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沈则御如今并没有正式与朝廷宣战,名义上,他还是大梁朝的臣子,李家的事情就不能全部公开。
总不能说李震勾结朝廷,最后引火烧身,被杀了全家。
名目只能落在李震的庶子李天恩身上。
李天恩的姨娘早逝,他在李家饱受欺凌长大,充满了怨恨,勾结平西王杨万升的余党,挑起陶李两家的矛盾,并将李家一网打尽,试图诬陷沈则御,动荡镇北政权。
而镇北王妃沈曦,因为发现了李天恩的秘密,不幸遇害。
这样的结果公布出去,有人相信,有人不信。
街头巷尾也有别的传言冒出来,说李家被灭门是沈则御做的,他为了得到李家的兵权,无所不用其极。
秦挽辞心里有数,这些传言,大概率是柳景年做的。
他除掉李家,一来灭口,二来就是为了让镇北人心动荡。
毕竟有萧家的例子在前,沈则御又刚拿了陶家和李家的虎符。
人心最是叵测,稍有点风吹草动,便会有人不断扩大其中恶意。
不过沈则御的公告半真半假,又把诬陷和动荡民心的话摆到了明面上,倒是让那些流言少了三分威力。
沈曦的丫鬟鸢尾受了刑。
陆陆续续交代了不少沈曦的事情。
秦挽辞这才知道,从前在河东王府的时候,沈曦竟然喜欢过沈则御。
可她是沈则御的堂妹,即使给沈则御做妾,都是没资格的。
她一直亲近宫以葇,也羡慕宫以葇。
她们两个身份相近,似乎宫以葇能嫁给沈则御,也代表了她一样。
直到秦挽辞嫁进河东王府。
一切都随之改变。
沈则御不但要把宫以葇嫁到镇北,还当着沈家众人的面,纵容秦挽辞杀了宫以葇。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像也死了。
所有的爱慕和眷恋,在那场杀戮中发酵酝酿,变了味道。
后来沈则御又挑选沈家的女子嫁到镇北。
她爹娘开口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她嫁到了镇北,像是活成了宫以葇的替身,满腔的不值和愤恨,替自己,也替另一个跟她相似的女子。
沈曦在镇北如鱼得水。
她随镇北王进过一次京城,瞧见过康盛帝葬礼上那次血腥的屠杀。
那时候她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大梁朝唯一能和沈则御抗衡的,大概就是楚怀修身边那个年轻人。
从那天开始,她就对柳景年格外关注。
直到偶然发现,李家似乎跟他有联络。
她稍稍动了点心思,勾搭上李天赐,确定了猜测。
当然,沈曦能察觉到,李天赐刚开始心思也不纯,他试图从她这里得到沈家和镇北王的机密。
大家相互利用。
她一点负罪感都没有。
不仅如此,沈曦也并没有怀孕,她不过是察觉李天赐格外盼望孩子,才吃了假孕的药,博取李天赐的保护。
那时候她已经敏锐的感觉沈则御夫妻对她的监视。
她知道自己做的事儿,一旦暴露,必死无疑,她必须给自己找条路子。
秦挽辞看完鸢尾的供词,不得不感叹:“这个女人,也是个奇才。”
沈则御:“哪里奇?”
“能在短短一年之内,收服将近二十个男人,并且让他们个个忠诚,愿意为她去死,这还不算大本事?”
尤其那个石南营,明明是个文弱书生,却敢为了沈曦散播天花,事后被折磨一天,还死不招供。
这可不是一般的硬骨头。
能在池宴手底下坚持到死不改口的,秦挽辞没见过几个。
沈则御:“你好像很佩服,想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