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袁通判发难
闲人吃茶2025-05-23 16:163,993

什么?

学堂?夏税?!

周家人听了只觉莫名其妙。

自家学堂要交哪门子的夏税!

周老四连话都懒得说,直接哼了一声。

“通判大人,您是误会了。”孙萍花看没人说话,率先辩解:“我家学堂是给自家孩子念书用的,又不是外头那般用于经营的,您咋能朝我家要这个银子呢。”

听到动静后,老村长也赶来为周家说话:“是啊大人,这肯定是弄错了。我是桃源村的村长,可为周家作保,他家这学堂可没赚过啥钱啊。”

可是这会子,最该说话的周老太却沉默了。

她目光犀利地打量着袁通判。

心里头顿时门清儿!

眼下这哪里可能是什么误会,分明就是袁通判故意刁蛮。

只怕是受了韩碧莲唆使,才来无故生事的。

于是周老太也不急于辩驳。

只是抱起双臂,默默等着袁通判先说。

果然,那袁通判眼下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待周家突然就没了以前的客气劲儿。

他转头盯着孙萍花哼道:“若学堂只为自家孩子所设,那自然不算经商之用,无关夏税之事。”

孙萍花赶紧笑道:“您说得对啊,所以我家当然不算……”

可还未等她把话说完,袁通判就冷声打断。

“可本官怎么听闻,你家这学堂请了三个夫子,每日进去的孩子不下六七个,可不是只有小县主和其兄长!”

“这……”突然的呵斥吓了孙萍花一下。

她结巴道:“这……这倒也是,我家确实还有别人家孩子,可她们只是一起陪读的罢了,我家又未收取她们啥钱,也不算是经营学堂啊。”

袁通判的国字脸上闪过一抹轻蔑。

“既承认收了外面的孩子来念书,那便就是有隐瞒经营之嫌,除非你们能自证清白,不然此事怕是不能善了。”

谁都知道,眼下这拨夏税朝廷收得急。

北边几省只是加了商贾之税。

而南省那边的富庶之地,就连种地养蚕的都被加了一倍的夏税,朝廷对这笔钱的要紧程度,可见一斑。

这节骨眼上,谁家跟逃瞒夏税扯上关系,谁家怕是就要倒大霉了。

见状,老村长在心里为周家捏了把汗。

白镖师也不由暗暗皱眉。

没做过的事情,要人如何自证,岂不是没事儿找事儿。

眼看着白镖师已经过来,要为周家解释,周老太才终于重新开口。

她也不急着辩驳,只是呵呵笑着反问:“大人,我老太婆大字都不识得一个,也不知有没有误会您的意思,您听听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哈,照您这么说,是不是只要找了旁人家的孩子来自家一起念书,便算作经营学堂了?”

袁通判顿了一下:“倒也不全是,只不过得证明这其中没有金钱往来才可。”

“那好说。”周老太不急不慢,笑得更深了。

她眯眼道:“从杏花镇到灵州城,宅邸内设有学堂的人家可是不少,只要您把其他人家的学堂都查了,且让他们一一自证并非经营之所,那我周家便也一定给您个满意答复,您看如何?”

闻言,袁通判不悦地哼了一声。

“你这是在强词夺理!”

不说别处,光是城里开设学堂的富户,就不下几十家。

他若真挨家挨户去查,还不把人得罪光了才怪。

周老太皮笑肉不笑地应了一礼:“强词夺理不敢当,倒是您此番前来才是震有些无理取闹,通判大人,既要纠察私设学堂,就得一视同仁,不然,还是请您回吧,好走不送!”

见自家老娘这般硬气,周老四跟着哼哼两声:“想不到这好好的官府,倒成了强盗,拿别人家给孩子念书的学堂来要夏税,这跟讹人有啥区别。”

袁通判脸色立马黑了一分。

孙萍花也来了底气,她叉着腰道:“我家可有四个外面的孩子来读书呢,除非您给文英她们家里人都叫来,只要她们家大人都说我家收了学费,那我家就认!不然,我们可不接您这罪名!”

听罢,周老太微微蹙眉。

“行了老二家的,别再说了。”

周老太缓了口气,然后抬头冷道:“袁通判,我家虽住在乡下,但好歹也是有勋爵在身,既助过反叛,又救过皇子,若是有人成心想要刁难,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那分量!”

说罢,她转身便大步流星地朝宅内走去。

周家众人立马跟上。

“老四,关门!”

气势如虹的声音一落,随即只听“砰”的一声,周家大门这便紧紧关上。

袁通判抬起手,摸了摸鼻子。

仿佛要把无形中碰的一鼻子灰擦掉一般。

只不过他脸上却未见半分气恼。

反而若有所思地站在原地。

这时,一旁的小吏小心翼翼询问:“大人,方才我们已经查验,周家内确有学堂,只是这不过是私人学堂,咱们没凭没据的,也不好给周家扣罪名……”

袁通判抬起一双浊眼。

“无凭无据?那找来凭据不就得了!哪怕找不来,咱们也可以捏造出来。”

说罢,他又暗暗压下声音:“别忘了,咱们来找周家,是为了李大人的吩咐。”

袁通判回头走向马车。

平庸的脸上闪过一抹诡谲之色。

这时,只见一只碧绿色的绣鞋,从马车里慢慢伸了出来。

“大人,您可是答应过我的,无论如何都要帮我出了这口气啊。”娇滴滴的声音也随之传来。

袁通判咽了咽口水。

他的眼底爬上一片焦急之色,这便急匆匆钻进马车。

“放心吧莲儿,只要你乖乖伺候老爷,老爷我哪能连这点儿小事都不如了你的意……”

……

官兵们离开得比周家人预想的还要快。

回到屋里,周老四灌下一碗凉茶便道:“娘,我方才听着动静呢,他们没一会儿就走了,看来也没啥了不得的,许是唬一唬我们罢了。”

孙萍花松了口气往炕上一坐。

她乐道:“这官府的人怕是想钱想疯了,唬谁家不好,偏来唬咱家,咱娘哪里是他们唬得住的。”

看样子,他们只当这姓袁的不开眼,为了要钱才随意找上了周家。

可宋念喜却拧着眉心,不这么想。

她迟疑地摇摇头:“这回夏税收得重,说明朝廷急缺钱用是没错,可即便如此,那袁通判也应当不会为了多收几个子儿就胡来,我总觉得,他今儿那样子像是动了真格。”

周老太这时才终于点头。

在“嗯”了一声后,周老太的脸上露出一些忧色。

“老三媳妇儿说的对,那姓袁的出身低贱却能官至通判,哪里会是随意乱来的蠢物,今日这番阵仗,更不可能只是为了唬一唬咱,怕是这事儿还不算完,咱且小心着些。”

想到这儿,周老太甚至觉得,这袁通判也未必只是受了韩碧莲的挑唆。

毕竟韩碧莲最多算个贵妾。

而袁通判这般经历不堪之人,怎会单单为了个妾室就冲冠一怒……只怕……

这时,孙萍花的话打断了周老太的思绪。

“娘,您也太小心了。”孙萍花漫不经心道:“咱家行得正坐得端,那袁通判能有啥法子治咱。”

这话不说还好。

一说反倒惹来周老太心生不快。

周老太责怪地瞪了孙萍花一眼:“你脑子转得不快嘴倒挺快。”

想想方才孙萍花对袁通判撂下那话,她总觉得有些不妙。

“是啊二嫂。”宋念喜也有些看不下去了:“在门口时,你怎么能说让袁通判找文英她们家人来对峙这种话,且不说会不会给她们家招来麻烦,对咱家也未必有利。”

孙萍花有些讪讪:“这不是我看你们都没咋说话,才想着说几句……”

“行了。”周老太面无表情地打断她:“以后再有要紧的事儿来,不许你多嘴,你们都回自己屋待着,这事儿等老三回来娘跟他再商量商量,其他人都别多嘴了!”

孙萍花只好不再辩驳。

有些委屈地回自己屋子去了。

被袁通判这么一闹腾,周家自是午饭都没什么心思吃。

宋念喜只煮了锅阳春面。

她又把猪肉剁碎,拿大酱一炒,做了个炒肉丝酱,晌午一家人就这么随便凑合一顿。

大人们吃得不太欢实。

小子们的胃口倒还行,每人都吃了满当当的一碗面条。

只是绵绵的饭量就骤减了。

宋念喜一共就给她盛了小半碗面条,加了个荷包蛋和两筷子肉丝酱,愣是被她剩了一多半留在碗里。

起初周老太还寻思是面条不对她胃口,又让巧儿去蒸了大虾,再热些红豆粥来。

可这些绵绵却是一口未动。

这小家伙主要是心里不安,生怕有那韩碧莲从中作梗,会引那姓袁的不停刁难自己家。

就连下午时绵绵都不咋欢实闹腾了,她一直四仰八叉地躺炕上,时不时地小小叹口气来。

等入了夜后,这乖宝儿更是像条毛毛虫似的,在被窝里翻来覆去,拱来拱去的,闹得连周老太都没睡好。

第二天清早,周老太给绵绵穿衣梳头时,眼下都是两片乌青乌青的。

可周绵绵也没啥精神,小嘴就没闭上过,哈欠连打了五六个。

这时,大郎进了正屋,正要去给绵绵倒小尿壶,就被绵绵给先叫住了。

“大锅锅,文英她们到了吗?”绵绵赶忙问道。

虽说离学堂开课时辰还早着呢,不过文英和另一个丫头因住得远,所以总是早早从家里出发,提前大半个时辰就能到周家学堂坐好。

周大郎抓了把除味儿的干花瓣,笑着道:“她俩可不像你个小懒虫这么贪睡,都已经来了,娘给她们弄了稀饭和鸡蛋,现在她们正在学堂里吃呢。”

一听这话,绵绵顾不上发带还未扎好,这就急巴巴地蹦到地上。

“绵绵去找她们!”

话音未落,绵绵就踩着周老太的大鞋,哒哒哒往后院跑去了。

看着这乖宝儿这般急切,周老太和大郎都是一愣。

周老太本想追上去。

可无奈光着双大脚愣是没鞋子穿了。

她只好道:“这绵绵,也不知想到哪一出了,就这么着急,大郎你快追过去看看,她穿着奶的鞋不跟脚,别到时候再摔着了。”

等绵绵一路跑到学堂时,头上的发髻都松散开了,碎发毛茸茸地垂在脸边儿,看着像只刚睡醒的小花猫似的。

文英惊讶地看着她,把稀饭咽下:“绵绵,夫子们还都没来呢,你怎么……这么着急,头发还乱着呢。”

绵绵随便捋了下,结果越捋越乱。

她也索性不管了,过来拉着文英的小黑手就道:“文英,咱俩是不是好朋友!”

文英想都没想,立刻点头。

“那自然是,绵绵是文英最好的朋友了,绵绵怎么突然这么问。”

绵绵小嘴嘿嘿一咧。

“那好,绵绵请你帮我一个忙,要是这两天有人去你家,问起你可有向我家交学堂费用一事,你就……”绵绵凑近文英的耳边,小嘴叭叭地一通嘱咐。

文英听得云里雾里。

时而惊讶,时而困惑。

不过最后她还是用力点头。

“放心吧绵绵,你说的我都记得,会帮你留意的!”

……

三天后,正好是学堂休沐。

正午时,太阳热辣得已经不像初夏时节,烘得大地都跟着滚烫。

周老太穿了件无袖汗衫,正寻思着把冰搬出来,用上一些解解暑。

然而这时,袁通判竟又带着人,再次来了桃源村。

听到外面的叫门声,周老四不耐烦地走出去,正要看看姓袁的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可是谁知,大门刚一打开,周老四却在一众官兵之中,看见文英和另外三个小姑娘。

她们四个小脸儿煞白。

一旁还有几个大人,应当是他们的家人。

周老太见到后,立马走过来质问:“袁大人,您何故给他们抓了过来,此事您心知肚明不过是场闹剧,何必又要牵连无辜?”

袁通判却沉下声音:“抓来?谁说的。明明是他们主动愿与本官一起前来,他们要指认你家学堂收取费用,本官难道还能拦着不成。”

继续阅读:第343章 周老太被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