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改组皇庄
余寿2025-07-28 17:353,053

  “戚帅——”

  朱翊镠继续补充道,这公爵封了之后,若是想要让戚继光挤入这勋戚当中,还必须要再加头衔封号,“本王再以监国的身份,封你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

  这封号其实就是勋臣的标志了,相当于一种身份的勋章。

  从高祖朱元璋骑兵定天下的,其封号是开国辅运,而跟随朱棣的又是一批功臣,其封号为曰奉天靖难,其他时候,所有的功臣,其封号便是奉天翊运。

  “殿下——”

  “戚帅啊,若是本王没有记错,你在万历二年,便已经是特进光禄大夫了?”

  “是的,殿下。”

  “嗯,正一品散阶,也算不低了。”

  “这样,武勋阶上,再提一级,就加封为左柱国,岁禄五千石。”

  “殿下——”戚继光又是一个抬头,此刻他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向有着眼力见,善于交谈的戚继光,一时之间也是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有些懵懵地听着潞王的安排。

  “整个京营军官,都交由你来裁决!”

  朱翊镠开始为了戚继光京营改革做出些自己的努力,“那些个在京营当中的,坐营公侯伯等官,你来做主,你来考察,谁能留,谁要去,你只管说给本王听,或是拟个名单也行,本王按着这个名单来,他们若是不想离开,本王亲自跟着他谈。”

  坐营官,也算是京营的高级军官,像是五军营当中,分为五枝人马,每枝有坐营官一人,这坐营官与参将地位齐平,是安置勋戚的地方。

  “至于这参将以下的各级军官,无需兵部协同,你自决!事后告知本王一声就行。”

  “而那京营的参将以上,包括四个副将,十个参将,你拟个名单,用你原本旧将也可以,或是调用九边军官也可以,你直接管开口,一切都由本王来想办法,这将领必然给你备齐。”

  朱翊镠可谓是放权放得极为彻底,整个京营,五军营有两个副将,神枢营,也就是三千营,以及神机营各有一员副将。

  而参将,除去五军营的四个参将,还有着练勇营的六个参将。

  这练勇营也是隶属于京营当中,其职责算是幼军营,或是后世的新兵连,乃是专门管理三大营的军士操练。

  这人事任命权,基本上都交给了戚继光一人,而朱翊镠也将自己的定位定得很清楚,那就是辅助,辅助着戚继光管好京营。

  “另外啊——”

  朱翊镠的语气转为严肃,“这京营有将之后,还要有兵,军额,本王会想尽办法给你补齐的,并且不让你有兵源上的后顾之忧。”

  “五军营原本这正兵有六万人,神枢营正兵三万人,神机营正兵也是三万。但是这都是躺在名册上的,实际人数啊。”

  朱翊镠对于这吃空饷的问题,可没有多少乐观,“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本王姑且不算这十五万的备兵,这正兵必须要先优先补齐。”

  “殿下,可用这募兵之法。”

  戚继光抓住机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末将这些年都是用这募兵之法。”

  “嗯——募兵之法是好的。”

  朱翊镠先是点了点头,认同了戚继光的提议,“这正兵一部分可以用募兵来补齐,只是…本身京营的来源是卫所,本王想要借着这次机会,好好改革下在京卫所。”

  “本王最终还是要考虑到军费支出问题,虽说现在太仆寺的存银很多,但是这治国如烹小鲜,还是要能省就省。”

  朱翊镠很是耐心地解释了自己为何不能用募兵,反而要死抱着卫所制不变的原因。

  无他,就是两个字,银子。

  “卫所制度必须要得到改良,必须重新恢复起来。”

  “导致如今这在京卫所衰退崩溃的原因,应当有两个,当然这是本王自己所想的。”

  朱翊镠看向戚继光,“若是戚帅有想法,只管提出来,今日你我畅言。”

  “是,殿下!”

  “这第一个原因,就是一部分京营士卒,被各府衙,乃至各级军官,以种种差事杂务所征用,堂堂士卒,怎么能跟宋朝禁军一般,沦为工匠??”

  戚继光闻言,点了点头,潞王看问题,确实是看到了本质,其所说的这一点,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大批士卒,被役占于营造,官军不能操戈操练,反而被占役以备工役,诸多杂差,让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下降,甚至还让地位也下降了。

  本身这军士的地位就很低了,现在是个人,都敢调用军士去干活,这实在是不应该。

  “京营官军,第一等要务,就是以备征调,京中衙门,各处内宦,乃至外戚,所有人都不得科榨士卒!谁敢占役,发现一处,便处理一处,调用额数不管多少,哪怕一人,也直接免职,并且追究其上头,本王要连坐,要重罚!”

  “第二个原因,就是屯田被占,连田地都没有了,这卫所制度又怎么能维持得了。而这屯田每年减少的原因,在于两点。”

  朱翊镠伸出两根手指,而后微微弯曲掉手指,“第一是不堪重负,主动抛弃,第二就是侵夺占种,或是投献势要。”

  “关于这问题,本王提出两个提议,戚帅,你听听看,觉得可不可以。”

  “是,殿下。”

  “第一,屯粮上交份额,一律减半,所有杂差皆废除,只有田赋一项,永不有役,也永不加赋。”

  关于这一点,就是减负,减少了负担,才能让卫所的军户们有利可图,有多余的粮食可以积累起来,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第二,便是改组皇庄!这一点,本王会跟母后商议好的。”

  这皇明的皇庄,可不单单只有皇帝本人的皇庄,还有皇太后的庄田。

  听到这点,戚继光一脸震惊,他实在没有想到潞王的胆气如此之大,能对自己下手,确实有足够的魄力啊。

  而对于皇庄,朱翊镠想得很清楚,改,必须要改!

  跟百姓在农田当中抢夺食物,实在是不齿!

  而且还容易起到带坏风气的作用。

  毕竟皇帝都带头侵占了,那底下人必然也会有样学样。

  而且这些庄田侵占之后,是皇帝自己管吗?自然不是,还是要派太监来管,大量的内宦被派出去,在各处皇庄,充当管庄主事。

  这些个主事都是内宦,无疑会加大内宦势力,这对朱翊镠来说是不利的。

  所以这第一刀必须要砍在自己手中。

  至于来钱的途径,朱翊镠也想好了,当然是开矿最好了。

  “本王了解过,这各处皇庄,都分布在北直隶顺天﹑保定﹑河间等八府,其田地有着三万七千五百余顷,也就是整整三百七十五万亩田地!”

  朱翊镠说到这,停顿了下,他在想怎么去处置这般庞大的资产。

  若是换作前几年,刚来这方世界的他,必然是想着耕者有其田,然后直接分田单干,一如过去的王朝一般,培养出大量的自耕农来。

  但是这样有个坏处。

  不,不止一个坏处。

  一方面,分散之后,不利于皇权下乡,对于地方上基层的控制力度还是偏弱。

  而另一方面,没办法搞好工业化,因为无法提取出更多农业生产资料。

  这是很致命的,因为这意味着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会变得很缓慢。

  不过,现目前,必须要让人吃饱饭,吃饱饭是第一步,也是最为要紧的一步。

  他可没有忘记这小冰河时期马上就来了。

  朱翊镠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选择自己在辽东所推行的营庄制度。

  营庄有些类似于后世苏修的集体农庄,也有些类似于东大的包产到户。

  朱翊镠随后将这营庄制度,跟戚继光说了下,因为戚继光并不是皇庄改制的负责人,因为朱翊镠也只是大概说了下。

  “本王决定将这些田地全部分给在京卫所的军户。”

  朱翊镠最终还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制,而非公有或是国有,“另外,撤回自行管业的皇庄管庄人员,一律撤除。”

  这每庄有着官校,庄头,伴当,家人等几十人,所有庄田加在一块,少说有着数千人。

  这些人的开支完全可以省下去!直接砍掉。

  “至于如何收租,这子粒银,还是减半,三成,军户自得六成,集体可获一成,耕得越多,军户所收获越多。便可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普通的百姓,抗风险能力弱,也无力维持农耕牲畜养殖,这一成就相当于隋唐的义仓,由粮长一并收取,是为了维系大型农具,以及农耕牲畜的养殖。”

  “戚帅,你且要等上一等。”

  朱翊镠的声音响起,“最多半年,本王保证,这营庄制度下去之后,屯田,屯粮,乃至屯军都能得到维系,京营的兵额就能维系住。”

  “本王就不信这第一刀砍在我自己身上,那些个勋贵官豪势要会不吐出来些!”

  朱翊镠恶狠狠地说道,“这半年的时间给他们,若是还像那徐阶一般,一边标榜自己是清流,另一边则是侵占民田二十万亩!实在可恶!!本王会一个个把他捆起来,拖在马背上,直接一路拖行游街!让其脸面丢尽!!!”

继续阅读:第215章 君臣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惊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