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驿传改革(上)
余寿2025-07-28 17:343,067

  “殿下——”

  王安紧接着又是询问了个问题,“可是等过完年之后,再派赍官诏使,咸使与闻?”

  “过年??这些个京官一个个没事干,就等着过年吗?本王不也是没有闲下来?苍生万民还有多少是年也过不下的,让他们拿什么过年!”

  朱翊镠直接一口回绝了王安的想法,开玩笑,当官的居然还想着要过年,身上担着责任是一点都不知道吗?

  诚然,这一年到头,大家都希望能够一家团圆,吃个年夜饭,但是农民们也辛苦了一年啊。

  你官员每年只是点卯上值,谈什么辛苦!哪里会有干苦力的辛苦。

  至于筹划处理,那又是高层的事。

  所以那些个中层的人,一个个都是混日子的存在,朱翊镠对于这些体制内的早就看不惯了。

  “直接出发,你今夜书写好谕令,给本王看,看完之后,直接让兵部的车驾清吏司当值人,连夜抄写!明儿个就先快马告知北直隶各府,明天下午,诏使统一出发!”

  朱翊镠所说的车驾司,正是天下驿站的直接管理者,掌着诸如依仗,驿传,厩牧等事。

  “至于这诏使的人选嘛——”

  朱翊镠直接就定下来了,“那车驾清吏司,若是本王没有记错的话,不是有着郎中两人,员外郎两人,主事四人嘛!”

  “是的,殿下。”王安此刻已经猜到了潞王的想法,不过他并没有多言什么。

  “这北直隶,八府二州,二州就不需要了。”

  本来这延庆,保安二州,就是直属于六部的,加上又夹在顺天府和宣府之间,且多山地,又没什么商贸,所以这驿站几乎没有。

  因此,直接八府,一府一人,正好。

  而且这顺天府,距离很近,虽说顺天府的州县很多,但是距离近啊,来回跑也是方便的。

  诏书或是谕令从中央下发到地方,是需要一个流程,也是需要有人去送的,这不像后世那样,直接传真就行,此刻可不行,必须要靠人力来赍送。

  这便是赍官诏使的由来以及差事。

  虽说这所遣使臣,往往不拘一格,但其实朝中自有一套潜规则在,那就是派出去的官员,以行人,中书舍人,翰林院编修,或是给事中为主。

  其中又以行人为多,因为这行人的职责就在于衔命出使。

  极少情况,不,应该是说没有先例,以前就没有将各部的主事给调过去当使臣的,朱翊镠算是开了个头。

  “殿下——”

  王安有些犹豫,想说的话在喉咙间滚了几圈,最终还是开口了,“殿下,这几位都是担着差遣,以前没有——”

  “呵呵——一帮子鼠辈,能干点什么事出来?”

  朱翊镠很是看不清这些个官员,在他看来,这些个文官,大部分,一个个都被钱银给蛀空了脑袋,“眼下,他们必须要证明自己是吃干饭的,需要做些实事来!”

  “另外——这出行的规格,本王也说下,你连夜草拟下,发往内阁值班,以及六科廊房。”

  “是,殿下。”

  “这次出行宣诏,最好单车奉使,最多随身只能带有一个差役,另外,这费用,朝廷不支出,由出行官员自理,朝廷的钱,那是留给百姓的,不是给官的!”

  “殿下,是要一字不落吗?”

  “呃?”

  朱翊镠一听到王安问起这话,瞬间眉头皱起,有那么一瞬间,他想要换掉王安,这用起来,远远不如戚金,或是杜桐那般顺手啊,若是他们二人在,自然会直接一字不落告知的。

  因为他们深知潞王的脾性如此。

  不过,朱翊镠转念一想,此人才刚刚跟在自己身边,连半月都没有,也就不愿意在苛求什么了。

  “是的,一字不落。”

  “明白,殿下。”

  王安自然是聪慧的,当即便从潞王细微的脸色变化,摸出了些门道来。

  “这些使臣虽说奉行公务,但这一路上,不得居停于驿馆,所有食宿问题,由官员本人一体解决!以后这是定例,省得这些个官员找借口进去驿站。”

  “是,殿下。”

  王安此刻也已经听出味来了,这潞王殿下,对于文官似乎是非常不友好啊,再联想到这些时日,潞王居然连皇宫都不去,直接就在这京营当中,由此可见在潞王心中这文武之间的地位啊。

  那些个文官有没有感觉,自然是有些感觉的,但是一来,他们每天都要抽出起码是三个时辰去挖土,埋土,弄完之后,还要处理公务,实在是累得没有空去聚餐。

  二来,主心骨不在,像是张四维,直接已经在顺天府了,再比如潘晟,直接去了西山,都不在京城。

  留下的,要么是老油条,像是申时行,要么资历浅薄,像是余有丁。

  朱翊镠的声音还在继续,“送到各府之后,不要回来,直接一路派送,一直到州县,每个州县多跑跑,多走走,本就是驿站的主官,若是不去实地看看,有什么资格作主官?”

  “殿下高明——”

  直到现在,王安才终于明白了潞王的内在含义,这是借着这次机会让这些车驾司的主官能真正了解差事。

  原本,从京城出来的使臣,是不需要赍送至州县一级的。

  但是现在,上头来了命令,他们自然是要遵循的。

  “另外,让县里面也不要闲着,接到谕令之后,马上抄写,并且翻黄,张挂在官亭,再让县学教谕以及生员一并,限期两日内刊刻成册,继续往下赍送到县内各巡检司。”

  所谓翻黄,又叫誊黄,其实就是用黄纸翻印谕令内容。

  官亭,倒没有特定的什么建筑,只要是一县当中出现的公共区域,官方出资修建的亭榭,乃至衙署门前,都可以算是官亭。

  而巡检司,是县级以下的另一层基层行政机构,类似于后世的乡,但是比起乡来说,其军事属性更加浓烈几分,当然了还是有行政属性的。

  这巡检司下属,除了通判一类的胥役之外,更有着数十名弓兵。

  同时,这巡检司,也是皇权对于县级以下地方权力的一种试探,皇权通过巡检司,通过来实行了对于乡里的直接控制,与里甲制,或是粮长制相辅相成,算是皇权下县。

  “最后,巡检司也要派人直接拿着册子,到乡村,晓示人户,这是对百姓有利的,务必要让他们都了解清楚了。”

  朱翊镠很是不放心,因为这很多时候,经书是好的,但是念经的人很容易把它念歪了。

  同样的,这谕令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属于宽民力,是能够给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的,但是官员的利益会受损,比如说他们再也不能白吃白喝白睡了。

  因此他们可能会不经意间隐藏起来,不让底下百姓知晓,而颁行至里甲乡村,就是为了避开这一弊端!

  等到这件事交代清楚之后,王安也没有急着回去,便直接就在潞王的营帐中,开始书写起谕令来。

  今夜注定是个无眠夜,朱翊镠在阅定了王安草拟的谕令之后,便带着他一并进宫去。

  王安要去通政司那,而朱翊镠则是要去后宫,找自己的母后,这年夜饭还是要吃一顿的。

  翌日一早。

  顺天府府尹臧惟一手捧诏书,正恭恭敬敬地将其摆放在香案之上,

  顺天府作为最先接到了谕令的府,其原因很简单,就是距离最近,当然了,这顺天府也是驿传负担最重的,这也让朱翊镠很是在意。

  有着五州二十二县的顺天府,一共有着二十六处驿站,这个数量在整个北直隶都是遥遥领先的。

  不过,比起洪武年间已经少了不少。

  洪武时期,可是有着整整五十六处。

  这现存的二十六处驿站,共分布在三条主要驿路之上,一条是西北道,通向两个直隶州以及宣府,另一条是东北道,通往永平府,而后经由山海关直接到辽东。

  那朝鲜使臣一般就是沿着这条驿路过来的,有着接纳贡使的职责,不过,后面这职责就会取消掉了。

  大国气度?朱翊镠可不知道什么是大国气度,他只知道,能让百姓吃饱饭,便是一个大国最大的担当,其他的都是面子上的事情,只有民生问题才是里子。

  里子处理好,才能腾出手来解决面子问题。

  而南方道,则是细分为两条,分别通往通州一地,以及保定府。

  所以昨晚上刚抄录好谕令之后,朱翊镠便直接连夜派锦衣卫,挨家挨户通知这顺天府外加两京县的官吏,明日一早起来听宣。

  与此同时,顺天府衙,以及两京县的大小官吏数十人,则是行三跪九叩首礼,还在地上跪着。

  顺天府的生员,以及顺天府衙当中的弓兵以及皂吏纷纷站立两侧,他们将作为仪从的存在。

  而生员们则是作为礼生。

  在香案的背后更是有着鼓吹队在奏乐。

  一切都显得热闹非凡,但那些个官员们一个个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像是死了爹妈一般。

  毕竟这次比张居正的改革还要严格,很多隐藏的福利都被剥夺掉,甚至以后还要自己掏银子去住宿,这换作谁,也不会开心。

  其谕令的内容,到现在,还在他们的脑海中回荡着。

继续阅读:第238章 驿传改革(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惊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