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百官清理街道运动
余寿2025-07-28 17:323,090

  车轮滚滚,碾压过路面,街道之上长达百年之久积存的黄土,此时,正被挖出而后转运到那些三轮车上。

  而三轮车早已有着大量竹编的箩筐,同时两侧的车架也被加高。

  这些个三轮车,单单这条街看过去,便有着不下百辆。

  而此刻清理街道的运动是整个京城都有的,那么少说也有着数千辆三轮车。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民运动,由潞王亲自发动,而后顺带着所有官吏,以及百姓们都参与进去。

  此时,这些路面全都是坑坑洼洼的,大量的灰尘扬起,在这烟雾弥漫之中,有着大量的壮力正在卖力的挖掘黄土。

  铁锹翻动间,一拨拨黄土,夹杂着各种积存起来的生活垃圾,一并被铲出。

  北方的冬季,本就大风,因此大量的扬尘被封吹起。

  但又不能加水,因为在这清理过后,还需要施生石灰。

  这些生石灰的作用自然是很单一的,那就是消毒用的。

  这大明虽说没有工业化的一个污染,但是这大量的生活垃圾,包括粪便啊,腐烂的蔬菜啊这些都最终流到地底下,从而污染到地下水。

  从而使得整个京城的地下水其实都是咸涩的。

  因此京城当中但凡有钱的人,基本上都是买水喝,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水都是山里面运过来的,还没有受到污染。

  过去的朝代,但凡首都,都会有这个问题,包括盛唐时期的长安也是如此。

  只是所有历朝历代都没有想着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朱翊镠不一样,他一直心系百姓,对于民生问题是最为重视的。

  若是能解决民生问题,让百姓过得好一些,那么对于朱翊镠来说,哪怕是再多的成本付出也是值得的。

  朱翊镠此刻也直接脱掉了外袍。

  这外袍乃是蚕丝所编织,不好洗,也不会去洗,而且干起活来,基本上都要出上一身的汗,这时候穿个外袍有何意义。

  于是乎,朱翊镠便直接穿着内里的白色衬衣,双手拿着一把锄头。

  他本来也想着拿铁锹,或是铲子,但是这铁锹使用起来完全是有技巧的。

  朱翊镠第一次用,根本吃不起劲,就铲不出多少东西来,这让朱翊镠感觉若是使用铁锹就有些作秀的感觉。

  于是乎,他便直接拿着锄头,直接开始刨土。

  这街道上的黄土,有些区域,因为长时间的车轮碾压或是人马走动,自然是被硬的,也不好直接用铁锹铲,就需要用到锄头。

  而朱翊镠就正在卖力地挥动着锄头。

  而周边则是一圈亲卫,乃至百官,一个个都在干着活。

  虽说看不出来,他们的效率怎么样,但是他们至少人都到了,没有一个缺席,而且也没有一个人是做做样子的。

  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后世的某一个国家——东大。

  这东大的官员们啊,一个个大肚便便,完全都是作秀高手,一个个都是贪官污吏,都该拉出去直接鞭尸千百回。

  眼下,这些大明的官员们,他们哪怕是在清理大街,他们一个个官袍也都穿着。

  这是朱翊镠亲自交代的。

  其原话是这样的。

  如今,本王给你们做个表率,一天四个时辰,本王是干满的。

  至于你们想要几个时辰,这是按着你们自己的心愿。

  哪怕你们出工不出力也好,还是干什么也好,本王就一个要求,你们必须要穿着官袍去干活。

  官袍是你们的身份,你们的身份是官。

  不要觉得你们穿上官袍了,就觉得比百姓要高人一等了。

  姚记得,你们之前,没有中举,没有进士之前,不也是百姓,你们的祖先,父辈,不也是百姓。

  百姓之间何苦相互为难。

  你们要牢记,你们来自于百姓。

  民为水,水是万物之本,这点绝对不能忘记。

  这次让你们穿着官袍干活,其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让你们的官袍上沾点东西。

  这官袍脏了没有半分关系。

  本王不会管你们丝毫,哪怕你们就穿着刚干活的官袍,还有着淤泥的官袍,甚至散发臭味,本王都不会管你们半分。

  但是这心不能脏。

  若是心脏了,哪怕身子再干净,若是让本王知道了,你也必然只有革职查办这一条路可以走。

  本王要让全京城的百姓,让全天下,十三省两直隶的百姓都看看,我大明朝,不能只苦百姓,也必须要苦官员。

  同时,我大明朝的官员,一个个都是干实事的,不能脱离掉百姓,不能就钻到衙门当中,每天就清茶一杯,邸报一份,二郎腿一翘就完事。

  这事,不是人能干出来的,百官,何为官,必须要给民做个表率。

  本王给你们做个表率,而你们就给百姓做个表率。

  但凡有人对于这件事有反对意见的,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理论,全都都一律罢官!

  这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谁要是拿什么圣人教诲来说什么,很好,本王就让他们先去参军三年!

  这样一番原话,出自潞王,如今这个王朝当中实际的统治者当中。

  哪怕是内阁的几位阁老也是没有法子的。

  同时这件事也得到了李太后的支持。

  李太后本就是念佛之人,对于百姓的疾苦也是看在眼里。

  能看到潞王如此,有着明君之像,那是一万个开心啊,唯独就是心疼啊。

  因为潞王虽说已经完成了很多事,但其实年岁还少啊,但是这吃得苦实在是让李太后,这个做母亲的有些不忍心。

  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家的小儿子,那是个执拗的性子,没有人能够劝动的。

  既然拿定了注意,自然也是要支持自己儿子的。

  于是乎,他亲自将自己那帮子亲戚找到宫中,亲自交代,跟朱翊镠一并干活,也为百官当个榜样。

  就这样,在潞王的强硬命令下,以及李太后的直接推动下。

  京城当中的百官,有一个算一个,包括那些个上京述职的地方官,也是算上。

  他们一个个都穿上官袍,红的,青的,绿的,不管是什么颜色,现在都是一样的在干活。

  而这一幕的出现,让周围参与的百姓一个个也都是热血沸腾。

  当然在这热血之前,百姓们,哪怕是住在京城当中的百姓们,一个个也都是惶恐的。

  其原因也是很简单。

  什么时候,自己什么时候看到过这一幕啊。

  这哪怕是从有皇帝以来,就没有发生过这一场面啊。

  在两天前,官府当中,便有着大量吏员,敲着锣鼓满大街宣布,说要清理大街,而且是全员出动,百官也出动,还希望百姓商户也一并参与进去。

  百姓们一开始都以为是另外一次徭役,心中自然是充满着怨气。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次好像不同于以往。

  这一次的清理街道运动,说是好像是什么皇帝的兄弟,一个叫潞王的人推动的。

  如今这潞王好像才是大明真正的皇帝。

  关于这点,百姓不懂,他们也不想懂。

  但是他们明白,这潞王上去之后,好像确实有些不同的感觉了。

  尤其是这一次什么清理大街。

  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胥吏去上门说要征召谁去干活,没有一个。

  反而是一个个穿着官袍的人,他们原本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见到这些穿着官袍的大人物。

  这些大人物本来都应该是坐在庙堂之上的,都只能去仰望的存在,但是如今却是如同过去秋后处刑的犯人一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拎着铁锹或是锄头,走在大街上。

  但是,眼下,这些百姓眼中的大人物,大部分脸色都是有些难看,甚至这动作都是有些迟疑,但是他们的动作又很统一,一个个都是按着身上官袍的颜色划分,自觉地排成很多列,统一跟在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青年身后。

  百姓们,没有一个见过小青年,但是从这些百官的反应也能大致猜出来,这应该是地位极高的人物。

  那青年来到街上之后,也不说话,甚至还笑着跟周围围观的百姓打招呼,随后便直接拿起工具干起活来。

  全程自然也是歇过,但就没有放下过锄头,这活干起来,同样自然是不怎么样的,看起来是个全生手。

  但是干得却是很卖力。

  而那些个官吏们也一个个有样学样,将这锄头抡得飞起。

  这样的场景,百姓们何曾见到过,一个个心中都是存着天大的疑问,这些个青天大老爷,此刻居然也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一开始,没有人能相信这所谓的什么百官清理街道运动会持续下去。

  甚至这些个百官们也是这般认为的。

  毕竟这从古至今,下罪己诏的皇帝也不止一个了,但是哪一个皇帝会坚持下去?

  因此他们都下意识地认为潞王会坚持不下去,最多就是半天。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想到,朱翊镠坚持了两天,并且还在坚持,甚至就像是每日上值一般。

  每天风雨无阻,都出现在这街道上,而后便抡起锄头。

  一时之间,整个朝廷的官员都去干活了,整个朝廷却并没有瘫痪掉。

  因为很简单,潞王将自己的时间利用到了极点,而那些百官们也是如此。

  朱翊镠是在硬逼着自己,逼着自己每天干四个时辰,而后又抽出两个时辰去处理事情。

继续阅读:第231章 杜桐汇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惊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