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目录
第359章 老二人没了闻言,老村长立马瞪大眼睛。
他的目光又落在那妇人的孝布上。
心底猛然一惊。
莫非,是老二出事儿了?
老村长不敢耽搁,这便赶紧把眼前妇人带去周家!
“您就是老二的娘吧。”这妇人一进门看到周老太,立马就喊对了人。
她说罢就抹起了眼泪儿来。
“看您家有吃有穿的,怎么就能狠下心,不管老二呢!老二,我可怜的老二啊!”妇人死死拽着孝布,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此时,周家众人都只觉发懵。
他们才不过刚被老村长叫出来,还没走到门口呢,咋就突然被号了一脸的丧?
这脸生的妇人又是做什么的?
周老太微微皱了下眉。
虽然还有些纳闷。
不过听着她字里行间离不开老二,又知自己身份,自然也不难猜出,此女就是老二在南省的那个姘头了。
于是周老太也没那个好脾气,这便厉声打断。
“你是什么人,来我家说的什么胡话!我家怎么就不管老二了?我们自家人如何行事,该你个不知底细的外人何干,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再哭给我滚出去哭,别在这儿添晦气!”周老太声如洪钟,眼色威严。
那妇人被这么一凶,立马就止住了哭声。
她怔了怔,气势怯了一分:“我、我哪里有教训您的意思,我只是为老二伤心啊……”
这时孙萍花听到事关老二,忍不住急问:“你认识我家老二?那你快说老二怎么了,他不是在南省吗。”
“你们恐怕还不知呢。”矮胖的妇人拿袖掩脸,又抽搭起来:“老二、老二他……他已经不在了……”
“什么?”孙萍花脸色顿时煞白。
周老太和老三他们也都心底一震。
前些日子老二不还寄了书信回来吗?
怎会这么突然。
那妇人叹了口气:“怕你们不信,我还拿了老二的贴身衣物回来,给你们瞧瞧。”
周老太赶紧一把接过。
果然,正是她之前给老二缝制的。
“可我二哥先前叫人代写了家书啊,他身体康健,绝不会说没就没的。”周老三难以接受,红着眼睛质问:“我二哥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你倒是赶紧说。”
矮胖的妇人瘪瘪嘴,埋怨地瞥了眼周老太。
“这事儿说起来,还不是怪你们自己家吗,先前老二寄了家书回来要银子,你们为何不给。”
周老太沉声问:“跟银子有何关系。”
那妇人这就又呜呜咽咽起来。
“你们哪里知道,我们那儿今朝夏税重,活命难啊。”
“你们不寄银票过来,我们又交不起夏税,所以老二就去做力工了。可偏生他倒霉,去了户恶霸家做工,没日没夜地熬着身子,没几日就得了痨病死了!呜呜呜!”
这话一出,周家人的脑瓜都嗡嗡的。
孙萍花的眼睛都快直了。
她只觉头晕目眩。
嘴唇子也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老二……老二没了……我的老二啊!”突然只听一声痛叫,孙萍花痛不欲生地捂住心窝口。
她嚎啕地张大了嘴巴。
还没等哭出几声,就抽搐着倒在了地上。
周老三和周老四他们也是一脸悲恸。
老四的牙齿都不停打颤。
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宋念喜和巧儿也一时湿了眼睛。
只有周老太还没什么情绪。
她看了眼儿媳和儿子们,又抬眼看看那妇人。
只漠然吩咐:“老三家的老四家的,快把你们二嫂扶进房里,再去把老村长请来给她看看,可别让她难受出个好歹来。”
说罢,周老太就带着老三和老四回了正房。
一家人坐在炕上后,低低的哭声也渐渐响起。
周老三垂着肩膀,如丧考妣。
周老四拿拳砸墙,边砸边哭。
周老太垂眸琢磨了好一会儿。
越想越觉得不对。
等她再抬起头时,见两个儿子这样,忍不住纳闷道:“你俩跟着号什么丧。”
周老四用力抹了把眼睛,不解道:“娘,虽说二哥平时没个人样儿,可他现在人都没了,您难道心里也不难受吗。”
周老太无语地吐了口浊气。
那是她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若真出了事儿,自己能不比老三老四他们还难受?
周老太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老四:“谁告诉你们老四没了?就凭外头那个妇人?”
周老四摸着后脑勺:“娘,您这是啥意思?”
而老三则马上明白了周老太的意思。
他一下子站起来:“娘,您是说我二哥姘头说的话不可信,就是说,我二哥兴许还没死?”
正好这时宋念喜和巧儿也进屋来了。
一听这话,她们赶忙坐在炕边询问周老太。
周老太扭头朝窗外看了一眼。
只见那妇人正对着周家宅子四处打量,脸上早已不见半分哀伤,反而有一种意外的兴奋。
于是周老太这就把窗户关上。
她露出揣摩之色:“你们想想看,南省离咱们这儿多远啊,凭她一个妇道人家,独自赶这么远的路,要花不少盘缠不说,光是这路上的各种不太平,就不是她能受得起的。”
接着,周老太又苦笑哼道:“老二人都没了,她从南省费劲赶来,就为了来咱家报个丧?你们也不想想,就老二那为人,他能找着这么个有情有义的姘头?”
这话一出,如同一个棒槌,立马把老三他们都砸清醒了。
别的他们兴许不知道。
但周老二的品性和眼光他们是知的啊!
除了孙萍花外,拿能肯跟周老二钻一个被窝的,肯定不是脏的就是臭的。
一封书信就能说明白的事儿,非要长途跋涉前来报丧?那得是多深的感情啊。
周老三恍然笑了:“娘说得对,我也不信二哥能找着这么有情义的女人。”
宋念喜松了口气拍拍胸口:“嗯,除非是二嫂这样憨傻的,不然谁能这么待他。”
巧儿也小声补刀:“像二嫂这般傻的,打着灯笼都难找,咱二哥这辈子顶多就能遇着这么一个了。”
“对,可见外头那妇人,多半是有古怪。”周老四忙抹了眼睛附和道。
至此,周家人心底的悲恸彻底烟消云散了。
心里都轻松了起来。
周老太也不急着管老二的事儿,而是先问宋念喜。
“对了,老二家的咋样了,她可有醒过来?”
可别到最后周老二没啥事儿,再把他媳妇儿给急出病来。
宋念喜回道:“没呢,不过老村长说她是一时急火攻心,不会有什么大碍,就让二嫂昏睡吧,总比醒来难受要好。”
这时周老三赶紧问道:“娘,那外头那妇人怎么处置,咱们要不要唬她一顿,逼她说出实话来。”
周老太早有成算。
她摸着脚底板,啧啧摇头。
“别急,现在是她别有所图,那急的应该是她。咱且耐心等着就行,等那妇人自己着起急来,也就自然会露出狐狸尾巴了。”
周家人虽不够伶俐。
不过起码都肯听安排。
他们这就周老太的话来做,不仅一个个都不急不忙,反而还照常吃吃喝喝。
周老二的姘头主动提出借住两天,周家也没拒绝。
很快,她就告诉了周家人自己的名字。
她叫贾槐花。
就是老二之前在家书里提到的那个寡妇。
这贾槐花在周家吃住下来,可她等了大半天,也不见周家跟自己说起老二的后事。
于是她忍不住急了。
这就要去找周老太主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