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油灯摇曳着,映照在宋知夏那张素净的脸上,却掩不住她眼中闪烁的精光。
老李的担忧在她看来更像是一种激励,恐惧只会让人裹足不前,而她,宋知夏,从来都不是个会轻易认输的人。
“老李,怕个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也不是吃素的!”宋知夏语气坚定,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一下,两下,三下……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也敲碎了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安。
就在这时,负责采买的伙计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脸色惨白得像一张纸,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溅落在干净的地板上,触目惊心。
“赵家……他们……”伙计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颤抖的手指向北方,双眼圆睁,死不瞑目。
宋知夏心头一紧,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她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直视北方,一字一顿道:“看来,赵明珠这是要鱼死网破了……”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迅速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老李,你马上去准备,我们要办一场豆腐宴!”
三日后,宋家豆腐工坊门口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宋知夏身着一袭淡蓝色衣裙,站在门口迎客,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宾客陆续到来,青河县的知名人士几乎都给了宋知夏面子。
他们早就听闻了宋家豆腐的美味,如今有机会一品佳肴,自然不会错过。
宴席开始,一道道精美的豆腐菜肴被端上桌,令人目不暇接。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用冻豆腐制作的“素烧鹅”和臭豆腐拼盘。
“素烧鹅”外酥里嫩,口感与真烧鹅竟有几分相似,令人啧啧称奇。
而臭豆腐更是别具一格,闻着臭,吃着香,让人欲罢不能。
“宋姑娘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啊!”一位乡绅赞叹道。
“是啊,这豆腐宴简直是人间美味!”另一位附和道。
宾客们觥筹交错,赞不绝口,整个宴会厅充满了欢声笑语。
宋知夏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却始终保持着警惕。
她知道,赵明珠不会轻易放过她,这场豆腐宴,不过是她争取时间的一步棋。
就在众人沉浸在美食中时,一阵尖锐的笑声打破了宴会的和谐。
“宋知夏,你好大的胆子!”赵明珠带着一群凶神恶煞的江湖人士闯入宴会现场,指着宋知夏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竟然勾结外地商人,垄断黄豆市场,简直罪大恶极!”
她转向周县令,厉声道:“周大人,你身为一方父母官,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她为非作歹吗?还不快把她抓起来!”
周县令早就收了赵家的好处,自然要为她撑腰。
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宋知夏,你可知罪!”
宋知夏丝毫不慌,她早就料到赵明珠会有这一招。
她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份账目清单,朗声道:“周大人,这便是小女子所有的黄豆交易记录,每一笔都清清楚楚,绝无半点虚假。倒是赵家,私下囤积黄豆,哄抬物价,这才是真正的罪大恶极!”
她将账目清单递给周县令,又补充道:“这份清单上还记录了赵家贿赂您的银两,不知周大人可要仔细看看?”
周县令脸色大变,他没想到宋知夏竟然掌握了这些证据。
他慌忙将账目清单藏到身后,眼神闪烁,不敢直视众人。
就在这时,一个温润如玉的声音响起:“宋姑娘所言句句属实,本官可以作证。”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司徒景缓缓走上前,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本官乃朝廷钦差,奉命调查地方经济乱象。赵家的所作所为,本官早已掌握确凿证据,不日便会上报朝廷。”
司徒景的话犹如一颗炸弹,在宴会厅里炸开了锅。
赵明珠和周县令顿时慌了手脚,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司徒景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你……你胡说!”赵明珠脸色煞白,指着司徒景的手指不停颤抖。
“本官是否胡说,赵小姐很快就会知道了。”司徒景淡淡一笑,
赵明珠和周县令知道大势已去,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暗中示意那些江湖人士伺机行动。
宴会结束后,宋知夏向司徒景道谢,并婉拒了他的护送。
她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受着夜晚的凉风,心中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突然,她停下脚步,猛地回头,却只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
“出来吧,跟了我一路,不累吗?”宋知夏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宴会散场,夜幕低垂,宋知夏独自走在青石板路上,脚步轻盈却暗藏警惕。
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桂花香,与夜里的凉风交织在一起,却丝毫没有让她放松下来。
她能感觉到,身后那道若有若无的视线,像一条毒蛇般紧紧缠绕着她。
赵明珠,你这是狗急跳墙了吗?
宋知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寒光闪烁。
她不动声色地加快脚步,转过街角,闪身进入一条僻静的小巷。
巷子深处,传来几声低沉的咳嗽声,是事先安排好的暗号。
很好,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宋知夏轻轻推开院门,一股熟悉的豆腐香味扑面而来,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许。
然而,当她踏入院子时,却愣住了。
月光如水,倾泻在院中,一个修长的身影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是别人,正是司徒景。
他一袭白衣胜雪,温润如玉,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仿佛早已预料到她会回来。
“宋姑娘,这么晚才回家,可是有什么要事耽搁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宋知夏的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司徒公子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