君,同样的,你——”

  李太后说到这,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朱翊镠,“你也担心着娘。”

  “但是你放心,只要你真正登上大宝,娘就放手,一切都放手,但是现在,娘想要再帮衬你一二啊,镠儿。”

  “武人不能高,必须要以文统武,这是底线,是王朝生存的底线。”

  李太后说到后面,其脸色已经变得很是严肃了。

  “这个道理,娘相信镠儿一定懂得的。当年那赵宋,为何一直要打压军人,为何要抬高文人啊。”

  李太后的目光幽幽,“那是用意深远啊,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自然是要军队,自然是要提高武人的地位,所以你皇祖,无论是高祖,还是成祖,都是如此,他们有魄力,也有能力能压得住这帮子武人,那么自然可以提高武人地位。”

  “但是想要守成,又或者想要政权的稳定,这武人便不能太高。”

  朱翊镠默默地听着李太后的话,他沉默着,同样也在思考着。

  他很清楚李太后所说的话,因为后世的他也正好完完全全用三代人经历了这由崇武到崇文的过程。

  当年东大,军力何等强盛啊。

  数亿人口,上亿民兵,但是如今呢,却是文官当道,一个个贪墨腐败横行于世,还化拐为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同时,朱翊镠也明白,这是自己母后在点自己。

  “那赵宋,每一代都太过于软弱了,做不到我朝高祖成祖那边,就连你父皇都比他们要强上不少,但是他们的法子不错。”

  “历朝历代,就没有读书人能够造反成功的,他们不会去推翻这个朝代的。”

  李太后的话,宛如巨石投湖一般,让朱翊镠心中一愣,这样的话,居然能从当下的人口中冒出,这实在让他感到惊讶无比。

  李太后好似没有注意到朱翊镠的反应,还是继续说着,“但是这农民,这武人一造,一个准,镠儿,你跟着江陵公也有着数年了,这历朝历代你也知道,武人是不该被过分拔高的。”

  “往前推,那六镇之乱,还可鉴,往本朝看,每隔几十年的兵变,也足够让镠儿你惊醒啊。”

  “母后——”

  朱翊镠没有打断李太后的话,而是等着李太后说完之后,他才开口,“母后——”

  他又唤了一声,这才重新组织语言,“母后说得在理,只是——”

  朱翊镠很清楚,李太后这是为了自己好,确实想要守成,想要一个王朝稳定下来,是需要文官来治理,若是一味地发展军队,那么军阀便会出现,哪怕是后世的东大,在六七十年代,也出现了山头,逼得教员不得不调换各大军区的司令员,以及重新进行权力洗牌,为的就是将老一派给踢出去。

  “凡事都要因时而异。”

  朱翊镠将内心的想法,第一次与自己的母后真正交底,“正如按瓢一般,这文武好比两只瓢。”

  朱翊镠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双手比划起来,“一只起来了,就要给它按下去,如今这大明啊,浮上来的,已经飘了的正是文官这只瓢。”

  “所以儿必须要将其按下去,这万物相生相克,文武好比阴阳,只有平衡了对于皇室来说才是最要紧的。”

  “平衡——”

  李太后静静地听着朱翊镠的话,先是点头,而后又是摇头,“镠儿啊,这想要平衡,谈何容易啊,娘只是——”

  “母后——”

  李太后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翊镠打断了,“高祖能做到的事,成祖能做到的事,为何我朱翊镠做不到。。”

  “儿啊,你心气打小就高,这点娘明白,娘是担心。”

  “母后,不用,如今这大明不是简简单单地改革就能恢复的,江陵公耗费了十年的心血,才将这大明从下滑的深渊给拉了回去。”

  朱翊镠的目光此刻变得无比的鉴定,“我如今是说什么夜不会,躺在这功劳簿上,让那些个文官蛀虫,去吸食百姓的血。”

  “还有他们是百姓,为何要加上老字,这是对他们的不公平,天下是我朱家的,但也是百姓的。”

  “您也知道,高祖起兵的时候,那是一个个百姓投军,共同托举着高祖完成这天下大业。”

  “如今我身上流着朱家的血,更是不能忘记根本,现如今,我扶持军方没问题,但是若是以后军方坐大,威胁到了百姓,我也一样要除掉!”

  朱翊镠说到这,看向李太后,眼神当中不由自主地投射出些许精光,“当年高祖三次大案,儿不介意再来一次。”

  “儿——”

  李太后有些愣愣地看向朱翊镠,她发觉自己眼前的儿子,现在变得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一时之间,她的内心再次涌现出些许酸楚。

  她明白自己儿子此刻的坚强,也明白自己儿子内心的柔软。

  想到这,她没有再说话,只是放下手中的十八子手串,而后站起身来,缓缓走到朱翊镠的身边,直接将朱翊镠拥入自己的怀中。

  “儿啊,娘可能做错了,这天下交到你手中,反而是苦了你。”

  说到一半,李太后的泪水已经止不住的流下来了,“若是有来世,我们还做母子,只是那一世,娘希望我俩就是简简单单的生活。”

  “娘——”

  朱翊镠的言语中也带着些许哽咽。

  朱翊镠一直待了两个时辰,才重新回到工地。

  对于李太后所提出的两个点,朱翊镠也确实去落实了,太仆寺常盈库这般,冯保去查了。

  这帮子文官,哪怕是有着考成法的约束,但是面对着每年白花花的银子,自然是很难抵制住诱惑的,必然是有着不干净的地方。

  别的不说,就拿拨银给京营买马一事来讲,这各营将领,乃至兵部,太仆寺的人都想要把这块蛋糕分分,一年下来的倒损数目,统计,以及造册,乃至送部,都是他们太仆寺,兵部这些人的事,稍稍做做文章,自然是常理。

  以这个为突破口,抓些大鱼来,最终将这常盈库控制起来,并不是难题。

  最后,自己在倒冯,那这常盈库就必然是落到自己手中了。

  所以这事不难,难的是选出勋戚的代表人物。

  自己一方面提拔了新贵,另一方面又直接将吴继爵给抄了家,甚至还将京营给了戚继光,丝毫不给那帮子勋戚的面子,这些人心中必然是有想法的。

  好在,自己之前在处理宫中禁卫的事情上,还是做得不错,算是结了些好关系。

  那么自己就可以以这个为突破口。

  “杨世阶——”

  朱翊镠一边挥动着锄头,一边在脑海中开始思索着能靠得上的勋戚。

  这大明开国上百年,每一代皇帝都会有分封勋戚,积累下来的数目可不是小数目。

  不过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混日子的,躺在祖辈的功劳簿。

  好半响,朱翊镠才发现了确实有个人可以用。

  那就是杨世阶。

  此人是彰武伯。

  这彰武伯乃是当年杨洪的侄子,杨信受封的,这杨家也算是将门世家。

  而这杨世阶,也算是老成持重,更要紧的是此人岁数足够,又不会乱掺和事,这便是个明事理的主。

  这一点可是最受朱翊镠看重的。

  想到这,朱翊镠便打算,今天干完活,处理完奏本和题本之后,便直接去趟那彰武伯家中,跟他谈谈,让他重新出来担些事情,最好就是到京营当中当个门面,这样一方面可以安一安老勋戚的心,另一方面则是方便戚继光更好开展改革事务,有个明事理的人能够配合他,并且还给戚继光背锅,这样戚继光在朝廷当中的压力也不会太大,就有着更多精力去处理京营改革的事务。

继续阅读:第242章 内廷调整(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惊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