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十九!二十……”
才数到二十,耿恭心里就开始有点担心了,只不过,面色依旧,让人看不出他一丁点心虚。
“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数到四十的时候,看到王宫城墙上还是没有丝毫动静,耿恭的心态已经由心虚转为怒火渐起:给你脸你不知道要,那行,就让我将你这最后一点脸面也给扒了。
“张校尉,既然这些人说已经将王宫团团围住,你马上率领你本部人马,巡视王宫各门……放跑哪怕一个女卑,唯你是问。”
“喏!”
“小五。”
“末将在。”
“数到五十,要是宫门还没有开,你立刻指挥这些人攻城。”耿恭突然小声吩咐:“再派几个人,将咱们带来的高度酒带上,用柴火将宫门烧了,便于大军攻进去。”
“喏!”
“大哥,哪用得着这么麻烦。”铁塔小声道:“既然这些家伙老找就准备好了工程云梯之类的,王宫里的人既然不投降,那就让某带队攻城,绝对能一股儿下。”
“闭嘴!”耿恭扫了眼左右,见没外人,便沉声道:“你当强行攻城不会有损伤吗?弟兄们大老远而来,是为了获取军功和缴获的。如今既然大局已定,能不用弟兄们的伤亡来夺取,就不要用。弟兄们既然相信某,某就有义务尽量争取带着每一个人活着平安到家。所以,等会儿攻城的时候,咱们尽量不要出头,让那些家伙去当炮灰。但是,抢夺果实的时候,弟兄们就必须奋勇向前,决不能让胜利的果实被别人抢了去。明白了吗?”
耿恭这话不仅仅是说给铁塔听的,更是说给大家伙儿听的,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掩饰耿恭对先前的冲动,让事情看起来完全是经过耿恭深思熟虑,完全是为了弟兄们谋福祉的。最少,得让在场的弟兄们这么认为,从而领自己的情。
“嘿!大哥,这么做好是好,可是也太不厚道了。”
“闭嘴!你这夯货知道个屁,赶紧准备着,一旦攻下王宫的这道城门,便立即率领弟兄们冲进去,控制王宫,抢夺战利品。”
“好吧!”
“四十八!四十九!五十!”
那个报数的大汉数到五十,调头打马就走。
耿恭也举起右手,大叫:“弟兄们,对于王宫内这帮不识时务,顽固不化的敌人,不用客气。给我杀进去,杀光他们……准备!”
耿恭最后“进攻”两个字没来得及喊出,就见城楼上的旗帜被人抛了下来,一个身穿贾月国将军服的人在城楼上大叫:“不要攻城!不要攻城!我们投降……”
耿恭放下右手,身后的将士们也同时将手弩放下。
“要投降就给老子乖乖地投降,敢耍花样,老子杀了你们全家。现在,你们听本司马的命令,将城门打开,然后一个个地走出来,讲兵器丢在城门左右两边,然后双手抱头到广场上蹲下,等待王上和抬头的旨意。”
说到这儿,耿恭右手一指城楼,喝道:“胆敢迟疑,就表示你们不想投降,那可就不要怪本司马心狠手辣,格杀勿论。”
“不敢!不敢!”
很快,就见王宫正大门打开,一队队士兵按照耿恭的要求,将兵器丢在城门两边,抱头走过护城河,走到广场上,由小六带着五百骑兵看押。
看着耿恭仅仅是几句话就让王宫内的守军投降,别说那些参与者,就是郭叶华和高王后看的都对耿恭钦佩不已: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里面虽然有耿恭背靠帝国军队做后盾,才能迫使王宫守军不战而降,但更重要的是耿恭自身的作用,尤其是耿恭对于时机、勇气、谋略的运用,都在这一刻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有这完美的结果。
这一刻,大家都记住了耿恭的名字,这也注定了,耿恭的名声将伴随着这次敌人的不战而降而传遍西域,让西域各族各国都知道,汉帝国派来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耿恭!
只是,这些人永远都不知道,耿恭先前是一时意气风发下的冲动,随后又是心虚,又是拼死一搏的心态……这就是成王败寇的最佳证明:如果耿恭的吓唬没有用,不用说,哪怕事后靠武力夺下王宫,但对于耿恭的个人在西域中的名声来说,是一种不小的打击。可如今耿恭成功了,那么,耿恭的名声自然是极为高大上的。
以至于王宫正面虽然聚集了三千多来帮忙的,可没有耿恭的命令,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敢进入那已经大开的城门。
耿恭在铁塔和几个老兄弟的簇拥下,来到护城河边。
看着最后一个家伙,也就是刚才在城墙上跟耿恭对话的那个将军走出来,耿恭还特意向城门洞里看了看,见再无人出来,眉头一皱,问那个将军:“不是说王宫里有两千守卫吗?怎么只出来这么一点儿?”
“回大人的话,弟兄们得知王后和王子已经回来了,早就想投降。可是,有一部分死忠分子不干。首领说咱们已经犯过一次大罪了,为了弥补过错,自然要露卵反正,就带着一部分人去抓国……咳!咳!去抓捕额吉耶这叛贼。咱们就只能一边跟额吉耶的人厮杀,一边拖着谈判。只是没想到,大人来了,所以,末将只能先带着这部分弟兄投降。”
耿恭朝城门洞子里看了看,侧耳倾听了一下,隐约间确实能听到厮杀声,估计离此比较远。
想了想,耿恭叫道:“来人!”
一个机灵的家伙立马跑过来,担心跪地,抱拳道:“标下在。”
“你带领一小队人马进去看看。记住,只是确定里面是否正在厮杀,不要做什么,看好了就马上回来禀报。”
“喏!”
等这家伙带着十几个人冲进去后,耿恭一挥手,道:“铁塔,带人控制此门。其余的人马缓缓进城,邓艾命令。”
耿恭扭头对郭叶华道:“王子殿下,还请您派五十个人给大军当向导,免得产生误会。”
“好!”
……