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守辽之计
余寿2025-07-28 17:393,194

  “刘家口一战,本王不敢居功,全赖将士用命奋进而已。”

  朱翊镠先是摇了摇头,而后又是一个点头,“不过,你姚大节,倒是有几分本领在啊。先起来吧,都起来吧。”

  最后一句,朱翊镠是对那些个跪着的将士们说的话。

  “谢殿下,殿下千秋安康!”

  “姚大节,若是本王没有记错的话。”

  朱翊镠摸了摸下巴,也是翻身下马,在杜松的护卫下,来到姚大节边上。

  “你是从那镇武堡游击升上来的。”

  “是的,殿下——”

  姚大节眼前一亮,“殿下您居然也知道我,某,不,末将之后又升到了海盖参将,之后便累功到了副总兵。”

  “嗯——若是…算了”

  朱翊镠停顿了下,而后再次开口道,“先到那新甸堡再说吧,将士们都已经奔波了好几日,好好歇一歇。”

  “明白,殿下,是末将的疏忽。”

  姚大节又是一个抱拳,而后扭身过去,大手一挥,“带兄弟们去吃点热食。”

  “不,热食就免了,多备些柴火,还有供我大军一日用的粮米就行了。”

  “明白,殿下。”

  姚大节很是爽快的应下,这新甸堡作为整个宽甸六堡的后备基地,常年积存着可供整个宽甸六堡五个月的粮食。

  “嗯——”

  见到姚大节如此上道,朱翊镠也不在多言,便直接策马带着众人往新甸堡赶去。

  路程并不长,这策马快跑之后,过了片盏茶的工夫,护卫军的前锋便已经到了这新甸堡前面。

  紧接着,随侍亲卫们,簇拥着朱翊镠也来到那新甸堡城下。

  “吁——”

  朱翊镠轻拉缰绳,缓缓将马速降下来,而后也不下马,就坐在马背上,抬眼望去。

  估摸一下,差不多有着七八米高的城墙,很是鲜明地分成两个部分,底部是砖砌部分,而上部则是裸露出来的内里,内里是夯土所制,外加碎石子就这么糅合在一块。

  不过,不管哪个部分都很不同。

  这新甸堡,与以往朱翊镠所见到的城堡都不一样。

  它很新,没有一点战火的气息在上面,就连岁月的痕迹也没有多少。

  这让朱翊镠不由自主地想到后世那些旅游景区当中的翻新的古建。

  还是未完工的古建。

  “殿下?”

  边上的姚大节驱马凑了过来,不过被一旁的亲卫给拦住了,姚大节也不恼,只是抱着拳行礼道,“好叫殿下知晓,这新甸堡,建于三年前,还未完工。”

  姚大节见到潞王抬眼看着那城墙,心头一动,自然是要给他解释一二的,而且这个营堡也只有在南边开着门,也需要提醒潞王绕行赶往南边。

  “此营堡为我宽甸六堡的粮仓武库之一,内里除了营堡备御的官衙之外,便都是仓库了,整个营堡为四平八稳的正方形,各有百丈。”

  “为了防着女真鞑子袭扰,也只在这南边开了个门,还请殿下…移驾到??”

  “好,那就往南门走好了。”

  朱翊镠点点头,他自然是听得明白姚大节的意图,也不端着架子,直接扬起马鞭,轻抽了下马肚,率先奔了出去。

  身后瞬间千马奔腾,好不热闹。

  等到一行人绕过角台之后,便又直奔那南城墙而去。

  再通过了一个半月形瓮城,又过了一个门洞之后,才有一条砖石铺就的走马道,朱翊镠等人沿着走马道一路朝着城中间的备御衙门走去。

  只见得那走马道的两侧都是青砖造的库房,宛如两面直壁一般,让人不由得生出几分闭塞之感。

  等到朱翊镠等人入了房之后,便分了主次坐下。

  “殿下,可是要用茶?”

  姚大节屁股刚刚坐下,便像是想到了什么,又重新弹了起来,“虽说辽东苦寒,出不了好茶,但这衙门内,有口古井,倒算是好水,”

  “好了,好了。”

  朱翊镠伸出右手虚空一按,“不用搞这些名堂。”

  “本王就是来问你问题的。”

  “这问完之后啊,休整一日,你我便启程出发,如何啊?”

  “殿下安排自然是妥当的啊,自然是好的。”

  姚大节这才重新将屁股沾回座位上。

  这一切都被坐在主位上的朱翊镠看得一清二楚,这也让其生出一个疑问。

  这姚大节,长得很像武将,但是这行为倒是反而一派文人做法啊。

  若不是后世的史书对于其战功颇有记载,朱翊镠都要怀疑这个人会不会打仗了。

  不过,说到这打仗,朱翊镠打算测一测此人的能力。

  至于问题吗,那就先从战略角度入手吧。

  想到这,朱翊镠的双眼一眯,将视线投向了姚大节,“姚副总兵啊。”

  “末将在!”

  “你在这辽东也算是老将领了,对于辽东也颇为熟悉。”

  “那么你觉得,若是让你当这个总兵,你该如何守好辽东啊?”

  说完这些,朱翊镠便不再多言,而是等着姚大节给自己答案,就连一旁侍立着的杜松,也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姚大节听到朱翊镠这番问话,心中便是一动,若是自己是总兵。

  这话让其的心思有些波动,不过,现在还是要回答潞王的问题。

  念及此,刚坐下没多久的姚大节便再次站了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他其实早已有自己的思考。

  多少次,自己站在那城头,眺望远处的山野,心中不止一次有过这样或是那样的豪情遐想。

  “回殿下的话。”

  姚大节此刻的脸色变得有几分庄重,就连气质都有几分感觉,“若是以末将本人的位置来看,想要守好,那就是要打出去,打到他们心服口服为止!”

  “但是…”

  姚大节的话锋一转,“但是,殿下是让墨以总兵的角度去考虑,那就不行了,辽东最大的忧患不在于边墙上的那些个鞑子北虏,而在于内部。”

  “内部?!”

  这个回答,倒是给了朱翊镠一点惊喜,能看到这一点的人不在少数,但也不算多。

  “辽东苦寒,朝廷又体恤辽镇,因而每年都会拨给年例银。”

  姚大节侃侃而谈,思绪很是顺畅,全然不像是个武将,“这些年来,银子是越来越多,看起来很好,但是粮食确实越来越少。”

  “这银子可不能当饭吃啊,末将怕这以后啊,大家有了银子,却都买不到粮食,那时候,一两银子都比不上一斤粮食金贵了。这才是辽东现在最大的危机。”

  朱翊镠听到这话,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姚大节的眼光如此长远,很难得,非常难得!

  确实,这日后辽东原本的局势就如那姚大节所说的一般,银子是越来越多,但是粮食却越来越少。

  最后,甚至有人抱着银子活活饿死!

  “因此,末将所忧患者,在于饿军,而非强虏!”

  “好一个饿军而非强虏!”

  坐在主位上的朱翊镠,倒是还是年轻气盛,听到这,不由得赞了一句,“你不单有胆识,更有见识!”

  “谢殿下赞誉!”

  姚大节嘿嘿一笑,露出洁白牙齿,先是笑着行礼答谢,而后又恢复成一脸严肃。

  “想我辽东一地。”

  朱翊镠此刻也有了些许共鸣,“百姓辛劳一载,一地所获,不过粟一囊,草数束,更有力差徭役扰民,又哪里不让人饿啊,最终也只能落得个军无饷,民无食。”

  “姚大节,以你之见,该如何不饿军呢?”

  “回殿下!”

  姚大节再次抱拳道,“末将过去也有设想,如今以逐渐完善,这守辽不过十二字。”

  “十二字?”

  朱翊镠的眉头一挑,“说下去。”

  “是,殿下,这十二字,就是聚人,垦田,足食,强兵,固屯,修边!”

  姚大节那自信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着,“当下守辽之计,在于聚人!聚人保人为第一义!”

  “而这宽甸六堡,如今明面上便已经有六万军民户了,聚人这一步已经完成!”

  “好一个十二字方针啊。”

  朱翊镠轻轻拍着掌,“这番话能说出,本王便相信你是个真切有能力的人,那若是让你挑支军队,去扫除长白女真诸部,你该如何挑选?”

  朱翊镠这是想要试试看他这练兵带兵能力。

  “自然是边人,殿下。”

  姚大节不假思索,便直接回道,“殿下,某的上百家丁便都是边人,想那李总兵,手底下的三千家丁,大半都是夷丁或是内附人。”

  “这边人啊,弓矢之劲,胆力之壮,都是超于普通营军的,我朝营军往往只能据险以守,有些难野战了。”

  姚大节说到一半,这才发现自己好像已经说得有些多了,并且有些过了,急忙找补道,“当然了,殿下这支部队,还有戚帅的那数万人马也除外。”

  “正视不足,很正常,不用在意——”

  朱翊镠倒是不在意这一点,而是继续问道,“边人众多,如何择选良善忠勇之辈?又如何让他们各尽其才?”

  很显然,朱翊镠对于这个答案是不满意的,他摇了摇头,将问题变得更详尽些。

  “可优先选山林猎户!”

  姚大节在这一刻,尽显他将领本色,“至于如何各尽其才,殿下,某有个法子,就是看他们的胳膊。”

  “若是胳膊的筋肉是一块块的,那么这些人便可当突击手,适合搏击突进!”

  “若是筋肉条状的,那么就让他们持盾,他们的耐力足,够持久。”

  “不错!”

  朱翊镠再次称赞出声,看向姚大节的目光带着几分欣赏。

  可以啊这人,这带兵也不错,战略层面更是独特,就连政治触觉都很灵敏,

  这若是搁在后世,算是很典型的军政人才啊,军事和政工兼备。

继续阅读:第162章 技勇太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惊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