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古代遇退婚
成功的牛马2025-07-28 18:342,377

  大周朝永和七年,江南的梅雨季来得格外早。

  青河县南巷里一间青瓦土坯房内,宋知夏猛地从木板床上坐起,额角的冷汗顺着鬓角滑进粗布衣领。

  她望着头顶褪色的蓝布帐子,喉间还残留着原主咽气前那股子腥甜——原身被退婚当日羞愤过度,一口气没上来,竟就这么去了。

  "阿夏?阿夏醒了?"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穿靛青粗布衫的妇人端着药碗冲进来,眼眶红得像两颗浸了水的樱桃。

  她身后跟着个戴草帽的中年男人,腰间还沾着豆粉,是村里豆腐坊的帮工。

  "爹,娘。"宋知夏脱口而出,原主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宋家世代在青河县做小本豆腐生意,靠磨黄豆做水豆腐换些银钱。

  原主宋若夏生得清秀,半年前被邻村王屠户家的独子王大郎下了聘礼,不想前日王大郎突然带着媒人上门,说算出两人八字相克,要退婚。

  "王家那混小子带着人堵在门口呢!"宋父搓着沾了豆粉的手,声音发颤,"方才王媒婆说...说要咱们家赔二十两银子,说是坏了他们王家的名声。"

  "二十两?"宋知夏倒抽一口凉气。

  原主记忆里,宋家的豆腐坊每月净赚不过三两银子,二十两够买半亩良田了。

  "他王屠户家去年盖新房,还是找咱们家借了五两银子买木料!"

  宋母抹着眼泪,手里的药碗晃得汤药洒出来,"知夏啊,娘知道你委屈,可咱们惹不起王家...要不...要不把压箱底的那对银镯子赔给他们?"

  宋知夏望着母亲眼角的皱纹,忽然想起现代做美食博主时,直播间里那些为女儿学费发愁的母亲。

  她喉头一热,伸手握住母亲发抖的手:"娘,我去跟他们说。"

  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王家下的聘礼:两匹蓝布、一对银簪、半袋红枣。

  王大郎穿着簇新的湖蓝锦袍坐在上首,油光水滑的头发上别着根玉簪,正翘着二郎腿嗑瓜子。

  见宋知夏进来,他把瓜子壳"呸"地吐在地上:"宋姑娘醒了?

  正好,咱们把退婚的事了了。"

  "王公子这话说得蹊跷。"宋知夏垂眸扫过他腰间的玉佩——那是上个月在赌坊输掉的,原主跟着王媒婆去送豆腐时亲眼见的,"当初是王媒婆带着礼单上宋家的门,说王公子瞧中了小女的贤淑。

  如今要退婚,倒成了我们坏你们名声?"

  王大郎的脸腾地红了。

  他原想着宋若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村姑,被退婚只会哭哭啼啼,哪成想这丫头醒过来像换了个人。"你...你懂什么!"他拍着桌子站起来,"我王家要娶的是能旺夫的,你前日在河边摔那跤,保不齐是冲撞了什么脏东西!"

  "哦?"宋知夏似笑非笑,"王公子说的是上个月十五?

  那日小女去河边洗豆子,倒是看见王公子和西市春香楼的红倌人撑着伞呢。"她顿了顿,"春香楼的妈妈还说,王公子欠的三十两银子该清了,不然要去王家讨——"

  "住口!"王大郎脸色煞白,猛地掀翻了八仙桌。

  蓝布、银簪、红枣滚了一地,宋母吓得尖叫一声,扑过去捡银簪。

  "宋知夏,你别给脸不要脸!"王大郎踹开脚边的红枣,"我今天就把话撂这儿,要么赔二十两银子,要么..."他扫了眼宋父宋母,"要么让你妹妹来顶你的位置!"

  "王大郎!"宋父气得抄起门后的扁担,被宋知夏一把拦住。

  她望着王大郎扭曲的脸,忽然听见院外传来环佩轻响。

  "大郎哥哥这是怎么了?"

  穿桃色缠枝莲裙的少女扶着丫鬟的手进来,腕间金镯子叮当作响。

  赵明珠,原主记忆里邻村富户家的小姐,总爱跟在王大郎身后。

  她望着满地狼藉,故作惊讶地捂住嘴:"知夏妹妹,你这是...莫不是前日在河边撞了邪?

  我昨日还听张半仙说,最近河里有淹死的冤魂找替身呢。"

  "赵小姐倒是关心。"宋知夏盯着她鬓角那支珍珠簪——原主记得清楚,前日在市集上,赵明珠还跟王大郎说"等你退了婚,我爹就给咱们置三进的大宅院"。

  "我自然是担心妹妹。"赵明珠凑近两步,压低声音,"大郎哥哥说你克夫,我还不信...可你瞧,你醒过来才半日,这堂屋就乱成这样,莫不是那冤魂跟着你回来了?"

  宋母的手猛地抖了抖,银簪"当啷"掉在地上。

  宋父攥着扁担的指节发白,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够了!"宋知夏突然提高声音,吓得赵明珠后退半步。

  她弯腰捡起地上的银簪,轻轻擦去上面的灰:"王公子要退婚,咱们按规矩来。

  聘礼在此,分文不少。"她把银簪放在桌上,"至于赔偿..."她抬眼望向王大郎,"王公子上个月在赌坊输给刘二的三十两银子,可是用这聘礼抵的?"

  王大郎的脸瞬间惨白如纸。

  院外忽然传来"哗啦啦"的雨声。

  宋母扯了扯宋知夏的衣袖,小声道:"阿夏,别闹了..."

  "娘,咱们不闹。"宋知夏拍拍母亲的手,目光扫过赵明珠慌乱的眼神,"但有些账,该算清楚。"

  赵明珠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原以为宋若夏醒过来还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小村姑,没想到...她瞥见王大郎额角的冷汗,心里突然有些发慌。

  雨越下越大,打在青瓦上噼啪作响。

  宋知夏望着门外被雨淋湿的黄豆,忽然想起原主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磨豆的模样——青河县的黄豆最是饱满,可做出来的豆腐总带着股豆腥气。

  她低头摸了摸袖中现代带来的硅胶磨具,唇角勾起一抹笑。

  "王公子要是急着走,咱们这就去里正那儿写退婚书。"

  她声音清凌凌的,混着雨声撞进人耳朵里,"至于赔偿么..."她扫了眼赵明珠,"等里正断清楚谁该赔谁,再说不迟。"

  王大郎张了张嘴,到底没敢接话。

  赵明珠攥紧帕子,指尖都泛了白。

  宋母看着女儿挺直的脊梁,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嫁进宋家时,也是这样站出来替公爹挡债的。

  雨幕里,不知谁家的豆腐坊飘来豆香。

  宋知夏望着院角那盘发黑的石磨,忽然觉得这陌生的世界,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阿夏,你..."宋父欲言又止。

  "爹,娘。"宋知夏转身,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咱们宋家的豆腐,该换个做法了。"

  院外突然传来王大郎的怒吼:"走!

  这破地方我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赵明珠慌慌张张跟着往外走,裙角勾住门槛,差点栽进泥水里。

  宋母望着他们狼狈的背影,终于松了口气,可刚要说话,就见赵明珠回头恶狠狠地瞪了宋知夏一眼。

  "阿夏,那赵家丫头..."宋母的声音又抖了起来。

  宋知夏望着赵明珠消失在雨幕里的身影,轻轻摸了摸袖中的磨具。

  她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

  雨还在下,却渐渐小了。

  屋檐下的水珠滴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宋知夏弯腰捡起地上的红枣,放进竹篮里——这么好的黄豆,可不能浪费了。

继续阅读:初显智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豆腐西施:我在古代靠美食暴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