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讲得都很好,很具体,有想法有措施。”
“在滨海工作的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宝贵的一段经历。”
“我刚来的时候滨海面临很多困难。”
“环保的压力,产业的阵痛,民生的欠账。”
“我们一起扛过来了。”
“这中间有争论有分歧,甚至有过不愉快。”
“但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让滨海更好,让滨海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感谢同志们的支持。”
“没有你们,很多工作我一个人推不动。”
他说得很慢,像是在回忆,也像是在总结。
在座的常委们,神色各异。
有人动容,有人垂下眼帘,有人心里五味杂陈。
林昭远顿了顿,语气变得有力。
“滨海的未来掌握在大家手中。”
“我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这股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要翻烧饼,不要搞新花样。”
“让滨海真正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话音落下。
会议室里沉默了几秒钟。
随后,市长赵立人带头鼓掌。
掌声响起,热烈,持久。
这一次,掌声里没有敷衍,多了几分真心。
林昭远站起身,对着众人,微微鞠了一躬。
……
会后,林昭远开始了辞行。
他先去了市人大。
主任是个快到点的老同志,姓张。
张主任拉着他的手,把他让到沙发上。
“昭远书记,这么快就要走了?”
“我还想着下半年请你来人大给代表们做个报告呢。”
“服从组织安排。”
林昭远递上一根烟。
“在滨海这大半年,没少给您和人大添麻烦。”
“很多工作要不是您和代表们支持,根本推不下去。”
这话是真心实意的。
环保整改最难的时候,是人大组织代表连续视察,形成了压力,才让他打开了局面。
张主任摆摆手。
“我们是监督也是支持。”
“你干的是正经事,是为老百姓好我们没理由不支持。”
他弹了弹烟灰。
“以后有什么打算?”
又是一个同样的问题。
林昭远笑了笑。
“先休息一段时间充充电。”
“听组织召唤。”
“滨海这边以后还要请老领导多费心。”
“班子年轻,有些同志想法多,需要您这样的老同志给掌掌舵。”
一句话,点到了关键。
张主任是什么人?
人老成精。
他立刻听懂了林昭远的潜台词。
这是在交底,也是在拜托他,稳住局面,别让滨海的政策走回头路。
张主任心里有了数。
看来,林昭远虽然要走,但影响力还在。
他用力握了握林昭远的手。
“你放心。”
“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滨海就乱不了。”
告别了张主任,林昭远又去了市政协,拜访了几位退下来的老干部。
程序,礼数,一样不落。
一位参加过战争、身上还留着弹片的离休老书记,拄着拐杖,坚持把他送到门口。
老人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抓着他的胳膊。
“昭远书记,你来得及时干得漂亮!”
“我活了快九十岁见过的官多了。”
“像你这样真给老百姓办事的不多。”
“滨海人民会记得你的。”
“以后常回来看看!”
林昭远鼻子有点酸。
“一定!老爷子,您多保重身体。”
“滨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定会常回来学习取经。”
他郑重地承诺。
……
最后一站,林昭远没有通知任何人。
他让吴元勤开车,在滨海市里慢慢转悠。
车子先开到港口。
他没有下车,就那么隔着车窗,远远看着。
巨大的龙门吊在轨道上移动,将集装箱从货轮上抓起,再稳稳地安放在卡车上。
几艘环保监测船,在航道上穿梭。
一切,井然有序。
“书记,码头工人换班了。”
吴元勤轻声说。
林昭远看见,一群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说说笑笑地从闸口走出来。
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那个上次和他吵过架,后来又帮他说话的老码头工人。
老工人似乎也看见了这辆与众不同的黑色轿车。
他眯着眼睛,朝这边望了望。
突然,他像是认出了什么,大步流星地跑了过来。
吴元勤下意识地想发动车子。
“别动。”
林昭远说,他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林书记!”
老工人跑到跟前,气喘吁吁。
“真是你啊!”
“我听说……你要走了?”
他的脸上,有汗水,有油污,还有一丝惊讶。
“是啊,老哥。”
“来看看。”
林昭远伸出手。
老工人在自己油腻的工装上使劲擦了擦手,才用力握住。
“书记,多保重啊!”
老工人不知道该说什么,翻来覆去就是这一句。
“你也是。”
“家里都好吧?”
“好,好!现在厂里效益好,发的钱多了。”
“我儿子也说天都比以前蓝了!”
林昭远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就好。”
没有更多的话。
他转身上车。
车子缓缓开走,后视镜里,老工人的身影越来越小,但他一直站在那里,挥着手。
车子又开到了红旗区。
曾经的棚户区,如今是崭新的住宅小区。
路平了,灯亮了,楼下的花园里,有老人在下棋,有孩子在追逐打闹。
林昭源看到了上次接待他的那个社区主任,正在跟几个大妈聊天。
最后,车子停在了市政务服务中心门口。
他记得,他第一次来这里暗访时,看到的是一张张不耐烦的脸,和一条长得望不到头的队伍。
现在,大厅里人不多。
每个窗口前,最多两三个人在排队。
他看到,一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正探着身子,耐心地给一位老人讲解着什么。
林昭源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元勤,回去吧。”
……
回到办公室。
吴元勤已经把东西都收拾好了。
几个大纸箱,装满了文件、书籍和各种纪念品。
林昭远的办公桌上,收拾得干干净净。
只剩下一样东西。
是他自己的工作笔记。
那本黑色的笔记本,封面已经被摩挲得发亮,里面密密麻麻,记录了他在滨海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博弈。
林昭远走过去,拿起那本书,翻了翻。
他转过身,看着吴元勤笑了。
“元勤,我们也算是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